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蕓
摘 要:培養學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必須加倍重視,在學前階段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鍛煉,為其今后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研究和分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希望給其他幼兒老師和家長培養學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帶來幫助。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號召,國家和學校越來越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學前階段是幼兒學習優良品質,端正人生態度,擁有人生理想的關鍵時期,所以幼兒教師要注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工作的加強和改革。我們從以下方面來分析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途徑。
一、幼兒園環境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前提條件
現在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國也正慢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幼兒教育,學校環境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學校環境包括校園基礎設施、教師風貌、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從幼兒剛剛入校開始,教師就應該幫助幼兒樹立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思想意識。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優化校園環境。(1)校園設施和配置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前提。學校必須嚴格按照幼兒的實際標準來配置學習用品、教室設備、娛樂材料、圖書閱覽室、書畫室、運動場地等各方面。例如,桌椅的不恰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姿勢,對學生學習不能起到很好控制。(2)注重幼兒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教師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只有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幼兒的學習環境才能夠有所保障。所以,教師應當定期進行教育培訓,及時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師團隊中就每個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深入交流,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升自身教學素質。(3)在幼兒教育中,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豐富科學教育活動,讓幼兒多多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有更多機會走近科學,探尋自己的興趣和個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帶領幼兒體驗戶外生活,在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4)幼兒教師應當多多關注幼兒的發展,最好能每隔一段時間都就夠對每個孩子進行心理和智力上的測試,把握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動態,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每個孩子更高效、更健康地成長。
二、學習榜樣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自身擁有優秀的品質、崇高的思想和文明的行為舉止,榜樣自身影響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在幼兒園階段,幼兒發育不完善,智力不成熟,身體和心理都處于成長階段,所以幼兒老師應該重視榜樣所帶來的正能量,充分把握好如何利用榜樣的力量。
幼兒年齡比較小,對身邊所有事物都處于認知和學習階段,包括學習知識方面和生活能力方面,但他們的模仿能力都非常強,善于學習周圍人的行為舉止和語言交流,只是模仿都出于比較單純的目的,并不具備分辨誰是誰非的能力。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恰當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抓住幼兒善于模仿的特征,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為幼兒尋找榜樣,可以是某個方面比較突出的學生作為榜樣,可以是生活中的他人作為榜樣,也可以是幼兒教師個人作為他們的榜樣。作為榜樣的前提條件是,該榜樣人選身上具備某些優良品質,可以傳遞正能量,有利于幼兒學習和成長。例如,愛護環境、團結友愛、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孝順父母、舉止文明等具有其中任何一項優良品質的都可以作為幼兒的榜樣,然而幼兒自身具備這些優良品質的更應該被視為榜樣,從而激勵其他小孩子不斷學習和成長。
除此之外,家長的言行舉止也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影響著孩子,所以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作為榜樣,積極參與進來。父母言行舉止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因為家長與幼兒相處的時間最長,孩子的性格特點家長最了解,只有家長積極配合幼兒教師的工作,才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例如,家長應該與幼兒園老師保持持久的聯系,掌握孩子在學校里的行為舉止和發展變化情況,只有兩方隨時了解幼兒的動態,才能幫助幼兒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改正錯誤,引導孩子學習好的行為。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舉辦一些家長與孩子互動的小游戲,讓家長更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在今后相處的過程中善于利用孩子的優點,對優秀的方面加以引導,不良的方面加以糾正,還可以密切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斷密切關注。除此之外,幼兒教師應該對孩子多加肯定和表揚,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階段,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我們要不斷對幼兒進行教育,包括誠信、團結、尊重、孝敬、自信等各方面的品質,只有從幼兒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這樣才會保證幼兒學習到優良的品質和對成長的認知。通過我們不斷努力付出,爭取把學生的整體素質普遍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讓新一代年輕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為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胡瓊.淺談幼兒習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2):150.
[2]鄭亞君.如何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J].新課程:小學,2014(5):6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