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劉偉娜
摘 要: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社會化進程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尤其是在兒童性格養成方面。從分析《爸爸去哪兒》中的郭濤父子、林志穎父子、王岳倫父女等五位家長對于孩子的不同教養方式,進一步探討家長教養方式不同對兒童性格養成的影響。
關鍵詞:教養方式;兒童性格;影響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定的行為風格。許多研究表明,在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家庭被稱為“創造人類性格的工廠”。
隨著親子檔節目《爸爸去哪兒》的熱播,人們在羨慕追捧五位萌娃和五位帥爸爸的同時,也逐漸將欣賞視角和思維動態轉移到對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兒童性格養成的這一層面上來。這五個家庭,五位家長的教養方式,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國式家庭教養孩子的縮影,每個家長的教養方式都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方式,代表了別具一格的教養模式。
一、放任自由型教養方式
溺愛型教養方式,以王岳倫、田亮為代表。(溺愛型)的教養方式特點是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愛和期望,很少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姑息遷就、慫恿包庇,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與缺點,既不制止,又不糾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無拘無束、任性胡為。從節目中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王岳倫和田亮都是非常愛他們的寶貝的,但在教養孩子方面存在不科學的地方。這會使孩子養成依賴、驕縱、任性的性格,同時會缺乏對是非的判斷標準。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詩齡非常有禮貌,那句“爺爺你在家好好啊”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她還知錯認錯改錯,從不會吝嗇于“對不起”三個字。
二、權威型教養方式
權威型教養方式以郭濤為代表。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特點是:訓斥、打罵、苛求,表現在對孩子要求過嚴過多,往往以家長的權威,高壓的手段迫使孩子絕對服從。這樣的教養方式兒童容易形成膽小、怯懦、自卑、不誠實等不良性格。郭濤對兒子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小石頭對爸爸是懷著一種小心翼翼的心態,絕不敢對爸爸大喊大叫,也基本不哭。在換爸爸那期,是唯一沒有對爸爸表現依戀和不舍的孩子。
三、民主型教養方式
民主型教養方式以林志穎和張亮為代表。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特點是:父母不任意打罵孩子,分析與引導寶貝的行為,合理運用獎勵與處罰的手段,并以身作則給寶貝樹立良好的榜樣。這種教養方式會使兒童產生獨立、直爽等良好品質。林志穎對兒子的教導是很民主的,把兒子當成朋友一樣去商量而不是命令,充分利用每次活動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從節目中看到,林志穎對兒子說得最多的是:“你好棒啊!你好厲害!你是男子漢,不能哭哦!”等一系列鼓勵的話語,這不是簡單贊揚,更是一種肯定。
張亮和天天這對父子是一對真正的朋友組合。父子間不是沉重的父命子從,也不是非理性的孩子最大,而是一種和諧的有商有量、良性溝通的模式。父子之間配合無間、默契十足,張亮會時刻注意孩子的行為方式和言談,不會吝于指出,總是在商量中卻滿含權威的話語來引導孩子的言行,讓天天心悅誠服,并馬上付諸實踐。
四、封閉型教養方式
封閉型教養方式沒有在節目中體現,卻是最新興起、且當今比較流行的一種教養方式。這種家庭教養方式的特點是:不顧孩子身心的發展特點,不關心孩子的興趣愛好,只要孩子單調地認字、機械地算題。在這種錯誤教育的影響下,孩子身體消瘦了、頭腦僵滯了、學習的興趣淡漠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拘謹、孤獨、呆板、壓抑、不開朗等。
上述五個家庭的教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社會中家長教養孩子的幾種方式。每個家庭對于孩子的教養方式也絕不是僅僅局限于一種單一的模式,大部分都是混合的,因為父親和母親分別承擔著不同的教養角色,有的是“精彩極了,有的是糟糕透了,還有的是兩者連接”,還有各種長輩的教養方式、孩子們所接觸的同齡小伙伴的性格,都會對兒童的性格養成造成一定的影響。
“身教重于言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則。“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其實,無論是顯赫的明星(名人)家庭還是普通的平民家庭,誰都不能抹掉“普通父母”的社會角色,“可憐天下父母心”,所有父母的最大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可以平順、安好,孩子好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
參考文獻:
[1]常青.重視家庭教養方式,培養兒童良好性格[J].江西教育,2006(11).
[2]王瑞鴻.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02.
[3]陳陳.家庭教養方方式研究進程透視[J].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4]宋亞玲.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社會科學學科研究,20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