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琴
俄羅斯各界認為,由于美國及北約的霸權主義行徑,使得目前俄美陷入了新的冷戰狀態甚至更糟。俄2015年版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將美國和北約列為其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對此,俄各界深感憂慮。在俄美關系緊張的新形勢下,中俄關系成為平衡世界局勢的關鍵因素,由于其固有的歐洲心理俄羅斯仍然不會從其長遠目標中放棄歐洲。
受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影響,2015年俄羅斯GDP萎縮3.7%,居民實際收入下降4%。2015年12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2020年前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成俄羅斯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明確信號。俄總理梅德韋杰夫于2016年2月13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稱,俄羅斯與北約相互關系下滑到新“冷戰”時期。俄羅斯幾乎每日都被稱為是北約或是歐洲、美國和其他國家最可怕的威脅。[1]俄方各界認為俄歐俄美已經回到冷戰時期甚至更糟。
俄羅斯明確將美國和北約
列為其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
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先后出臺了1997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2000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2009年《俄羅斯聯邦2020年前國家安全戰略》、2015年《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以上安全文件是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基本文件,其重要程度堪比憲法。[2]2015年新版安全戰略共40頁、116條,與前版總體思路和框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新版首次濃墨重彩、語言犀利地將美國和北約列為俄國家外部安全的最大威脅。
新版安全戰略指出,當前俄羅斯處在復雜的國家安全威脅之中。美國及其盟國為了保持在國際事務中的決定權,對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軍事和信息傳播等施加壓力,干涉俄聯邦的政治獨立(第12條)。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被賦予違反國際法的功能”,其軍事設施向俄邊境推進,對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美國在歐洲、亞太和中東地區建設反導系統的做法極大降低了國際和地區的穩定性(第15條)。西方打擊一體化進程、加劇歐亞地區局勢緊張的做法對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實現產生了不利影響。美國和歐盟對烏克蘭反憲法政變的支持造成了烏社會分裂的局面,導致了地區內的武裝沖突。歐美的行為加劇了烏克蘭社會中的極右民族主義思想,有意在烏克蘭人民心中將俄羅斯塑造成一個敵對的形象。目前,烏克蘭的社會經濟危機已經成為歐洲和俄羅斯不穩定的源頭之一(第17條)。在俄羅斯的鄰國,美國軍用生物實驗室的網絡正在擴大(第19條),與俄羅斯相鄰區域的軍事化進程和軍備競賽在不斷發展(第14條)?!耙了固m國(IS)”的出現,是某些“以雙重標準進行反恐的國家”行動的產物(第18條),[3]等等。上述所列威脅,令俄羅斯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冷戰之感躍然紙上。
美國及北約迫使
俄羅斯直面嚴峻形勢
催生新版安全戰略
《財政時報》觀察員帕特里克·斯密特認為,美國總統在對外政策中失算不少,但其中最大的失算無疑是激化同莫斯科的關系。完全破壞同俄羅斯的關系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整個執政時期對外政策的最差總結。俄方建議,奧巴馬政府承認其插手烏克蘭危機,對北約東擴保持克制,并考慮俄羅斯的利益。但奧巴馬及美國防長阿什頓·卡特的做法正好相反。這一切都導致了俄羅斯新版國家安全戰略的出臺,美國和北約在其中被認定是威脅。[4]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美國的反導系統是對俄羅斯安全的唯一威脅。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是全球性的,既建在美國本土、歐洲,也建在東北亞,從而對俄羅斯形成包圍之勢。俄羅斯曾對奧巴馬總統寄予厚望,但在其任期間發生了一系列軍事沖突,而且都毫無邏輯可言,與相應地區的安全利益相違背?!盵5]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北約兩任領導人多次提出遏制俄羅斯,令俄羅斯人想起冷戰時代。2014年9月,即將離任的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稱,北約成員國將強化在其東部邊界的軍事部署,將在歐盟東部地區以輪換的形式繼續保持在海上、空中和陸上的存在。北約成員國還將劃撥資金組建快速反應部隊,盡可能部署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地方。英國首相卡梅倫也明確說,位于俄羅斯旁邊的新基地是對莫斯科施壓政策的延續,其目的是迫使克里姆林宮停止對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者的支持?,F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于2016年3月稱,俄羅斯行事越來越大膽,用各種手段恐嚇周邊國家,并試圖分裂北約。北約則擴大在土耳其和地中海東部的軍事存在。[6]劍拔弩張、咄咄對立之勢,實屬典型的冷戰風格。
