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應用規范化康復治療對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50例臂叢神經損傷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各2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一般康復法, 試驗組予以規范化康復訓練。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臂叢功能分值顯著優于治療前, 且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經治療后共出現19例(76%)再生神經電位, 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1例(4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應用規范化康復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明顯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 臨床應廣泛推廣。
【關鍵詞】 規范化康復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214
作為臨床常見的四肢類疾病之一的臂叢神經損傷, 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患者均表現出肩胛組織無力、疼痛及肌肉萎縮現象,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對于其臨床治療方案, 仍是醫學界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近些年, 隨著醫學界的創新, 醫者認為除了進行神經修復術治療外, 還應對患者進行規范化康復治療, 可提升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效果[2]。為此, 本研究旨在驗證分析在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應用規范化康復治療的臨床療效, 為臨床治療奠定基礎,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臂叢神經損傷患者, 男31例, 女19例, 患者年齡20~55歲,
平均年齡(35.12±4.76)歲;損傷部位:全臂叢損傷20例, 上干損傷14例, 束支部損傷16例;致病原因:交通事故36例,
其他1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各25例。
1. 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一般康復法, 患者在當地醫院治療或是回家自行進行康復訓練。試驗組予以規范化康復訓練, 具體包括:①一般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 進行30 min/次
的神經肌肉電療刺激。②低頻脈沖電療: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調節脈沖的強度, 進行2次/d、 30 min/次的低頻脈沖電療。③中頻電療:采用北京生產的KYP-4型進行中頻電療, 將患病部位與墊片及電極板連接好, 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調節脈沖的強度, 2次/d、20 min/次的中頻脈沖電療。④運動療法: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適合的訓練方法, 如膈神經移位予以深吸氣方案、 副神經移位予以聳肩治療、 健側頸7神經移位予以兩側相同的抬臂、夾持等動運動。⑤中醫推拿:主要采取按揉法, 如關節僵硬輔以揉捏震動法及被動手法, 3次/周,
30min/次。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臂叢功能分值比較 試驗組治療后, 患者的臂叢功能分值顯著優于治療前, 且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神經電位的恢復情況比較 試驗組經治療后共出現19例(76%)再生神經電位, 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1例(4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臂叢神經損傷的發生具有較多的誘發原因, 如常見的交通事故、壓軋傷、對撞損傷等等。目前, 在臂叢神經損傷的臨床治療中,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點, 其治療難度較高。而且多數患者過度相信并依賴手術的治療效果, 忽視了后期康復治療的重要性, 因此, 難以達到手術治療的預期效果[3]。隨著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研究發現, 在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過程中, 采用多形式、全面干預康復措施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4]。
在本研究結果說明了規范化康復的優越性。這是由于規范化治療共有5大步驟, 其中的中頻電療法是通過刺激, 興奮變性的神經肌肉, 彌補了低頻治療的刺激深度不夠的不足, 而低頻脈沖治療可通過破壞膜極化進而興奮神經肌肉, 對于微循環有較好的調控作用, 并起到鎮痛的作用, 因此, 低頻與中頻治療相輔相成。運動療法是針對患者自身情況量身定做的, 體現了個性化治療的特點, 并循序漸進的增強患肢的運動能力。此外, 中醫推拿改善患肢部位的血液循環、肌肉痙攣、萎縮等情況[5]。說明五種康復措施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達到修復神經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 在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應用規范化康復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明顯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 臨床應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俊明, 徐曉君, 張沈煜, 等.臂叢神經損傷規范化康復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1, 26(2):124-127.
[2] 馬亮, 王斌, 尹佳麗.臂叢神經損傷后康復治療方案的探究.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23):52-54.
[3] 劉慧敏.電針加穴位注射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 23(7):891-892.
[4] Harred JF, Knight AR, McIntyre JS. Inventors. Dow chemical campany, assignee expoxidation process. US Patent 3, 2012, 3(17): 1927-1904.
[5] 張豫慶.成人臂叢神經損傷的臨床診治探討.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6):47-48.
[收稿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