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摘 要:作為一種西方幼兒教育模式,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方法以及涉及的相關內容,都應當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文化特點進行適當變通。采取適當方式實現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的中國化發展,從而保證幼兒的全面發展,最終推動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主要對在幼兒教育活動中開展蒙臺梭利教育模式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蒙臺梭利教育;教育策略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幼兒教育中大量使用的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存在的教育思想也受到了廣大幼教教師、幼兒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關注,在幼兒園中開設蒙臺梭利教學班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在城區已經實現了全面覆蓋,其正向著鄉鎮幼兒園發展。
一、對蒙臺梭利的教育內容形成全面認識
蒙臺梭利教學方式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并以其名字命名,該種教育的基本理念強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幼兒為中心,按照幼兒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開展日常教學活動。該種教育模式是以兒童觀和教育觀為核心內容開展的,在其中還融入了先觀察的教育方式,借助多種能夠形成感官認識的教具為幼兒創造易于學習的環境,保證幼兒能夠在事先創造的環境中進行自由學習,并通過自主選擇和準確的判斷力進行自我調整。借助豐富的教學方式能夠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潛能,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進行持續性學習,提升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專注力和創造能力。
二、準確把握蒙臺梭利教育方式中的真實內涵
以兒童觀和教育觀為主體組成的蒙臺梭利教育模式通過對幼兒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尊重兒童的內在需求積極引領兒童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式發展和成長。該種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對幼兒的觀察,然后根據兒童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內在需求形成具有較強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從而形成與之配套的教育環境,最終滿足幼兒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教學環境創建過程中應當深入分析預設環境所形成的基本作用,并充分發揮環境的基本作用。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兒童的研究,尊重兒童的基本需求,從而引導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穩定發展。
三、對蒙臺梭利課程中的教育因素進行適當改進和應用
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作為一種西方教育思想,其中存在著諸多缺陷,部分內容也無法適應我國當前的幼兒教育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蒙臺梭利教育主要包括生活、感官、數學、語言以及科學等多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教學的個性化,該種理念并不能滿足我國當前幼兒教育的基本需求。基于此,借助蒙臺梭利開展教學時應當充分考慮到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異,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文化特點對蒙臺梭利中的相關教具和操作方式進行改造,消除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束縛幼兒個性發展的規則,從而形成符合幼兒教育道德和時代發展特點的教育模式。
四、形成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
在實際辦學過程中應當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充分激發幼兒的潛在能力,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備也是激發幼兒潛能的基礎。在蒙臺梭利教學模式中應當進一步拓展幼兒活動區域,加強學習多元智能理論研究,最終形成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同時應當積極開展多樣性的幼兒活動,勇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逐漸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通過多種活動和實際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在幼兒園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樹立有效的社會和家庭意識,通過多種方式保證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從而形成與家長之間的教育共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家長會等多種方式,使家長更加清晰地理解蒙臺梭利教育模式中的全新教學理論和科學育兒辦法,及時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進一步提升家長的實際教育水平。另外,在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相關建議和意見,從而對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相關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有效提升幼兒的教育水平。
總而言之,蒙臺梭利作為一種受到廣大教育者關注的全新教育模式,其中包括針對兒童個性化發展、感覺和紀律以及游戲教育等多種方式推動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根據我國當前教育改革創新的基本情況,充分吸收蒙臺梭利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積極因素,將影響我國幼兒課堂發展的因素完全去除,將蒙臺梭利教育模式有效應用于我國的幼兒教育中,最終實現我國幼兒教育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繆國平.幼兒智力發展的性別差異培養及其教育[J].健康生活,2013.
[2]于婧,偉偉,王麗娜.淺談我國現代托幼機構應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育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3.
[3]彭兆豐.淺談蒙臺梭利教育法與幼兒創新教育[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1).
[4]劉曉東.學前教育的“大綱”應當符合兒童的“大綱”:從維果茨基到“方案教學”[J].學前教育研究,2001(6).
[5]劉晶波.濫用獎勵:論我國幼兒道德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偏差[J].學前教育研究,2004(11).
[6]蘭繼軍.從國外特教對象的演變看我國特殊教育的改革[J].中國特殊教育,200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