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真
【摘要】 目的 探討注射用復合輔酶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DN)的療效。方法 48例DN Ⅲ期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2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復合輔酶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質氧化產物(AOPP)水平。結果 治療后, 兩組UAER、CysC及治療組的Hcy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 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下降更明顯(P<0.05)。兩組MDA和AOPP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 SOD水平明顯升高, 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注射用復合輔酶可顯著改善早期DN的腎功能損傷指標, 其機制可能與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有關。
【關鍵詞】 復合輔酶;糖尿病腎病;尿微量白蛋白;氧化應激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90
DN是糖尿病(DM)重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 隨著DM發病率逐年上升, DN已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也是DM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和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來的研究提示氧化應激在DN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 因此關注氧化應激水平并給予干預十分必要。注射用復合輔酶能清除氧自由基, 改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體內氧化應激狀態[3, 4], 但在早期DN的應用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觀察注射用復合輔酶治療早期DN的療效并探討其可能機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療的DN患者56例, 男32例, 女24例, 年齡42~75歲, 病程12~18年。入選標準:①符合1999年WHO DM診斷標準;②按照Mogenson DN分期為Ⅲ期, 即UAER持續在20~
200 μg/min或30~300 mg/24 h。排除標準:①合并原發性及其他繼發性腎病所致蛋白尿;②合并急性感染、心力衰竭、肝病、腫瘤、風濕免疫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28例。
1. 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降糖治療, 使空腹血糖(FBG)≤
6.7 mmol/L, 餐后2 h血糖(2 h PG)≤10.0 mmol/L。兩組均給予降壓治療, 使血壓控制于<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注射用復合輔酶(商品名:貝科能, 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靜脈滴注, 1次/d, 14 d為1個療程, 共2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分別于用藥前后晨起空腹采集靜脈血, UAER、CysC、Hcy由安陽市人民醫院生化檢驗科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應檢測血清MDA, 采用比色法檢測血清SOD,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AOPP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UAER、CysC和Hcy比較 治療后, 兩組UAER、CysC及治療組的Hcy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 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下降更明顯(P<0.05)。
2. 2 MDA、SOD和AOPP比較 治療后, 兩組MDA和AOPP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 SOD水平明顯升高, 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早期DN起病隱匿, 癥狀不明顯, 易造成漏診, 如診斷不及時, 患者很快進入臨床DN期, 病情進行性進展, 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因此, 早期診斷及治療DN非常重要。UAER是DN早期診斷重要指標, 但易受發熱、感染、心力衰竭等因素影響。Cys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 產生率恒定, 僅經腎小球濾過而被清除, 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理想的內源性標志物, 已成為早期DN的標志物之一[5]。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 屬于血管損傷性氨基酸, 易損傷微血管內皮細胞從而影響腎小球濾過功能, 并促進血小板凝聚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加速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研究表明, Hcy可協同DM中的糖基化終末產物加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促進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發生, 與DN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可作為早期DN的診斷指標之一[6]。將上述3項指標聯合檢測, 綜合反映了患者的腎功能損傷情況, 彌補了各單項指標檢測帶來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早期DN診斷的敏感性。DN患者體內活性氧簇來源增加及抗氧化能力下降導致患者體內氧自由基增加[7, 8]。MDA、AOPP分別是氧自由基與脂質、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的產物, 能夠直接反映氧化應激反應的程度。復合輔酶主要含有1, 6-二磷酸果糖、核苷酸、輔酶A、黃素核苷酸、三磷酸腺苷、腺苷蛋氨酸、輔酶Ⅰ及還原型谷胱甘肽等成分, 對細胞產生直接作用, 參與細胞氧化磷酸化、細胞呼吸和三羧酸循環[9]。目前, 注射用復合輔酶已在國內廣泛應用于臨床, 發現其對肝細胞、心肌細胞有保護作用, 同時能改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體內氧化應激狀態[3, 4]。本研究發現, 和對照組比較, 治療組UAER、 CysC、Hcy均降低, 說明該藥物可顯著改善早期DN患者腎功能損傷指標;SOD水平升高, MDA、AOPP水平下降, 說明其機制可能與抑制DN患者體內氧化應激反應有關。
綜上所述, 注射用復合輔酶可通過抑制DN患者體內氧化應激反應清除氧自由基, 改善腎臟功能, 對于早期DN的治療具有積極價值。
參考文獻
[1] Hakim FA, Pflueger A.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Med Sci Monit, 2010, 16(2):37-48.
[2] Kiyomoto H, Rafiq K, Mostofa M, et al.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aldosterone and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dependent renal injury. J Pharmacol Sci, 2008, 108(4):399-405.
[3] 韓建立, 趙浩亮, 張文劼, 等.注射用復合輔酶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中國藥物與臨床, 2009, 9(7):602-603.
[4] 項英杰, 孟娜.注射用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14):1542-1543.
[5] Jeon YL, Kim MH, Lee WI, et al. Cystatin C as an early marker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lin Lab, 2013, 59(11-12):1221-1225.
[6] 鄒麗娟, 張浩.血清HCY 及尿NAG、β2-MG、mALB對糖尿病腎病的應用價值.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3, 17(6):1141-1142.
[7] Singh DK, Winocour P, Farrington K. Oxidative stress in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fueling the fire. Nat Rev Endocrinol, 2011, 7(3):176-184.
[8] 韓寶玲. 氧化應激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3):122-124.
[9] Otaki Y, Arimoto T, Takahashi H,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myocardial damage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tern Med, 2014, 53(7):661-668.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