曾晶
【摘要】實踐教學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而實踐基地是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參加校內外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對實踐教學的質量、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西科技學院多年來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相關工作,基于“三層次+三平臺+三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和管理。本文結合江西科技學院實踐教學及實踐基地現狀,分析其不足之處,并從實踐基地的建設、管理、維護等方面提出改進的辦法。
【關鍵字】實踐教學體系 “三層次+三平臺+三模塊” 實踐基地 過程監控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為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已經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緊密結合,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因而加強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三層次+三平臺+三模塊”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是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模塊的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創業精神、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培養和鍛煉。
江西科技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實踐層次、專業實踐層次和綜合實踐層次,分別對應專業基礎實踐、專業能力實踐和專業綜合實踐?;A模塊包括本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驗、實訓等教學內容,主要進行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強化獨立操作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基礎能力;專業技能模塊主要由各專業課程相關的課程設計、社會調查、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構成,進行專業技能學習和訓練,強化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創新教育模塊是以創新學分為引導,以大學生創新競賽、課外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為載體,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應用能力,強化適應社會和獨立的工作能力。
二、實踐基地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實踐基地包括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校內實驗實訓教學平臺主要是各類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室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平臺是高校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建立的各專業的校外實踐基地,能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
1、校內實驗實訓管理薄弱,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隨著對實踐教學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管理內容、范圍不斷擴大,包括:實踐教學環節日常管理、制度規范與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檢查、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等,現有人員配置相對薄弱,計算機信息管理人才尤為缺乏。各二級學院實踐教學管理力量同樣單薄,實驗室管理隊伍人員配備同樣不足。
2、校外實踐基地維系有待加強。江西科技學院內部管理部門掌握校外實踐教學過程信息滯后,對于校外實踐教學管理只有實習計劃、教學大綱、任務書和實習結束后的實習總結等材料,缺失了對校外實踐教學的過程監控環節;其次,基地管理的主體是各二級學院,學院怎樣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管理,實際操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學院沒有及時和校級管理部門交流、溝通。有些企業早期與學校簽訂過協議,但由于負責維系和管理基地或由于管理人員更換,企業信息與聯系人沒有及時更新,因而失去了校外實踐基地。
三、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
1、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⑴統籌規劃校內實踐基地資源。在現有實驗實訓室的基礎上,根據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出實驗實訓室建設統籌規劃,優化配置。按照實踐教學體系和職業技能鑒定實施的需要建設校內基地,注重仿真性、先進性和完整性,盡可能仿真或模擬職業環境,特別是專業實驗實訓室,模擬崗位環境,使教學環境和條件接近生產一線。⑵規范校內實驗實訓室管理。江西科技學院制定《實驗室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實驗室開放范圍、方式、時間、規程等。制定《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規范項目設置、實驗教學過程、實驗考核和質量評價。提倡實驗室的開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實驗室預約登記,安排具體的實驗時間,完成實驗任務,取得規定的學分。
2、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⑴建設實踐基地完備功能。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僅包括企業儀器設備、場地等硬件,更要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編寫實踐教材編寫;協議的簽訂是基地建設的重要標志,我校管理部門要制定關于校級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范流程的相關文件,建立完善的基地建設及退出機制,規范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流程,做好基地建檔及檔案保存等相關工作。
⑵建立過程監控機制。各二級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學院內部的基地管理辦法,規范校外實踐教學教師培養、教材建設、教學計劃制定、聘任企業指導教師等相關工作。校級主管部門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根據各學院基地建設情況,深入到各學院的校外基地進行檢查,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礎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監督,包括教學任務安排、落實、經費使用情況等。
⑶合理配備管理人員,提高實踐基地運行效率。切實做好基地管理人員配備工作,對于規模較大的校外實習基地或校外基地多的學院配備至少一位副院長作為基地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建立教師到基地掛職鍛煉制度,由掛職教師具體做好學校與基地單位的聯系工作,教學安排,資料整理等工作。
四、總結及展望
民辦本科院校應通過加強校內投入、爭取政府資助、企業贊助等多種渠道,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爭取每一個學生都有實踐機會和平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操作熱情,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在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過程中,努力建立長效運行機制,明確實踐項目和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擴展合作的領域,廣泛吸納社會辦學資源,與企業合作共同建立實踐基地實現“雙贏”發展。
【參考文獻】
[1]時偉.論大學實踐教學體系[J].阜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13 (07).
[2]許家瑞,周勤,陳步云,程蕾,溫光浩.構建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 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05).
[3]張晉.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4]沈奇,張燕,羅揚.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