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和審美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數字美術作為一種新興藝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數字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為美術教學開辟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以小學美術為切入點,探討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原則及途徑。
關鍵詞:數字美術;美術教學;意義;原則;途徑
一、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激發學生興趣
數字美術具有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創作快捷、傳播迅速等特點,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2.拓寬藝術視野
數字美術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美術的魅力、藝術的熏陶,為學生的美術鑒賞、創作和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拓寬了學生的藝術視野,陶冶了學生的藝術情操。
3.培養信息素養
在小學階段,數字美術主要是信息技術與傳統美術的結合,這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大有裨益。
4.激發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了無限可能,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使學生的藝術構思輕而易舉地變成現實,大大激發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潛能、培養他們自信、鼓勵他們學習的根本因素。因此,數字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要遵循趣味性原則,調動學生積極性,保護學生自信心。
2.啟發性原則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強調,在美術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要遵循啟發性原則,引發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探究,鼓勵學生創新。
3.順序性原則
數字美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既要遵循美術教學基本規律,又要兼顧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4.兼顧性原則
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完全等同或取代傳統美術教學,而是要與傳統美術教學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協調
發展。
三、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途徑
籠統來說,數字美術包含以下四種形式:(1)對傳統美術作品的數字加工及資源利用;(2)借助數字技術進行的美術創作;(3)借助數字平臺進行的美術創作及傳播;(4)寬帶交互式多媒體應用系統視域下的藝術作品。落實到小學美術教學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美術鑒賞
在美術鑒賞課上,教師可以利用數字美術資源,一方面向學生展示花鳥魚蟲、名山大川、雕塑建筑等具有藝術美感的實物或景觀的圖片和視頻,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藝術靈感;另一方面向學生展示名家名作,讓學生在欣賞、點評和臨摹的過程中,夯實美術基礎,提高美術修養。例如,在“名畫賞析”課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字美術資源,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格爾尼卡》《向日葵》《星月夜》等充滿童趣的名家作品,并讓學生進行對比欣賞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電腦繪畫
電腦繪畫利用計算機的“畫圖”功能進行美術創作,降低了繪畫成本,提高了繪畫效率,創新了繪畫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靈感,是數字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形式。例如,在講“線條”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計算機的“畫筆”功能進行繪畫,鼓勵學生大膽應用線條和色彩來展示自己的構思,表達自己的想法。由于數字繪畫擁有便捷的“涂色”“修改”“刪除”等功能,使學生放下了紙質繪畫的種種思想顧慮,展開聯想的翅膀,大膽作畫,激發了學生繪畫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軟件創作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應用Photoshop、Painter等軟件進行美術創作,將技術與藝術結合起來,利用電子技術手段將自己的藝術理想變為現實。例如,在講“色彩”的時候,教師給出一幅“夕陽西下圖”,圖中包含天空、晚霞、長椅、小路、樹木、河流和游人等元素,教師分別給出了“欣喜”“悲傷”和“匆忙”三個情境,讓學生根據不同情境,利用Photoshop軟件調整圖片中各元素的色調,讓學生領悟不同的色彩在表達不同情感和氛圍中的作用,加深學生對于色彩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藝術素養。
4.數碼產品
美術是一門包羅萬象、輻射廣泛的學科,囊括繪畫、攝影、動漫、雕塑等多個領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照相機、攝影機等數碼產品進行數字美術創作,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美術修養。例如,鼓勵學生周末到周邊地區進行藝術采風,并拍攝照片或視頻,在班級美術學習群內共享,供學生交流欣賞。與此同時,可以將學生拍攝的作品作為課堂教學的數字美術資源,利用畫圖、Photoshop、Painter等軟件進行美術加工和再創作,豐富美術教學資源,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陳阿兵.美術教學,不能OUT:淺議美術教學中數字美術的應用[J].學校藝術教育,2012(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