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瀟孺
摘 要:軍隊的舞臺美術是我國軍事文化的重要載體,精美的軍隊舞臺美術設計體現著當代軍人的精神面貌和展現人民軍隊的雄武之師、文明之師 、和平之師的嶄新風貌。音樂是時間藝術,美術是空間藝術,而舞臺美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結合體。它通過布景.燈光.道具.服裝.裝置及音響效果等藝術手段,來美化舞臺空間,營造并渲染所需要的藝術氛圍,把各類表演藝術襯托的更為美,更具生命力。若說表演是藝術“紅花”,舞臺就是“綠葉”,紅花雖美,還需綠葉陪襯。
關鍵詞:舞臺美術設計;軍隊
1 軍隊舞臺美術的時代性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各部隊劇社在宣傳、動員民眾力量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敵后戰場的各劇社實現了在民眾宣傳動員中逐漸從紅軍時期的藝術形式向民族化與大眾化的戲劇形式轉變。這些富有斗爭性的、大眾化的、民族化的藝術作品贏得了當時人民群眾的喜愛。除此之外,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中針對群眾在抗戰初期對話劇一時間內難以完全接受的情形,藝術工作者依舊逐漸將突破的方向轉向鄉村流行的藝術形式,使其便于為群眾接受,與時俱進。
時代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審美的不斷提高,軍隊舞臺藝術的也不斷地發生根本轉變。新時代下科技的不斷更新換代使得舞臺的新媒體和新媒介有了更新穎的軍隊舞臺的載體材料,甚至在當下新媒體和介質的新穎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舞臺設計的新觀感。從過去的原始的布與紙的的制作、手繪的影片到新媒體新介質,舞臺美術設計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現在基本看不到那些手繪的,取而代之的遍地的電腦設計、激光、噴繪等新技術,由它們設計出來的舞臺美術技術比原先的更為逼真形象,并且更為工作人員方便。就舞臺燈光的設計來講,電腦燈光的可以更加神奇逼真的營造各種需要的環境、場景布置和氛圍設計,這遠比人工來得更加功能齊全和為人感動。再比如說演員的服裝,服裝材料也不僅僅局限在僅有的一些種類中而使用了更加新穎的材料;至于音響效果方面,最新和最先進的數碼錄音裝備的使用使舞臺表現也更加符合人民當下的需求。
在戲劇創作過程中無論處在什么時代,如何提升劇目的觀賞性,增強軍隊宣傳的效果是劇作家考慮一個重要問題。總之概括一句話,所有的聲光色等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已經讓整個舞臺美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只是量上的,更多是質上的變化,這也是新時代下軍隊舞臺美術設計的時代性的新內涵。
2 軍隊舞臺空間的延伸性
軍隊依托于政治而存在,作為軍隊的戲劇必然脫離不了意識形態而獨立存在。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斯林認為,當戲劇這種“最具體的形式”一旦跟政治鼓動與革命動員發生聯系時,劇場演出常常會轉換成為引導群體參與集體“狂歡”和信仰轉換的獨特儀式,“在儀式中正如在劇場里一樣,一個團體會直接體驗到他的一致性并再次肯定它。這就使得戲劇成為一種極端政治性的藝術表達形式。”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蘇區紅色演劇形象演繹了一幅軍民一體的激情浪漫的“節慶生活”與“狂歡儀式”,成功把戲劇舞臺擴展為孕育和激發蘇區軍民革命信仰的“政治劇場”。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廬山之雪》了。這次演出是一次政府十分巧妙地將官兵之間日常等級關系被抹平,人們生活在與現實的嚴峻形勢脫離的烏托邦世界里。在想象中,演員會對戰爭進行一定程度的還原,對現實中的強權代表(蔣介石)任意地捉弄與唾罵,借助舞臺空間自由地對其加冕與脫冕,制造革命的浪漫圖景。在這種狂歡情境里,臺下的觀眾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靜賞”演員的表演,而是主動地參與演出,在一般表演結束時觀眾總會被感染會被激怒,歡呼聲,鼓掌聲,經久不息。
