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這意味著現行營業稅納稅人全部改繳增值稅,已在我國實行了20余年的營業稅將退出歷史舞臺。我們就有關問題組織了本期問答。
問: 什么是營改增?
答: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兩大主體稅種。簡而言之,營業稅是對企業營業額(全額)進行征稅,增值稅是對產品或服務的增值部分征稅。營改增是原來按照營業稅征收的部分行業,現在改為按增值稅征收。5月1日起,從餐飲住宿、旅游娛樂到教育醫療、房屋租售,這些市場交易活動都要改繳增值稅。
問: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哪些新的措施和改革內容?
答: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基本內容是實行“雙擴”。一是擴大試點行業范圍。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4個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其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適用11%稅率,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適用6%稅率。這些新增試點行業,涉及納稅人近1000萬戶,是前期營改增試點納稅人總戶數的近1.7倍;年營業稅規模約1.9萬億元,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的比例約80%。二是將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無論是制造業、商業等原增值稅納稅人,還是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都可抵扣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
問: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哪些意義?
答:營改增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前期試點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覆蓋面更廣,意義更大。一是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基本消除了重復征稅,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了社會分工協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二是將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比較完整地實現了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有利于擴大企業投資,增強企業經營活力。三是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是財稅領域打出“降成本”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四是創造了更加公平、中性的稅收環境,有效釋放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活力,在推動產業轉型、結構優化、消費升級、創新創業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問:營改增試點已經實施4年多,試點運行情況如何?
答:目前,營改增試點已覆蓋“3+7”個行業,即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3個大類行業和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廣播影視7個現代服務業。
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改革試點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基本實現了規范稅制、減輕稅負、促進發展、帶動改革的預期目標。截至2015年底,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3133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3279億元。今年減稅的總額將超過5000億元。
營改增試點從制度上緩解了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和重復征稅的問題,貫通了服務業內部和二、三產業之間的抵扣鏈條,減輕了企業稅負,激發了企業活力,促進了社會分工協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是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王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