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威 張彤
摘 要:音樂治療是一門年輕的應用學科,涉及學科廣泛、應用領域龐雜、流派思想豐富,各國專家在音樂治療的領域及治療方法的不同,也產生了不一致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作為治療的手段來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音樂治療運用聽、唱、器樂演奏、音樂創作、歌詞創作、即興演奏、舞蹈等等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形式作為手段,而只要是系統的,有計劃有目的的應用音樂作為手段從而達到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活動,都應屬于音樂治療的范疇。隨著對自閉癥及其教育的認識的提高,越老越多的人越來越關注音樂治療對自閉癥患者康復的影響,希望通過音樂治療對自閉癥患者的認知能力與語言、感知覺與動作能力、社會適應與生活自理等等方面的發展起到輔助作用。
關鍵詞:拉弦樂器;打擊樂器;自閉癥;研究
1 音樂治療對自閉癥患者康復訓練的重要性
音樂治療對自閉癥患者的康復訓練有很多的影響,如塑造了正確的人格發展,增加了注意的時間長度,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自閉癥的孩子內心是較為孤獨的,大部分不愿與他人交往,但集體形式的音樂治療在通過唱歌,演奏等方式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的交往。如:在音樂游戲《找朋友》中就完全體現出來了,經過一周的學習,我發現只要聽到這音樂,孩子就會拍著手找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握手,敬禮等。音樂治療中個別的音樂治療,對于語言表達,情緒的安撫會有較好的幫助,而集體的音樂治療對孩子的交往通力合作能力也有同樣的效果。音樂治療可以個別與集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從而發展了自我意識,改善社會功能等,會有更好的效果。音樂治療方法的選擇同樣重要。首先教師在進行音樂治療前要設定好課堂的內容。治療的課堂內容非常重要,要針對每一位學生情況而設定音樂治療計劃(如情緒,行為等)。教師利用多種音樂活動如歌曲,樂器彈奏,節奏訓練,音樂游戲聆聽,即興等,同時也要進行具體觀察,分析選擇,要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讓音樂在自閉癥兒童的治療中起更大的作用。
2 拉弦樂器對自閉癥康復訓練的作用
中國傳統的民族拉弦樂器有京胡、板胡、二胡、革胡等。拉弦樂器大都擅長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一般地也較為柔和優美,而且適應性較強,自閉癥兒童音樂治療是根據行為矯正、潛意識開發等心理學原理,通過對孤獨癥兒童進行的較長期的音樂治療活動,在治療師、樂器、音響、兒童、家長之間建立的音樂關系,顯示出激發兒童有意識或無意識反應的積極的音樂行為表現來促進改善兒童的孤獨癥狀。從兒童在治療前后音樂能力的進步程度體現兒童行為方面的改善(情緒、交往、注意力、身體協調等),達到補償特殊兒童行為缺陷的治療目的。兒童音樂治療中要一直緊跟兒童情緒變換音樂活動內容,如果音樂活動不及時調整,音樂活動不僅沒有治療作用還會出現消極的刻板行為,如盲目模仿等。在兒童音樂治療選用的音樂作品中,一定要兒童喜歡的作品才可以采用,因此治療師要有豐富的音樂作品儲備。根據不同的孩子,治療師選用的音樂作品要具有針對性。否則兒童可能會采取不接受態度。
兒童音樂治療師使用的樂器其原則是要熟練掌握,能即興演奏。常用的樂器有:鋼琴、拉弦弦樂器、彈撥樂器等。如拉弦樂器中二胡的演奏中,運用揉弦技法會使演奏出的音樂柔美,也是最能體現二胡特色的一種美感。柔美的音色能夠表現自然和諧、詩情畫意、愉悅歡快、親切感人的情懷。優美的旋律、流暢的弓法、細膩柔和的滾揉,融匯到樂曲所要表達的美好情感之中,往往會讓人浮想聯翩。例如,演奏《月夜》會表現出一種月光下寧靜安詳的美感。又如《江南春色》及《春詩》中的行板,用細膩輕柔的滾揉手法,展現出一派風光秀麗、美景如畫的江南水鄉風情,體現出一種清新、柔和、綺麗的美感。對自閉癥患者的情緒會起到舒緩平和的作用。
3 打擊音樂訓練對自閉癥患者起到的重要作用
音樂治療也打開了不少自閉癥孩子主動交流和溝通的“開關”。“有的孩子喜歡打擊樂,有的喜歡輕音樂,只有不斷地嘗試,才會找到最適合的樂器。”李曉白說,向遙遠星球“發射”希望溝通的信號的過程,或許很漫長,但終將會有回報。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這種原本性的音樂教育重視體感,以節奏為基礎,以綜合性、參與性、創造性和互動性為基本原理,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動作造型、互動音樂游戲和戲劇表演、聲音造型四方面。奧爾夫音樂極大程度地吸引了自閉癥兒童參加進音樂當中,在音樂中娛樂,在玩樂中懂得音樂,不是為了學音樂而學音樂,而是在音樂中快樂地享受,自己也成為了音樂的創作者之一,和音樂一起完成了音樂的表現。孩子不需要懂得什么是音樂,就可以開始音樂的實地演習。
奧爾夫樂器比較容易操作。比如鼓、沙錘、響板等。這些樂器不強調過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師的啟發下,自閉癥兒童就可以有節奏地敲擊進行音樂伴奏,使自閉癥兒童很容易參與到音樂中,通過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對外界和其他人的興趣,參與外界活動的興趣也隨之得到提高。打擊樂器“成了教學的器材和促進豐富想象力的工具,從而建立起一種新的觀念,這種觀念肯定了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用,勿再強調反復灌輸的原理,而是突出人的天賦、內在激動和感情。奧爾夫音樂帶有綜合性的自娛的特性,不光是讓孩子單向地聽音樂,而是一直參與在音樂當中,與音樂形成了雙向互融的關系。這使奧爾夫音樂極大程度地調動了自閉癥兒童的參與意識,通過孩子的視、聽、觸、嗅、拍打自己的身體、使用打擊樂器、舞蹈和互動音樂游戲,有效地吸引了孩子的參與,提高了孩子的主動性。
4 結語
自閉癥的兒童脾氣較怪,情緒極為不穩定起伏波動大,不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自閉癥患者他們的語言表達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而通過音樂治療能使他們在語言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那么音樂治療中的樂器或傾聽力量可以慢慢地改善孩子的這些情況,如多數學員情緒是極為不穩定的,有的在上課時總是不停地揮動自己的手,挪動自己的腳。讓他們在音樂課中學習利用樂器來聽音樂進行打擊樂,經過觀察發現多數學員用樂器聽音樂來敲時特別的用力,簡直想將一種未解的仇恨用樂器敲出來,敲過后他會露出一種開心的笑臉,這也許就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吧。這種在他們的世界中簡單容易接受的音樂給他們的治療有著很大的改善,證明了打擊音樂是對自閉癥兒童教育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談慧.音樂在自閉癥兒童訓練中的運用[J].現代特殊教育,2014.
[2] 韓建軍.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自閉癥訓練中的運用[J].西部大開發,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