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開軍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教育事業也受到了影響,新媒體教學設備逐漸走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并成為課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思維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以此為出發點,簡單探究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導向式教學;教學思路;互動環節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其特有的優越性使得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開始利用信息技術,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小學教育正處于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活動難開展、學生基礎不牢固、課堂氛圍不活躍等情況,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通過信息技術,采取導向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解決小學數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
導向式教學形式簡單來說就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問題,最終以學生的表現和綜合能力為評價標準。小學數學相對而言較為簡單,因此導向式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不常見,很多教師認為這種教學手段不能夠完成教學目的,對于小學生而言作用意義不大。其實不然,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培養和能力塑造的階段,思想相對活躍,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導向式教學反而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以重慶市小學數學教學為例,重慶市小學數學多用人教版教材,其中有關于“多邊形的面積”教學內容,在學習這一板塊時,可利用多媒體將相關的教學資料具象為圖像、音樂、畫面、動畫等,幫助小學生理解,通過讓學生觀看某一動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從課本中尋找解決辦法,開拓學生思維的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二、豐富教學形式,開展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很廣泛,很多教師都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度。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實驗教學可以進一步精減,教師可制作相關的教學視頻,在視頻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想法寫出來,或者動手實踐后得出結論,然后繼續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邏輯性思維。而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又能夠讓教師對于學生的想法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對于學生的大體學習誤區有一個方向,便于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
三、增加互動環節,拉近師生距離
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體現除了教學設備的變化外,還有教學形式的變化,如微課的出現。微課是通過制作時間較短的教學視頻,通過線上傳輸的方式,對學生在課上或課下進行一對一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目前微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運用得還不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課上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制作微課,對于很多問題不生搬硬套,注重強調學生進行開放性思維,將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后再利用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如在學習“統計與可能性”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就如何統計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敘述出來,解決方法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這種互動環節中來,提高學生的課堂互動率,同時利用這種一對一的親切教學視頻,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保證學生與教師良好的互動能夠順利長久地開展。
四、開拓教學思路,衍生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將學生捆綁到教師身邊,傳授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起來十分困難,教師的教學活動也難以開展,長此以往很難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性思維,傳授學生解題的思路和想法而非解題答案,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對于“百分數”的學習,教師可以將百分數與統計、概率等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用百分數表示概率,獨立完成概率問題的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聯系能力不強,需要教師逐步引導,從簡到難,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效果。
信息技術為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的同時,滿足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始終注重導向式教學對于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的關鍵作用,以解決問題為教學目標,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豐富教學形式,增加課堂互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創新能力,達成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海娟.用繪本搭建數學學習的橋梁:低年級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策略研究[J].遼寧教育,2015(11).
[2]蔣桂銀.對小學數學教育學課程構建的建議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