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萍
摘 要:PPT是功能強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軟件,能制作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課件,為幼兒創設出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手段。PPT技術作為良好的手段和媒介,它可以使幼兒的多種感官同時感受刺激,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把PPT課件與教學有機整合,不斷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拓展多途徑的教育渠道,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最終更好地促使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PPT;幼兒;美術教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育過程要有機結合,以促進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PPT課件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手、眼、腦并用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PPT課件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能將教學活動中富有挑戰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揭示出來,使幼兒置身其中,積極探討,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又促進了幼兒的學習和理解,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PPT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利用PPT課件的教學手段為幼兒營造身臨其境的情感氛圍,運用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讓幼兒在特定游戲情境中,不但獲得大量生動、形象、具體的表象,而且能受到特定游戲氛圍的感染,活躍幼兒的思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幼兒學習的動力。
二、PPT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活”用
PPT課件可以將知識變得形象化、直觀化、簡潔化,幼兒對動畫和五彩繽紛的顏色具有很強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它可以將相關知識點制作成動感的動畫故事,使幼兒對動畫中五彩繽紛、生動有趣的畫面充滿好奇和興趣,可以將幼兒無法想象出的內容制作成動畫和視頻,讓幼兒滿足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從而讓幼兒主動、專注地參與活動,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PPT課件小班美術《有趣的點點》
繪本《點點點》是一本很有趣的圖書,從按一按、摸一摸到拍一拍這15個點點都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按一按會越變越多,搖一搖點點會往四個方向跑,拍一拍會越變越大,多么神奇呀,多么有趣呀,可是每次看繪本只有一個小朋友能操作到,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點點的有趣,我設計了PPT《有趣的點點》。孩子們對著PPT屏幕上的點點按一按,點點真的一個個變多了。我也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了一些改動與調整。點點都躲起來了,將15個點都做了不同的進入與退出的路徑,當孩子們與點點互動時:“點點快出來!”點點們還會乖乖地按照孩子們的要求做相應的動作,如,“‘紅點點快回來!它們就陀螺般是旋轉著回來了,或是分組回來,真有趣。”然后請孩子們配合小拳頭轉一轉,PPT中的點點也跟著孩子們的動作轉了起來,還會越變越大呢,真神奇。在本活動中所有的孩子都能欣賞到繪本的趣味性、色彩的美感,畫面布局等內容,孩子們的注意力始終在生動有趣的PPT中,孩子們與PPT的互動意猶未盡,最后將孩子們在與PPT互動中習得的“按”與“轉”的本領運用到了繪畫過程中去。繪本的趣味性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我相信這樣的PPT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
PPT的每一頁演示文稿都具有美感:有溫馨、淡雅的背景圖,圖片的大小、擺放的方位,動畫的效果,以及視頻內容的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興趣特點、有一定的教育價值以及美感的呈現,所以,在點點的制作中我也注意到了這幾點,對于每一頁的底板色彩,上方放置點點的大小、色彩、方位,以及它的動畫效果,都進行了統一的設計,教學活動在市評優課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我認為PPT的輔助教學功能真是功不可沒。
作為PPT課件資源的再利用是非常方便快捷,使用復制粘貼就能完成,動作效果都能一并地復制到相應的文稿中。
2.小班美術《找找小動物》
為了讓剛入園10天的小班小朋友能積極地參與到美術活動中,請幼兒用滾筒蘸上顏料,在畫有各種動物剪影的白紙上滾一滾,最后利用排水法找到各種小動物。從上往下滾的這個過程,通過PPT中自定義動畫“擦除”效果來實現,滾完后幼兒與PPT中的小動物打招呼:“小兔、小兔是你嗎?”當孩子們齊聲喊出正確的小動物,小動物真的躍然紙上,看到這個神奇的過程,孩子們都叫著拍起手來,活躍了整個現場氣氛。幼兒在與PPT課件的互動中“滾”的這個動作也得到了不斷地練習與鞏固,為最后操作實踐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技能基礎,同時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PPT課件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激發了幼兒興趣,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是解決教學活動中重難點的有效教育手段,運用PPT開展教學活動,是改革傳統活動手段的必然趨勢,更是幼兒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PPT的使用已成為教師在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成為教師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