對此,俄方曾多次警告,北約強化其東部側翼的任何企圖都將引起俄羅斯的不安,俄方不會對此無動于衷。俄駐北約代表格魯什科說,烏克蘭危機不僅被用來加強烏克蘭與北約的關系,還被用來在俄羅斯邊境“增強北約的肌肉”。[7]北約的總軍事預算此前已達約3萬億美元,“即全球軍費開支的51%”。俄羅斯政治家還強烈批評道,一些西方國家不是對烏克蘭國內復雜的社會政治進程進行認真分析,而是毫無根據地將所發生的一切責任歸咎于俄羅斯。北約在整個烏克蘭危機進程中起的是破壞性作用。[8]的確,北約對俄羅斯如此防范與保持高壓,使俄羅斯無法后退。
俄各界認為目前情況比
冷戰時期更糟并深感憂慮
2016年2月16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圓桌會議認為,目前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要比冷戰時期更糟糕,此前梅德韋杰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我們陷入了新的冷戰”的觀點太樂觀了。莫斯科大學副教授阿列克謝·費年科表示,一戰從薩拉熱窩事件開始,沒有任何國家間的機制來防止戰爭?,F在也有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目前這一危險比冷戰年代要大得多。俄美歐已經有五年完全不存在戰略對話,這種情況在冷戰時也沒有過。此前,包括古巴導彈危機在內的任何危機,都有防止軍事沖突發生的規則,第一時刻就能恢復對話。蘇聯與美國在冷戰時還有1973年簽訂的《防止核戰爭協定》。那時俄羅斯和美國作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的領袖無法交換位置,各有自己的陣營,沖突的可能和歐洲的領土爭端幾乎不存在。現在則有了引起沖突的最重要的政治理由,即俄羅斯堅持與美國不同的多極世界理念。而俄羅斯又擁有能摧毀美國的軍事潛力。俄羅斯視前蘇聯地區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就要為此采取相應的軍事措施,這樣在歐洲首次出現了現實的沖突空間,此外又疊加了俄羅斯和北約可能發生沖突的中東地區。未來十年俄羅斯與北約發生軍事沖突的危險只會不斷增加。[9]
德俄論壇科研主任亞歷山大·拉爾對此深感憂慮,非常擔心歐洲的和平,認為一切都在證明風暴的到來。美國竭力維持對單極世界的控制,不愿意承認俄羅斯的地位。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的反俄色調讓人感到驚訝。[10]
冷戰顯然是俄羅斯不愿看到的結果。俄羅斯對美國及北約東擴和在俄烏問題上的強勢干涉,并非沒有妥協和忍耐。俄羅斯國家的整體狀況,也不容新冷戰與外部環境惡化。但俄羅斯不得不面對新冷戰的現實。美國及北約的霸權行徑碰觸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雖懼于冷戰然卻只能直面。
新形勢下中俄關系成為
平衡世界局勢的關鍵因素
俄羅斯新版國家安全戰略,除了指明美國、北約為其國家安全的威脅外,同樣引人注目的是,該戰略首次強調,要發展與中印兩國的關系,將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視為保持全球和地區穩定的關鍵因素。
在俄美關系緊張背景下,俄加大對中國的倚重,突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重要影響。這對中國就勢推動自身發展,在國際事務中提出、貫徹中國一貫倡導的和平發展理念,是一個歷史機遇。俄羅斯在中短期戰略中,將以東方為目標。出于地緣政治和西方對其制裁、難有合作空間的現實出發,俄將加強在亞洲地區的合作,從而有助于鞏固和穩定亞太地區的和平局勢,這對中國外部環境有一定的利好影響。
2015年7月,拉夫羅夫在俄羅斯外交政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互動非常緊密,是合作伙伴關系,也是在各類動蕩中確保國際局勢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兩國合作的基礎是國際法及對其的絕對尊重,尊重聯合國的核心作用,以及不干涉內政原則。俄中兩國關系處于有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兩國合作有助于加強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和二十國集團等機制的權威性,在這些機制中共同堅持開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使其更加公正。[11]
俄羅斯《專家》周刊2015年7月刊文稱,中國是俄羅斯更為適合的伙伴。中國秉承的是傳統的國家關系理念,如不干涉內政、遵守利益平衡、不出口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等。中國的行動更加透明,追求的是可以理解的經濟和政治軍事利益,意識形態扮演的角色很小。中國總是傾向于尋找妥協。甚至在討論諸如俄羅斯加入世貿這樣的貿易問題時,中國人盡管有著自己的想法,但卻比歐盟要更加靈活。[12]俄高等經濟學校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系主任謝爾蓋·卡拉加諾夫認為,由于蘇聯解體的客觀原因以及思想僵化、認識水平不夠和社會精英秉承歐洲中心主義等主觀原因,俄羅斯在過去20年中錯過了第一波亞洲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增長。[13]他呼吁俄羅斯一定要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實現俄羅斯經濟向東轉繼而實現新的發展目標。
俄國內政界學界人士紛紛呼吁,必須向東看,秉持歐亞主義,奉行亞太戰略,與獨聯體、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歐亞經濟聯盟等加強各方面的聯系。
俄羅斯仍然不會
從其長遠目標中放棄歐洲
無論是重視歷史還是直面現實,無論是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曾經與西方有過的短暫的“蜜月”期,還是當前的關系緊張期,俄羅斯固有的歐洲心理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一方面宣布陷入了新的冷戰,另一方面又利用一切時機表達融入歐洲的意愿。2015年9月,梅德韋杰夫發表題為《新現實:俄羅斯與全球性挑戰》的文章,認為盡管當前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尚處于危機之中,但恢復合作仍不可避免。俄羅斯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心理上都不會離開歐洲大陸。未來關系或許仍會發生改變,但合作和伙伴關系等戰略方向不會改變。如果一切發展順利還可能會形成統一經濟空間。[14]
