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在當前新興媒體的崛起后,傳統媒體在巨大的沖擊下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民生專題節目作為傳統的電視節目,在未來的挑戰中如何及時調整,節目編導的責任任重道遠。編導能夠決定一檔節目的好壞,其創作活動一直貫穿于節目的錄制前、中以及后期。當前需要加強對編導業務能力、專業素養、管理協調等能力的培養。只有擁有了上述素質,才能更好發揮自身的作用,提高收視率。本文分析了當前新環境下民生專題節目面臨的挑戰,分析了編導的專業素質,并提出了對未來的構想。
關鍵詞:媒體;編導;民生
1 新媒體時代的挑戰
當前傳統的媒體正在逐步流失用戶,很多傳統媒體正在積極轉型,及時利用在線的互動模式提升收入,擴大影響力。我國的民生專題類節目,從誕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在互聯網的發展下,互聯網的模式在逐步固化中。在移動媒體的興起中,觀眾開始出現審美疲勞,在傳統的電視媒介中,民生節目正面臨著從所未有的發展挑戰。在多元化的發展下,必須打破原有的被動模式,變為網絡受眾為主的新局面。在多元化選擇的背景中,民生專題節目應該吸引觀眾的眼球,在多方面進行積極創新。
一個優秀的電視欄目的成功離不開專業成熟的編導團隊,專業的編導團隊是民生欄目成功轉型的關節。編導作為民生欄目的創造者, 如何讓民生專題節目發展壯大是對自身的挑戰。編導作為節目進行創作的靈魂,編導的創作貫穿于節目的中后期。當前需要完善編導的專業素養,在民生專題節目中發揮編導的作用,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2 編導必備的專業素養
2.1 編導的溝通能力
良好的溝通是人際關系處理的關鍵,充分表達自身的情感與思想能夠獲得別人的支持。溝通能力表達了自身的思想情感,這能夠獲得別人的支持與理解,增加自己的機會。民生專業編導在拍攝專題片,在外采訪中需要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從攝像、配音到責編無一不需要編導的協調。編導在進行專題片的拍攝中,需要協調各采訪對象,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完成電視節目的制作。民生專題編導在溝通中和普通的人有一定的差別,因為民生專題片的范圍涉及比較廣,采訪到的人員相對而言比較專業廣泛,由于對方的文化、職位等各方面的迥異,這就要求民生編導有著縝密的思維邏輯。在進行一檔節目的制作中,編導需要清楚該期節目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能夠帶給觀眾的又是什么。在了解觀眾的特點后,需要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片的前期構思。編導對采訪對象了解的越全面,在溝通拍攝中就會更加順利。
2.2 專題片的策劃與攝像藝術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傳統的電視欄目在時效性中處在了劣勢地位,專題類節目和新聞欄目的及時跟進不同,民生專題編導需要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一個優秀的專題片需要選好角度,兼顧廣度與深度。民生專題片一般都是比較貼近生活的,比如說走基層,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感動觀眾,讓觀眾對生活情節產生認同感。當前中央二套播出的電視節目《等著我》就是一檔比較出彩的民生專題節目,將漫漫尋親的過程展現給觀眾。觀眾在感動傷心之余,會同情紀錄片中人物的命運,同樣也會更加重視身邊人,電視節目高瞻遠矚,引人深思,這是編導的魅力所在。
從故事的情節以及發展角度而言,電視的鏡頭語言源于對電影的借鑒。一個優秀的片子在拍攝的過程中必須有全景畫面,這種鏡頭能夠很好地看清環境間的邏輯,較之新聞語言會更加清晰。在民生節目中,同樣需要又能讓人記住的情節,比如一個不經意的神情與動作,這種內容特點是人物刻畫的特色所在。在進行人物的刻畫中,可以將機位離遠一些,用長焦鏡頭捕捉生活細節。在進行民生節目的拍攝中 ,利用長鏡頭與串場是比較容易獲得認可的。好的片子定然需要攝像老師與文字編輯的默契配合,在溝通中盡量用鏡頭表現細節,表現更加直觀的畫面。
2.3 后期的制作技術
后期的制作就是完成拍攝后以及文字編輯之后,編導利用手頭的素材進行動畫的合成,在制作中加入配音,剪輯鏡頭,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的專題。影視節目的形成一般是按次序進行組合的,這種鏡頭的包裝與剪輯需要廣泛的使用,使得觀眾在影片中融合成主體。在進行鏡頭的組接中,需要符合思維邏輯,根據自然規律進行組接,使得畫面更加流暢。在鏡頭的組接中需要把握好時間,注意色彩的統一。在鏡頭的組接中,節目的樣式、風格以及題材是節目的依據,根據配音、配樂的節目選擇切入點。在畫面的組接中需要采用光學的原理,利用一定的規律進行鏡頭的切換。
3 在媒體環境下編導的發展
3.1 民生時代的到來
當前,無論是以國家政壇作為導向的中央電視臺,還是以微信、微博為主導的自媒體,與人們生活有關的民生都是當前的主流話題。在當前的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信息量了,人們希望更多地參與話題的討論中。在網絡的發展下,人們的訴求得到了充分滿足。在生活品質的提升下,與當前人們自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就成了關注的重點。民生類編導身上需要具備專業的策劃力,對新聞需要有敏銳的嗅覺,高超的語言敘事能力,這是媒體工作者的未來生存基礎。
3.2 民生專題編導的職業思考現狀
當前的很多民生專題的決策者與策劃人員對于編導的創作團隊并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在編導團隊中并沒有專業系統化的技能培訓。一些團隊的內部尚未發展出適合編導成長的環境,個體是團隊成功的基石,團隊成功地塑造了個體。民生的專題欄目的決策類似園丁的決策,編導團隊是花苗。在自媒體和網絡的沖擊下,很多決策者還是沒有轉變思路,他們過于隨意,使得群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在未來進行電視節目的編導中需要講好故事,了解故事的素材。對于事件總體的把握,逐步進行人物的分析,而后進行背景的鋪陳以及結構的構思。在片子的設計中需要加入閃光點,從開篇就吸引觀眾,這必須要讓故事具有沖擊力,將反差最強的地方展示出來,強調專題片的出彩主體。在專題片的制作中加入矛盾,進行細節的鋪墊,在驚艷的開頭與中間的鋪陳結束后,編導需要給觀眾一個宣泄點,就個點就是故事的高潮。民生類編導在做出優秀專題片時需要按照一定的脈絡,確定自己拍攝與準備中還差哪些。民生編導及時提高自身的素質,在休息之余多看些專業書籍以及優秀的同類型紀錄片,向優秀的編導取經。
4 結束語
在近年來的新媒體沖擊下,傳統的民生專題類的編導如何合理的應對挑戰,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作為民生類編導,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專業的學科知識,在前期進行稿件寫作,后期的編輯中,需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當前傳播媒介的沖擊下,需要提升編導的整體素養。編導素養的提高不僅關乎該編導的發展,更是整個傳媒界需要深刻思索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楊尚鴻.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3):160-164.
[2] 宋萬恒.新媒體形勢下對電視節目編導的新要求[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
[3] 李琳.淺談電視編導的能力與素質[J].北方文學(中),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