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雯



摘 要:游戲是一種思維活動,游戲的構思以及游戲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積極思維過程。通過互動游戲藝術活動策略,激發幼兒科學興趣。讓幼兒通過游戲互動獲得數學體驗,形成自我意識,自我認知的科學情趣和奧秘。
關鍵詞:小班科學;互動游戲;藝術教學;案例
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游戲對兒童來說,是一個積極探索客觀世界的過程。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游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筆者從事幼兒教育實踐多年也深有體會。游戲是幼兒有效的學習形式,特別是智力游戲,創造性游戲對幼兒的身心、情感和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以下是以“瓢蟲寶寶過新年”為主題的科學互動游戲教學體驗。
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是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遵循小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春節將至這一契機,以瓢蟲寶寶這一情景貫穿整個活動,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強調手口一致的點數,并按需取物。互動游戲中,以彩色的瓢蟲手套、和諧的游戲氛圍、互動的對話過程,引導幼兒思維發散,感知數量并理解數量,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探索和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孩子的能力和認知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2 活動目標
第一,寓教于樂,以藝術化的游戲互動無形中讓小朋友獲得知識。第二,通過瓢蟲寶寶找朋友的游戲,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 活動準備
3.1 材料準備
一是不同點數瓢蟲袖套人手一只;二是不同點數禮物盒人手一個;三是糖果若干;四是新年樹兩棵;五是小鼓一個;六是新年音樂。
3.2 活動重難點
3.2.1 活動重點:游戲中學習點數1~5
小班認識水平較低,他們處于認識數量的初期階段,思維意識與能力不強,手口一致點數常漏點或多點,需要結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在游戲互動中,讓小班幼兒形成良好的體驗是本次活動設計的重難。
3.2.2 活動難點:一一對應點數
數物一一對應點數,對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由于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采取趣味的方法,設置情境,啟發幼兒思維,關注幼兒情感,引導有效互動和交流,通過層層游戲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4 活動過程
4.1 快樂的瓢蟲寶寶——情境導入
教師敲擊小鼓,鼓聲入場。
師:小瓢蟲們,過新年啦!我們跟著小鼓一起做游戲吧!(隨機佩戴瓢蟲袖套)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分析: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設計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因此我以敲小鼓帶著孩子們進入活動情緒,并初步感受小鼓棒敲擊的數量。)
4.2 瓢蟲寶寶新年音樂會——角色體驗感知數量
4.2.1 瓢蟲寶寶數一數
師:咦,我的瓢蟲寶寶在這兒(伸手,露出袖套上的瓢蟲),你呢?伸出來讓我們看一看!
師:啊,我們長得一樣嗎?(幼兒: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點不一樣)
教師點數:1,2,3,我是三點瓢蟲寶寶,你是幾點瓢蟲寶寶呀?
師:你是幾點?你是幾點?你呢?(幼兒回答……)
師:喲~原來大家都長得不一樣!有些是1點瓢蟲寶寶,有些是2點瓢蟲寶寶,有些是…………(有些小朋友已經發現了,有的瓢蟲寶寶點是一樣的)
(分析:運用生活中常見的袖套大變身,讓孩子們一下子有了角色的概念和體驗,身臨其境進行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4.2.2 小鼓和瓢蟲寶寶找朋友
師:太有趣了,小鼓又想來和我們做游戲了。聽一聽!小鼓在叫幾點瓢蟲寶寶呢?
師:(擊鼓一次)幾下?(幼兒:1下)
師:誰是一點瓢蟲寶寶?(一點瓢蟲寶寶揮手)啊,小鼓找到朋友了!
師:仔細聽哦,這次是幾聲?(2……)誰是2點瓢蟲寶寶?揮揮手!
師:這次又是幾聲?(3……)3點瓢蟲寶寶在哪里?真棒!
教師引導幼兒聽辨鼓聲擊打數,再與自己的瓢蟲點數進行對比,揮手回應和自己相同點數的鼓聲。師幼互動,趣味游戲過程,激活了課堂,也讓幼兒了解到點數與外界聲音的關系。
(分析:這里是整個活動的難點,但是有了前面環節的步步深入和鋪墊,激發了孩子們對這一環節的挑戰欲望,能夠在夠一夠的基礎下來參與活動。)
4.2.3 瓢蟲寶寶找朋友
師:你們太厲害了,現在小鼓要考考你們,請你找到和自己點數一樣的好朋友拉拉手。
師:找到了嗎?