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也表示,俄方愿意同美國在經濟等共同利益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愿意增進與歐洲國家和多邊組織的互利合作。拉夫羅夫在2016年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俄羅斯做好了與歐洲和美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進行合作的準備。[15]2016年2月俄羅斯民意基金會調查結果顯示,占被調查者60%的俄羅斯人認為,俄羅斯領導層應力求改善與美關系。[16]這說明俄雖然宣稱與美國北約為敵,但仍憂懼于此,始終表現出如有機會愿意和解的姿態。這一點美國也深知,因而對其不憚擠壓。因此,無論俄羅斯如何向東看,在俄羅斯人內心深處,西方永遠是他們的守望,是俄羅斯夢想的家園。何況俄羅斯現在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對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及普世價值觀是接受和認可的。
回溯俄美歐緊張關系的形成及影響,可以從另一角度檢視西方普世價值的偽善與陰險。它不過是霸權主義打著全人類價值旗號,維護其霸權地位、單極世界的實用工具,為其強盜邏輯、叢林法則披上的光鮮外衣而已。普京2015年10月22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會議上曾發出質問:難道我們反對民主向我國邊境推進嗎?您所說的民主是指什么?北約向我國邊境推進?這是什么,民主嗎?北約是一個軍事集團。我們擔心的不是民主向我國邊境的推進,我們擔心的是北約的軍事基礎設施向我國邊境的推進。[17]美國及北約推行的霸權主義全球戰略,容不下任何國家的發展壯大,容不得任何國家對其霸權地位有所挑戰。近年來,西方對中國的質疑莫過于此。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無意之中就構成了對美國霸權地位的潛在挑戰,“中國威脅論”的大棒就不脛而走。因此,行動永遠大于論道,良善的動機必受制于結果。我們只有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責任編輯:張凱)
[1]《俄總理:世界時局嚴重統一歐洲未實現且烏克蘭內戰持續》,2016年02月14日, http://sputniknews.cn/politics/20160213/1018066085.html#ixzz44rdX4BDb.
[2] ЗачемвстратегиюнацбезопасностиРоссиивключилидуховныеценности?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СлужбаНовостей(НСН)http://nsn.fm/policy/sokhranyay-i-vospityvay-novaya-strategiya-natsbezopasnosti-rossii.php.
[3] "ОСтратегиинациональн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Президен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от31 декабря2015 годаN683// "РоссийскаяГазета"31 декабря 2015 г.
[4] 帕特里克·斯密特:《破壞同俄羅斯的關系是奧巴馬最糟糕的遺產》,載《財政時報》,2016年01月08日,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160108/1017622206.html#ixzz3y4MYlPzk.
[5] 阿列克謝·季莫費伊切夫:《拉夫羅夫:“伊斯蘭國”是俄羅斯的首要敵人》,http://tsrus.cn/guoji/2015/04/23/41337.html.
[6] 劉小普、翟潞曼:《北約秘書長指俄羅斯意圖分裂北約聯盟》 2016-03-09環球網。
[7] 尼古拉·蘇爾科夫:《北約走向公開遏制俄羅斯:是姿態還是真正威脅?》,http://tsrus.cn/guoji/2014/09/10/36863.html.
[8] 伊戈爾·羅津:《拉夫羅夫:俄歐關系尚未走過“不歸點”》,http://tsrus.cn/guoji/2014/09/23/37129.html.
[9] 阿列克謝·費年科:《磨刀霍霍:北約會否與俄羅斯爆發軍事沖突》,http://tsrus.cn/pinglun/2016/02/22/568993.
[10]《俄專家:俄與北約的關系比冷戰時更糟》,2016年02月16日俄羅斯衛星網,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160216/1018097703.html#ixzz42khtWWA9.
[11]《俄中合作伙伴關系是國際穩定的重要因素》,載《透視俄羅斯》,2016年1月27日。
[12]《俄羅斯<專家>周刊:中國是俄羅斯更為適合的伙伴》, http://sputniknews.cn/russianmedia/20150726/1015678802.html#ixzz40O79Zh63.
[13] СергейКараганов // ОбещаниеЕвразииПоворотКитаянаЗападкрайневыгоденРоссии//26.10.2015,"Российскойгазеты".
[14] 阿列克謝·季莫費伊切夫:《“新現實:俄羅斯與全球性挑戰”》,載《透視俄羅斯》,2015年9月25日。
[15]《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大型記者會》,2016年01月26日俄羅斯衛星網,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160126/1017833814.html.
[16]《民調: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政府應改善與美關系》, 2016年02月17日俄羅斯衛星網,http://sputniknews.cn/society/20160217/1018105266.html#ixzz46GJCHiO4.
[17]《俄總統普京:他們試圖再次誤導我們和整個世界》,http://tsrus.cn/guoji/2015/10/23/53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