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昕昱
摘 要:伴隨MOOC在中國教育產業的深入發展,為適應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變革,推動創新高等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智能課堂教學生態圈。智能課堂教學生態圈是一個包括學校、課程師資隊伍(主講教師、教輔人員,技術人員)、學生和學習空間的有機整體。為了實現智能課堂教學生態圈,就要針對生態圈中的各個要素進行改革創新。本文從教學一線主講教師的角度出發,以課堂信息方面建設的改革創新為切入點,對異步SPOC(其中50%左右教學內容采用網上MOOC資源,其余教學內容由教師自行自作)課堂教學進行探索和實踐,制定出一套新的教與學的平衡模式,滿足網絡信息形態下傳統學習形態向新型學習形態的轉變。
關鍵詞:異步SPOC;課程設計;教育技術
1 實施《攝影基礎》異步SPOC教學的原因
1.1 《攝影基礎》課堂教學的需要
從構建智能課堂教學生態圈的全局觀出發,來激發《攝影基礎》課堂教學獲取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育技術來推動攝影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提升創新攝影課堂教育能力,推進攝影課堂教育技術交流與合作,希望通過加入互聯網思維培養出能夠參與創新創業和為攝影產業服務的高級攝影人才。
1.2 信息化教育背景的需要
根據SPOC的小規模限制性在線教學特點,主要針對本校的藝術學院攝影系學生設置異步SPOC的課堂教學內容。基于異步SPOC的學習模式運用于攝影課堂教學,將線上教學中所教授的知識與課程大綱傳遞的思想有效融合。重新設計攝影課堂教學信息(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結構、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做好攝影課堂教學體系建設,伴隨著線上異步和線下同步的結合,將繼續推動互聯網在線學習的發展。
1.3 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將創新和變革的教育技術與教師SPOC課堂教育的融合,教師運用數字技術來幫助學生進行設計學習活動,增加基于項目式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將在攝影課堂教學活動(如表1所示)中活躍運用自編自導自演的方法學習,引導學生加入更多的非正式學習中去。非正式學習活動的增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會加大,這樣學生可以有一部分權利去自主規劃學習攝影知識內容、把握攝影學習進度和探究攝影的學習方式,形成相對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正式和非正式的交融學習方法創建了全新的攝影學習空間,促進了學生的創新實踐,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1 課程介紹
攝影是通過光線進行影像記錄,由于攝影拍攝的視覺圖像不斷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得攝影基礎成為在各個領域適應社會要求的進行影像記錄的重要工具。本課程是攝影的入門課程,主要從技術和藝術兩個角度融合切入到攝影的學習進程。
2.2 課程內容
課程教學學時:4周,56學時(課堂理論講授:14學時,實踐性教學:42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
課程要求:必修
班級規模:20人左右
教學內容(摘要)和異步SPOC教學時間(如表2所示):
第一,理論部分(其中1、4、5為網絡資源;2、3、6為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一是攝影的概念、攝影簡史(1學時)。二是攝影工具與感光材料(2學時)。三是攝影曝光(2學時)。四是攝影用光(4學時)。五是影像視覺基礎(2學時)。⑥數碼影像基礎(3學時)。
第二,實踐部分。(其中1、2為課堂討論;3、4、5、6為實踐性學習活動)。一是相機的各部分功能(7學時)。二是感光材料的使用(7學時)。三是相機的測光模式(4學時)。四是影棚燈光使用和室外自然光的使用(10學時)。五是黑白攝影和彩色攝影(7學時)。六是數碼影像應用(7學時)。
課程考核方式:
第一,網絡在線學習:用等級制度系統進行引導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地參與性,通過論壇活躍度獲得等級,參考這個標準,來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綜合評價。
第二,作業評定。
3 異步SPOC在《攝影基礎》課堂中的應用
將異步SPOC學習形態付諸浙江財經大學攝影系的攝影教學實踐,異步SPOC主要針對高等院校的攝影系學生(小規模上課),學生可以確保有充足學習攝影的時間,主要采用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和教師搜集的網絡視頻,然后將這些視頻進行設計編排,最后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將讓學生先在線上觀看攝影教學視頻,然后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擴展講解,多加入課堂討論時間,適當引導學生課后參與非正式學習活動去學習攝影,最后學生完成規定的線上和線下的作業和考試。
異步SPOC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混合的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集成了線上網絡學習和線下面對面學習的方式。學生通過線上的學習活動,可以將教師從一部分教學時間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時間引領學生在線下進行深度課堂教學活動和實踐操作。這種混合式的學習方法的開發,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提供更寬廣的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溝通渠道。
在異步SPOC中,教師要重新解構原來的(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攝影課程設計,然后重新編寫《攝影基礎》的教學大綱、課程具體教學計劃、課程評價等,并結合新形式的教育技術開發出全新的教學內容體系。異步SPOC教學特點決定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教育技術的多樣性,這些都會增加教師的許多工作量,所以異步SPOC的授課還是需要多層次、多梯度的教師團隊協作,教師團隊主要包括主講教師、助教和技術人員等。
建立一個數字網絡學習環境,教師需要提高數字素養,能夠熟練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通信技術來查找、了解、評估、創建和傳達數字信息,需要運用這些教育技術能力來拓展教師的教學方法。數字教學環境可以讓課堂上復雜抽象的知識概念變得更加直觀清晰。同時,包容和鼓勵學生使用移動設備帶進教室。例如在移動設備安裝百度云,運用百度云將攝影照片、攝影教學文檔、學生的通訊錄數據在移動設備和PC端之間跨平臺同步、備份等。互聯網帶來了新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支配意識,也提高了學習能力。
學校和教師們應制定詳細的異步SPOC學習計劃手冊、提供高質量的新型學習平臺等措施加以引導,因為對于在傳統教學成長下的學生們,剛接觸到異步SPOC的教學方式同樣也是具有挑戰的,為確保學生能夠在異步SPOC教學模式中進行深度學習體驗,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要平衡好學生的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生活。
教師在攝影教學中的作業布置逐漸加入以項目導向的作業,學生通過基于的項目學習,可以把沒有充分利用的攝影實驗室變成了一個繁忙的創新中心。教師沒有布置嚴格的指導方針的課程項目,參與的學生在實踐中會激發出更多自由的攝影創意的興奮,雖然項目具有挑戰性,他們是在高度積極地學習和成長中完成課程項目。
4 結語
網絡在線攝影課堂教學資源的制作,對主講教師來說,是一項投入時間成本較大,需要組建授課團隊協助合作進行異步SPOC教學,網絡教學平臺需要學校幫助教師引導和支持。當前異步SPOC還是處于把網絡在線教學作為課堂教學輔助平臺,將傳統的攝影教學和網絡在線教學的相融合階段,教師還是需要不斷地在教學中進行探索和完善異步SPOC。異步SPOC最終目標是為了構建更好的教學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攝影學習,獲取個性化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持續的、終身學習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竹.慕課的制作與運行指南——以“中國大學MOOC”第一門法學類課程《侵權責任法》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白羽飛. MOOC:宏觀研究與微觀探索[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5.
[3] 于歆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利用慕課資源實施翻轉課堂的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