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藝術設計是創新,通過人們的腦部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客觀的事物,展現出人類智力的能力。在藝術思維能力中創新性思維是整個藝術活動中的核心,突破傳統的思維,以獨特嶄新的思維觀念改善現有的客觀生活,展現出設計思維能力的價值。本文分析藝術設計思維的本質,闡述藝術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特點,并提出培養設計思維能力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建立創新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性格,鼓勵學生創新實踐,通過多樣化綜合的方法提高藝術設計思維能力。
關鍵詞:藝術;思維;能力
0 引言
設計是對藝術形態的創新,是藝術結合多領域的學科的綜合,設計師通過自身的創造力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強化藝術思維能力是追求藝術與科學的高度統一。現代設計創新理念在多個專業領域發展,與工具相結合成為工業設計,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視覺傳達設計,為了調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現了環境設計等等,藝術設計就是結合創新思維將創造事物的意識,通過實踐發展成為現實的產品和事物,體現出實用性和經濟價值,這也是現代藝術設計的含義。
1 設計思維的本質
1.1 藝術思維
設計是藝術與科學統一的產物,而藝術思維能力包含藝術和科學的兩種思維的特點,兩者形成統一,從而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思維。首先藝術思維指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征,呈現出發散性的形式,科學思維是邏輯性的思維,呈現出緩緩遞進的形式。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以藝術思維為基礎,與科學思維相結合,則能設計出具有合理性的產品,形成理性且感性的特點。兩種思維能力中,藝術思維占有相對重要的地位,通過藝術思維創造出新的形象和功能,呈現出創造性的特征,對于人們生活的改變有著重要的意義。
1.2 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指的是以獨特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主要是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將現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重組,創造出具有創意的思維成果。創造性思維需要結合設計師的想象力,產生設計的靈感,將直覺思維、分析思維、發散思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利用各個思維之間的特點進行補充,體現出創造性的特點。創造性思維具有獨特性、流暢性、多向性、新穎性、聯想性,從而在新興事物的設計中突破傳統的功能和形象,展現出豐富的設計成果,通過長期的實踐發展,充分地體現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2 設計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
2.1 樹立創新思維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要樹立創新思維的意識,創造力是人們智力智慧的組成部分,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有很多人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要從事創造性的設計工作,需要具備突破常規的思想方式,往往人們會被自身的經驗所束縛,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工作,但是在設計的思維培養中,要有意識地打破常規的方法,創新出更加簡單實用的設計方法。樹立創新的思維要透過表面現象看透事物的本質,正確地收集設計的信息,為發揮創造力創造必要的條件。另外還要積極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在大量的思考結合現實的觀察,從而形成靈感的迸發,從而作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自身的好奇心,好奇心才能讓人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創造力是一種思維的意識,需要自身不斷地培養和塑造,結合創造的動機促進創造力的發展。
2.2 培養學生創造個性
為了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讓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形成探索的欲望,也是一種求知欲的體現,是人們渴望獲得知識的狀態,結合現代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新奇的課外活動以及觀察大自然等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學生的個性的塑造中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強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如說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形成學生有責任感的性格特點,激發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創造性的活動中,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通過不斷地思考啟發自身的思維能力,為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原始的動力,為學生的創造力插上理想的翅膀,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3 建立創新教學氛圍
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塑造自由的學習氛圍,在教學的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獨立的活動空間,教師只是作為引導的角色,給予學生展現自我能力的機會,各抒己見,而不評判對錯,提倡師生的自由討論。其次教師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捕捉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火花,并積極運用到設計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啟發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自由課堂氛圍中展現出創新的思維能力。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中教師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自己的思維首先要有創造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學生為重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的方法,將啟發法與發現法結合在一起,啟發學生的創新性的思維,營造出積極思考的教學的氛圍,促進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的發展。
2.4 鼓勵學生創新實踐
創新性思維最終是服務于實際的產品的設計,藝術的創作是一種思維和情感的結合,要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則要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地創作和設計的實踐,讓學生觀察生活從而觸發情感,產生設計的動機,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的興趣,形成獨特的審美觀念,積極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必備條件。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提出自身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教師對其作出正確的評價,不要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樹立在創造活動中的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的嘗試,從不斷的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經驗,總結經驗,為自身的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教師也要組織相關的設計比賽等創新性的活動,提供大量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實踐中獲得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也有利于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的發展。
3 結語
設計的目的是創造美好的生活,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中,要充分地認識到創新性思維的特點,通過藝術設計思維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系統地學習藝術設計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形成新穎的思維的方式,并培養學生的綜合的藝術設計的素質,改革傳統的藝術思維教學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創新思維方法的運用,樹立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活躍教學課堂的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設計創新的活動,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在更加自由廣闊地天空中進行設計,也能提高設計創新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錢安明.藝術設計思維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7.
[2] 蘇瓊英.藝術設計教育中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