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要:電視講究的是電視畫面,畫面是電視的靈魂,一臺電視晚會的成型,是舞臺美術與燈光,導演,攝像,導播通力合作的藝術作品,是集體智慧的藝術結晶。
關鍵詞:造型幻象;再現性抽象;LED顯示;符號化
“杭州因為有你—的士之夜暨中國`杭州的士節”為主題的電視文藝晚會,是浙江省一年一度鼓勵表彰的士司機為主題的大型活動,雖然這次是回憶幾年前的設計,但感覺仍然記憶猶新。
那次演出我運用了抽象的表現手法,從的士司機的職業性質出發,以城市建筑,街道為主要元素,再現性抽象的手法營造了一個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的城市景色。舞臺地面采用了弧線與斑馬線交錯的形式,象征城市交錯的道路,立面采用了傳統三棱柱的設計元素,三面都采用了不同的材料拼接,以象征城市高聳的樓群。由于節目的需要,嘉賓訪談區域我設計了一個小形轉臺,在不用的時候,這塊區域能更好地與后面的景片融合,在立體的三維的空間里,加入了時間的成分,從而變為四維空間。整個舞臺的地面,運用了大量的鋼化玻璃,在質感上與立面的景片形成銜接,在結構上也采用了點線面結合的方式 ,營造了一個十字路口的環境氛圍。當然,電視講究的是電視畫面,畫面是電視的靈魂,一臺電視晚會的成型,是舞臺美術與燈光,導演,攝像,導播通力合作的藝術作品,也是集體智慧的藝術結晶。
這里筆者以這個作品的舞臺美術設計為切入點,從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三個方面略談一下。
1 內容
晚會的內容,不妄加評論,單從舞臺設計的內容來談,我覺得可以引入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舞臺空間中的符號化,可以說我充分的利用了這個理論,將符號的概念盡可能的擴大化。舞臺空間不僅是一個對演員表演有用的物理空間,通過符號化,它還是一個共用的審美直覺觀照的審美空間。就像中國畫一樣,畫面上的空白不是留出來的一片只有物質存在的白紙,而是整個審美空間的一部分。根據布拉格學派的觀點,舞臺上的一切都是記號,任何一個東西一經放在舞臺上就會產生超越該東西自身的意義,從而變成一個符號。舞臺空間也是舞臺美術設計用布景,道具,燈光等舞臺記號所創造出來的“造型幻象”。這些“造型幻象”才構成了舞臺的內容,當然舞臺也就因為這些而變的更有意義,更有內容,所以說舞臺上的任何一樣東西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的。這場晚會的設計,筆者試圖創造一個城市與街道的“造型幻象”,筆者運用了數根三棱柱與數根圓柱直立,搭建了一個城市樓群的效果,并在三棱柱正面的有機玻璃板上用陽刻線條的方法刻出解構后的樓群線條。地面平臺也做了白色斑馬線的服帖,與高平臺一起錯落出十字路口的“造型幻象”,這些構成了舞臺上的基本內容。在這些內容當中每個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完整的內容是每個符號所傳達出來的,觀眾在自己的理解中搜索與之匹配的符號,相互碰撞之后才會達成共識。這個內容的確立相對來說是豐富與完整的,并不空洞,而且不是從“的士”這個狹小的切入點入手,而是將其放置在生活環境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是對審美意識的一個提升。
2 形式
形式是視覺要素的結構。形式是“藝術家借以使其題材轉變為內容的東西”,而內容則是“通過形式體現出來的藝術作品的題材”。因此形式和內容在藝術作品中是密不可分的。就形式我分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2.1 形狀
