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在具體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如何巧妙設問,則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立足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提問藝術”。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精心設計
提問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將之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提問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把握提問藝術,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充分發揮提問教學的作用。
一、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思維比較活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教師提問教學,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和注意力的集中,同時還可以有效把握教學狀況,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提問策略
(一)基于課本教材資源提出問題
教材是比較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加以充分利用。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教學活動過程中,首先應該把握整體教學目標;其次,精心鉆研教材,從教材中挖掘可利用的資源,然后根據教學需要,提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講解《沁園春·雪》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分析該詞的寫作背景,剖析描寫、議論、抒情、虛實結合等寫作手法,感受此首詩歌意境壯美、氣勢磅礴、氣度豪邁的特點。在分析完本首詩詞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以下的問題:(1)“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2)“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古代帝王?“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通過層層遞推設計問題,便于學生逐步理解本首詩詞的含義,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出問題
課堂提問環節,不應僅僅針對部分學生,而應該根據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現實需求。對此,教師應該在全面把握學生實際情況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然后提問相應的教學問題,供學生自主思考。比如,當老師在講解《我用殘損的手掌》這篇課文的時候,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請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前半部分,選擇最能引起你聯想看到淪陷區的現狀的句子,描述想到的畫面與感受;然而對于中等生,教師則設計這樣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后半部分詩歌,說說這“遼遠的一角”為什么會吸引詩人的心?對于學困生生,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簡單的問題:用殘損的手掌哪些事?可以找到相關句子來朗讀,重點讀出關鍵的動詞。通過層次性的提問,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保證問題的有效性。
(三)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
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合理的問題,才能達到最佳的提問教學效果。對此,在具體展開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狀況,秉承“啟發學生自主性學習思維”的原則,設計課堂提問教學環節。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談生命》這篇課文的時候,本文主要闡述了作者對生命的認識。教師要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利用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生命。如,本文描寫的“一棵小樹”部分,作者按什么順序寫了“一棵樹”?樹的一生中有怎樣的經歷?在生命的歷程中,小樹是如何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的?面對死亡,小樹作何反應?通過“一棵小樹”的經歷,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示呢?當老師將這個問題擺在學生的面前,由小樹的生命與人的生命聯系起來,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本篇文章主題的認識。
(四)借助多種方法提出問題
提問方式多種多樣,初中語文教師要想真正發揮提問教學的效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就需要借助教育機智,在提問的過程中,根據語文教學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式,以此保證問題教學的有效性。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威尼斯商人》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本篇文章的體裁是戲劇,因此學生在理解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盡管老師設計了很多問題,但是學生不能準確回答出問題的答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將戲劇中的片段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在邊看的同時邊理解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或者采取小組問答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答案。
總之,課堂提問作為一門學問,同時也是一種藝術。教師在組織授課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提問教學法,教師問得好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答得好的課堂狀態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語文課堂教與學的潛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提問教學的作用,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常芳平.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1).
[2]何三妹.巧用“金鑰匙”,智開高效課堂之門:淺談仁愛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J].神州,2013.
[3]黃楓.以有效提問促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低效現象淺析及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0(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