3 軍隊舞臺的美學特征
軍隊舞臺既然是戲劇的載體,那么舞臺包裝的好壞必然直接影響到整個戲劇的審美效果。在戰爭的大環境下,戲劇舞臺受到諸多條件限制。最基本演戲所需要的基本東西如道具、化妝等都不易解決。晉察冀戰斗劇社演出用的服裝除軍衣外,很多都是借老百姓的。演員的胡子是用棉花粘上的,演戲中偶爾會掉下來。演出沒有汽燈,只好用麻油燈來代替。化妝是戲劇演出中的必備環節,可是化妝品卻十分難尋。戰斗劇社的嚴寄洲回憶:“土造的油彩所要用的原料如凡士林、硬脂酸和顏料,都得派人冒著生命危險到敵占區去購買。如果凡士林用完了用豬油代替,硬脂酸買不到就用蠟燭。做出來的油彩,要么抹不上去,要么卸不下妝。我們用一種土黃的顏料調制底彩,只要畫一次妝,三四天之內這個演員就像是得了黃疸病似的,面孔老是蠟黃蠟黃的,好在我們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雖是如此艱難的歲月,軍隊戲劇依然發揮了重要的政治優勢,很多看完劇社演出的人民群眾后,在前線失敗的關鍵時刻心中也不放棄勝利的希望。
顯而易見,舞臺美術設計涉及的藝術要素很多,它并不是單一的藝術形式。所以在戰爭時期進行的戲劇表演才會變得異常艱難。它包含著布景、服裝、燈光、道具等等藝術要素,而且涵蓋繪畫、雕塑、造型藝術等等美術的各門類和書法藝術。這么多藝術的綜合并非易事,只有每一種藝術都發揮到應有的作用,呈現的舞臺效果才堪稱完美。舞臺美術藝術,顧名思義,它是舞臺并且還是美術,既會涉及舞臺的本質,又必然會接觸到美術的本質,比如說舞臺布景的設置,布景是需要精心策劃的,并且必須在美術的角度來思考,燈光處理猶如布景的層次、虛實,同時燈光還需要突出演員的表演,根據戲劇的情節來確定燈光的明暗,強弱。再比如舞臺的服裝藝術,作為一種意象化的服裝,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服務于人物,為人物傳神抒情是其本質特征,具有程式之美、律動之美、裝飾之美和符號之美的意蘊。除了布景、服裝外,還有道具、化妝等等,就構成舞美的各個藝術要素而言,每一要素也具有這一交叉性,概莫能外;舞臺美術,在前面已經提到它并不是寫作、表演等一門獨立的藝術,它對舞臺有很大的依附性。舞臺藝術通過服裝、化妝、燈光等藝術手段,積極主動地為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服務。演員考究的服裝、精致的妝容、精良的道具對人物的外部形象會起到加分作用,這些細節使觀眾對演員的內心活動更加了然,如此內外合一,相互襯托,從而留下傳世的經典形象。其次,營造典型的舞臺環境,從而為演員刻畫人物創造角色提供一個平臺也是舞臺美術的重要作用。
4 小結
軍隊的舞臺美術是我國軍事文化的重要藝術表現形式,舞臺美術的時代性、空間的延伸性和舞臺的美學特征都致力于軍隊的舞臺美術設計效果展示。為文化的重要內容,藝術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和更新價值觀念,激發人的潛能與活力。因此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藝術必須充分發揮這種精神動力的功能。文藝創作表演必須面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主體。而作為文藝創作者必須深入群眾,了解普通群眾的呼聲,傾聽群眾的希望,以此為基礎創作屬于人民群眾自己的故事,以精湛的技藝,借助最有利的平臺和最先進的傳媒技術,把最美普通人的作品傳播到最廣大的觀眾中去。
參考文獻:
[1] 張雅.數字技術在舞臺設計上的應用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4.
[2] 楊娜.試析燈光對舞臺藝術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6(04).
[3] 吳小民.以現代科技促進舞臺藝術發展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5(05).
[4] 于萍.舞臺藝術的科技表達[J].藝海,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