形狀可分為點、線、面,這也是舞美最基本,最小的單位。最好的設計通常是將點線面組合的十分合理的,這個合理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視覺上舒服,和諧就好,筆者沒有使用過多的點,點的集結就是天幕上的星星幕,閃閃爍爍就似天空的星星,成為前面樓群的背景,又有了再現性的抽象,也給大面積的面,提供了些靈動的動點,點在其中起到的是點綴的作用。
2.2 顏色
塞尚說過“只有色彩才能表現一切,闡述一切”。這話有點夸張,但是色彩在舞臺中所起的作用真的是不可忽視的。電視舞臺的色彩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幻得越來越豐富了,彩幕和LED等視頻顯示設備的出現,為電視舞臺的色彩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隨著屏幕色彩的變化舞臺上直立的一根根線條狀的造型,也隨之舞動起來,為動態構圖提供了大的平臺。瞬間就變換成了萬花筒。營造出色彩斑斕的城市效果,璀璨如夜空,喧囂似鬧市,城市的感覺再現而又抽象的呈現給觀眾。
2.3 材料
材料運用在舞臺上是最能直觀的呈現給觀眾的,觀眾可以從材料體會出設計者想給觀眾提供的一些信息。材料會產生特殊的美感。在這個舞臺,筆者將三棱柱的三面,分別用了三種不同的材料,一面是彩幕,一面是鏡子,鏡子與彩幕成30度角的反射,這樣可以看出是兩塊彩幕,第三面筆者用了一塊透明的有機玻璃,在上面用了陽刻線條,這樣形成了樓群的主題,在前面的主持人景片和嘉賓訪談的轉臺后景片我都采用了,有機玻璃包裹的材料,是想利用其材料的反光與光滑的效果映襯樓群的華麗。同時可以將動態最大化的擴大,而不是單一的存在與舞臺之上。
2.4 光
光的可變性·流動性·轉瞬即逝性賦予舞臺空間以時間的維度。目前的電視舞臺除了自發光的景片外,其他形體的造型還是要依賴于光影的輔助的。大批量的電腦燈運用到了舞臺上,可以打出各種圖案于斑點,可以幻化顏色,為電視的流動性又提供了一個變化的空間。燈光還彌補了我鏡片的不足之處,在立線條的空當之間,動態的光柱起到了點睛的作用,使整個舞臺都靈動了起來,沒有空點。
3 風格
說到風格,我們不難想象到眾多的表現形式,具象,抽象,意象等等。縱觀20世紀的舞臺設計運動,盡管打出的旗號是五花八門的,但抽象卻是各種“主義”的共同特征。但是要想舞臺成為一個純粹抽象的場所,唯一的辦法可能把演員趕出舞臺,這樣一來,舞臺設計再也不是舞臺設計了,因為沒有了演員,舞臺也就不存在他的意義了20世紀藝術學的語匯中,抽象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種指再現性抽象,另一種是非再現性抽象。再現性抽象是指藝術作品含有外在于它自身世界的事物信息,非再現性抽象根本不需要傳達任何關于外部世界的信息。這臺晚會的舞臺我選擇了再現性的抽象,特別是將LED屏幕設計成一扇敞開的大門,在晚會的高潮部門,一輛的士真的在司機的駕駛下,開到了舞臺上面,這樣一輛真正的的士,真的駛入了我鋪墊的這座華燈初上的城市馬路上。這是晚會的一個亮點,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分,在真正意義上將晚會推向高潮。
晚會落下帷幕,從播出的電視畫面來看,中景與遠景效果都還可以,但是近景的細節處理上還不夠到位,電視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場晚會過后,只留下了影像資料讓人去思考,現場的感受也只能留在記憶當中。電視的舞臺效果是流動的,從舞臺,燈光到攝像直至最后呈現在電視上的畫面,每個不容忽視的環節成就了這個小熒幕里的動態畫面,盡管這臺晚會的舞臺美術不算非常成功,但我仍然愿意拿出來分享和回味,回味點點閃光之處……電視舞臺的畫面流動,似時間流動,電視人都是在為這小小的電視屏幕能增添一抹靚色而工作著,我也身在其中,而且會一直向前。
參考文獻:
[1] 胡妙勝.閱讀空間——舞臺設計美學[M].上海文藝出版社.
[2] 論電影與戲劇的美術設計[M].中國電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