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霞
【摘要】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化療期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對策。方法 102例晚期肺癌化療期患
者, 患者均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 觀察其效果。結果 102例患者病情均有明顯改善, 緩解例數達76例。患者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 胃腸不良反應率有所降低, 且睡眠質量提高, 護理效果良好。結論 通過對晚期肺癌化療期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中西醫結合護理, 可有效降低患者身心痛苦, 提高化療效果。
【關鍵詞】 晚期肺癌;化療;中西醫結合;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58
肺癌即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是我國臨床治療上較為多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國自然環境也日益惡化導致肺癌的高度發生率。中醫理論認為肺癌主要由人體邪毒引發, 情感損傷, 生活習慣(如飲食無規律), 患病久治不愈, 機體年老各器官衰弱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目前, 化療在治療腫瘤中起到的關鍵的作用, 然而由于化療藥物的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 也會對正常細胞具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因此, 進行化療的腫瘤患者會產生諸多不良反應致使無法順利化療。本院對102例晚期肺癌患者在其化療期間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 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2014年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
102例, 其中男64例, 女38例, 年齡23~78歲, 平均年齡(41.2±
10.3)歲。肺癌患者多以肺部不適為首要臨床體征, 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氣喘;而次發體征主要為肺嚴重不適, 主要表現為咯血、胸痛等, 并有身體發熱、喉部不適發聲沙啞、身體無力或其他部位伴有疼痛, 主要包括頭疼及腰痛等。化療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 如惡心、嘔吐及腎功能損傷等。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心理護理 肺癌具有患病時間較長、病情易反復及病情嚴重等特點, 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1]。因此應對患者做好相應有效的心理疏導, 以親切的言語和友善的態度進行安慰, 加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或應用疏泄方法使患者傾訴其不良情緒, 從而解脫于焦慮的困境[2]。
1. 2. 2 化療不良反應護理 化療對腫瘤細胞有較強殺傷力, 可有效的控制病情, 然而化療藥物靶向性較差, 同時對機體正常細胞殺傷較強, 導致患者出現眾多不良反應, 如腸胃道反應、腎功能損害及強烈疼痛等。本文對患者出現的不同不良反應進行針對性中西醫結合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 2. 2. 1 腸胃道反應護理 對伴有腸胃道反應的患者實施超時療法, 將病房溫度及濕度調節為機體較為舒適的范圍, 避免風寒, 并引導患者少食多餐的進食習慣, 且禁食甜膩及油炸食物, 并用銀花甘草液進行漱口3次/d, 禁煙禁酒。此外還需對患者進行中醫食療、針灸及機體穴位敷貼治療以緩解腸胃反應。如在化療期間, 給予患者健脾益氣, 止吐的中醫藥方, 如采用大棗、蓮肉、百合及陳皮采用特定方法煎煮為粥給予患者服用。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選取可有效止吐緩解腸胃反應的穴位進行治療, 如足三里、合谷等穴[3]。或對患者進行穴位貼敷進行輔助治療, 采用自制止吐藥膏敷貼于患者脾俞、中脘穴等。若患者出現惡心則實施松弛療法, 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 播放較為喜愛的音樂以轉移其注意力。
1. 2. 2. 2 腎功能損害 為了降低藥物對機體腎臟損傷, 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化療期間靜脈滴注較大容量液體, 并遵醫囑給予利尿藥物, 使尿量增加, 加快藥物在機體代謝及排泄。此外還需對患者實施相應的中醫療法及健康調節, 通過全面綜合治療降低患者化療期間的神功能損害, 如通過服用中藥食方、針灸、穴位敷貼等方式, 達到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調理機體微循環、調節機體陰陽等促進體內化療藥物代謝產物的排除, 進而促使機體器官正常代謝。
1. 2. 2. 3 疼痛護理 肺癌疼痛多是由于癌組織在胸腔轉移造成了胸部劇痛。護理人員應遵醫囑采用三階梯給藥方式給予患者止痛藥。在給予患者藥物后, 護理人員應給予清涼止痛藥以緩和患者疼痛感, 或給予患者局部熱敷等 , 以協助患者降低疼痛感。
1. 2. 3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時, 護理人員則應教導患者及其家屬相應的護理措施。如患者運動時, 則應依據自身病情及愛好, 選取較為科學合理且較為緩和的運動方式, 如散步、練習太極拳等。護理人員需要特別注意對出院患者進行藥物服用教導, 對其進行詳細的藥物服用方法及禁忌事項, 需教導患者必須遵醫囑服用藥物, 切忌隨意增減或停用藥物。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定期到醫院復診。在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應采用多種方式和患者家屬建立有效的聯系, 及時了解患者病情, 并引導家屬給予其心理支持。
2 結果
102例患者實施全方面中西醫結合護理, 患者病情均有明顯改善, 緩解76例。患者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 胃腸不良反應率有所降低, 且睡眠質量提高, 護理效果良好。
3 討論
肺癌是臨床上各類腫瘤死亡率最多的一類惡性腫瘤疾病。經過數年臨床經驗的總結, 治療方法的完善及護理質量的提高, 對于肺癌已經總結出系列科學合理的系統性治療護理措施, 較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4, 5]。而對于晚期化療期間的肺癌患者, 往往存在焦慮、恐懼的不良心理情緒, 癌組織在胸腔轉移造成了胸部劇痛, 化療藥物代謝帶來的毒副作用如腎毒性等, 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而臨床經驗所總結出的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負性反應及情緒, 起到祛痕鎮痛、抑制癌細胞擴散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患者食欲, 改善其睡眠, 進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 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是現代臨床上加強肺癌患者治療重要方式, 且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方式具有采長補短的效果, 進而輔助提高患者化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景雪霏, 楊艷, 孫賀. 肺癌化療期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中國中醫藥, 2013, 11(12):101-102.
[2] 劉波, 白雪, 侯艷艷.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的護理.中國中醫藥, 2013, 11(21):128-129.
[3] 莫德格. 肺癌患者化療期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 中國民間療法, 2010, 18(3):65-66.
[4] 阿依古麗·買買提, 古再麗努爾·阿布力孜, 哈里達·阿布力孜, 等. 187例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護理措施及體會.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2):109-111.
[5] 周燕紅.集束化護理在晚期肺癌患者PICC 導管維護中的應用.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 54(11):66-68.
[收稿日期: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