師:我們跳舞吧!(先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找朋友,然后自己找)
音樂起,幼兒隨音樂自由跳舞。
師:音樂停啦,快回來休息一下。
4.3 瓢蟲寶寶過新年——提升數物對應
按提示找禮物,鞏固手口一致點數:
師:馬上要過新年啦!新年老人給大家都準備了新年禮物,請你先找到和你點點一樣的禮物盒,(指自己)這個瓢蟲寶寶要找幾個點的禮物盒啊?(再次和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
師:讓我看看我的禮物盒里有什么寶貝……(打開盒子,注意語調)咦?!空的!!……哦,原來禮物就是糖果呀!都掛在新年樹上呢,快找到你的禮物盒,然后去樹上摘下和點點一樣多的糖果吧!
整理:你是幾顆啊?(盡量每個幼兒都問到)
(幼兒的回答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真棒!二是喲,你們看他摘下的數目和瓢蟲上的點數一致嗎?)
先找到對應點數禮物盒,再從新年樹上找到對應顆數的糖果。
(分析:幼兒對活動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作出不同的回答反應,教師及時梳理幼兒的答案,進行提煉,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價值。)
4.4 共享甜蜜——活動延伸、拓展
師:今天真開心!我們可以把新年禮物跟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哦~!
5 效果評價
(1)幼兒數學知識方面。在這次“瓢蟲寶寶過新年”游戲活動教學后,幼兒從1~5數量形態認識,升華到數字含義的理解,且轉變了數字表示的多種形式,以點數、鼓聲數、禮物數等多種方法來代表數字,進行游戲配對,幼兒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實施找朋友、找禮物游戲,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數字與實際生活的關系,以及數字的應用。
(2)幼兒互動能力方面。趣味的游戲活動過程,激活了幼兒學習興趣與數學思維,幼兒更加樂意參與到活動過程中,積極參與。有效互動、師幼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等,通過游戲形成朋友關系。基于“瓢蟲寶寶過新年”游戲,讓幼兒互動能力、合作能力大大提升,也強化了幼兒的社會能力。
6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開展從選課、扣課到最后的展示都讓我受益良多,為了更好提升小班幼兒的社會能力與科學素養。特總結了在實施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落實的“三關注”:
(1)關注活動內容和材料的年齡適宜性。1)內容——基于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水平,選擇點數五以內的物體,并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來配對。為主題的小班科學教學內容,讓小班幼兒初步感知數與生活的關系,以及數字與周圍事物的聯系。選取適宜的活動內容,包括教學難度、活動方案的適宜,關注小班幼兒的認知規律,探尋適宜的游戲活動方案。2)材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和事物。強調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必須回歸生活,并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材料的運用方面充分考慮了幼兒的這些特點。本次選的活動材料糖果、袖套等讓孩子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促進孩子的參與熱情與探究欲望,獲得親身的體驗。
(2)關注活動的游戲化、趣味性。過新年——是幼兒生活中最喜歡的活動,可以一起玩、一起快樂。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選材要盡量有趣。本次活動以過新年為主題,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再加上明亮的色彩、有趣的瓢蟲袖套及會“呼喚朋友”的小鼓,努力為孩子營造寬松的氛圍,引導孩子積極參與。通過找朋友等游戲層層深入、在重難點“一一對應”這一塊利用游戲反復鞏固,合作交流突破難點,讓幼兒易于接受與理解。
(3)關注幼兒個別化學習、連接的互動性。開展活動時要有良好的導入,活動過程中堅持師幼間、幼兒與幼兒間間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要關注到每個幼兒是否參與互動,以便隨時介入幫助。
7 活動啟示
此次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于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一定的可深入的環節:
(1)區域游戲中。每個區域張貼“進入小貼士”,限定該區域活動人數,幼兒通過數一數方法就能清楚知道該區域是否還能進入游戲,如活動人滿,則該區域不再接待。這樣既可以改善有些區域爆滿,有些區域較冷門的現狀;也可以由“數一數,人數夠了嗎”這一環節中鞏固幼兒點數能力。
(2)生活活動中。如點心環節,可設置餅干卡,幼兒根據卡片標注的點數取餅干;設置“組長”,輪流做“組長”為組員領取餐具等。
總之,我們要更好地讓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不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小探索數學的快樂和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