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蓓
摘 要:新課改以來,小學品德課教學提倡讓學生融入一定情境,在有效的情境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小學品德本身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教育意義,不是靠知識的記憶就可以體會到,就可以理解的。教師只有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結合有效的情境才能讓學生學好品德課。故事教學法以其趣味性激發學生興趣,以其良好的互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在交流、討論中學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本知識的重點融入故事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加深入地對課本基礎知識進行探索,也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故事教學法;優勢
小學品德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社會道德觀念,是小學教育階段重要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小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因此在小學品德課進行的過程當中,如何調動學生對于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就成了我們進行教學的重要問題,故事教學是近年來課堂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利用故事的融入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本中的內容,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本次我們針對故事教學的方法對其優勢進行分析。
一、小學品德課堂的教學現狀
我校是以北師大版教材為課本進行教學的,其他部分學校使用人教版教材進行教學,學生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即人數較少的小班和人數較多的大班,但不論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或者是課堂人數的多與少,品德課堂上都是一種比較安靜的氛圍,而這種情況看似安靜,實則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在與老師進行互動,其他學生并未深入地跟隨老師的思想和步調進行探索,而少部分與老師進行互動的學生也僅限于單純的課本知識的重復,并非完全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課堂現狀基本可以概括為:(1)學生的積極性缺乏:老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僅有少部分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且沒有表現出積極的現象,其原因為單純的課本知識深入但是乏味,不符合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缺乏。(2)教學形式化:傳統的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教學,我們稱其為填鴨式教育,這種教育形式并沒有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結合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而忽略了課堂的實質性。這兩方面原因就會使課堂的氣氛和效果全部下降,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
二、故事教學的特點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故事教學的模式,可以通過故事的講解,使學生對于課堂知識進行理解和探索,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興趣,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其特點基本可以概括為結合課本內容選擇故事,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從而增加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和發現,提高學習和教學的質量。
1.趣味性
在選擇故事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根據課本章節所講的內容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故事,通過故事的融入,打破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更有趣味,從而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老師的講解中進行學習。
例如,在講解成功與堅持的時候,可以引入楊利偉成功到達月球的故事,一方面月球的話題是中小學生偏愛的話題,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講解楊利偉等在堅持鍛煉下取得成功,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2.互動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后,老師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設置問題和懸念,問題也可以由簡到難,使學生自發地進行思考和探究,通過回答問題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與老師互動起來,從而跟隨老師的引導不斷地進行探索,這樣寓教于樂,達到一個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法律保護我成長一課時,引入法律庭審現場的故事,同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原告、被告,增加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增加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基礎知識產生充分的認識。
三、故事教學的優勢
故事教學是在進行課本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運用針對性的故事,然后進行講解和品讀,故事的講解要生動,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故事吸引學生從而進行基本知識的傳授,同時在講解故事的過程中,也可以將課本知識的重點融入進去,選擇適當的階段進行提問和發言,從而更加深入地對課本基礎知識進行探索,也發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解誠信的課題時,引入漁夫與商人的故事,首先是商人請漁夫送自己過河,給十兩黃金,后成功過河后不守信只給一半錢,后來一次商人過河時遇到苦難,恰好碰到這個漁夫,商人為自己的不守信而后悔,漁夫也不再相信商人,故事曲折耐人尋味,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品德課是小學生受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觀念,從而影響其成人后的道德觀,因而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充分掌握和探索,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故事教學能夠巧妙地運用小學生的特點,將富有趣味性的故事融入教學過程中,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更加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柴春艷.故事直觀互動:淺談小學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60-61.
[2]劉新紅.數字故事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李俊杰.故事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1:97-98.
[4]俞世燕.小學品德課堂運用故事進行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3):58-5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