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廣給職業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美術教育單一的教學模式、片面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職業美術教育的教學需求。將當代藝術與職業美術教育進行高效的結合,有利于保持美術教育與時俱進,幫助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美術知識和專業技巧。
關鍵詞:職業美術教育;當代藝術;良性結合
美術教育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趨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結合當代藝術來對傳統職業美術教育進行改革和創新,是提高美術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結合當代藝術和職業美術教育的發展現狀,對如何實現兩者之間的良性結合及其意義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1 職業美術教育的現狀
當前,我國職業美術教育還存在著很多的弊端,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改善。這些問題使得美術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性價值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學生無法通過學習美術得到藝術素養的提高。總的來說,美術教育中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教學觀念的落后和教學方法的落后。
在思想觀念上,很多老師和學生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思想局限之內,沒有真正認識到美術教育的實質和意義。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在錯誤教學觀念的指引下,美術老師只注重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沒有及時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高效的結合,使得職業美術教育的教學內容過于單調且片面[1]。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也會使得美術專業的學生難以跳出課堂教學的限制,去進行獨立的、全新的創作。而作品缺乏生機和活力對于美術教學來說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同時,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就會在美術課堂上始終保持被動學習的姿態,不會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實踐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提高。過于功利的學習思想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美術時急于求成,過多的關注繪畫技巧等具體細節,而忽略了美術作品所應該表達的深刻內涵和藝術精神。
在教學方法上,很多學校仍然采用過時的舊教材,美術教師的上課方式也沒有進行必要的創新。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美術教學的實際成效因此而大打折扣。對美術作品的審美標準在隨著時代和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如果不能及時更新審美觀念,一味拘泥于老舊教材的教學,那么美術教育就無法跟上現代藝術的發展走向,美術教育的作用也會有所下降。在上課方式上,很多美術老師還固守著傳統的教學手段,依靠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進行教學。這樣的上課模式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種嚴重的阻礙。當代藝術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藝術,綜合了現代美術的審美情趣變化、社會素材變化等,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眼光,也更能體現現代美術的文化精神。
2 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結合的意義
美術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等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能夠使美術教學具有更加豐富的創作素材,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來源,使學生掌握更為全面的專業知識,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藝術的熱愛能夠促使學生進行自覺的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相較于傳統美術教育來說,當代藝術緊密地結合了時代最新的動態,具有更強的新奇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當代藝術也在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發生著變化,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2]。現代藝術更加重視對藝術形式、藝術內容的創新與探索,能夠創造出更多新穎而獨特的美術作品。而新奇正是維持美術藝術生命力的關鍵,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職業美術教育的教學任務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之外,還要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將當代藝術引入到美術教學的實踐中去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3 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途徑
為了實現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必須采取恰當的措施來落實上文中提到的意義和優勢,以使職業美術教育取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
3.1 提高教學質量
改善職業美術教學的質量既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實要求,也是學生真實的學習需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應該從美術教育的硬件條件開始進行建設,除了必要的教學設施之外,也要重視美術師資隊伍的建設。美術教師承擔著傳授知識、傳遞價值的重要責任,對學生的美術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能否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踐行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直接決定了美術教學的實際成效。因此,美術教師必須從自身入手不斷提升思想素質和教學能力。在思想上,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尊重并鼓勵學生的創造思維,不斷提升審美能力。在能力上,要不斷進行美術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拓展,為美術教學打下更為深厚的知識基礎。只有嚴格要求自己,美術教師才能夠提升自身的美術素質,勝任美術教學的工作。將教學經驗與當代藝術理念進行結合,能夠促使美術教師將更符合時代精神的美術觀念傳遞給學生,也能夠有效促進職業美術教育質量的提高。
3.2 明確藝術追求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美術教育應該重視引導學生挖掘自身的藝術潛力、發揮自己的藝術能力,并樹立正確的藝術價值觀。這就要求學生和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明確美術學習的藝術追求,并為此進行不懈的努力。當前,很多美術教學都是建立在功利性的學習思想之上的,導致學生和老師都只強調美術創作的標準化,即使強調創新也都是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3]。使得原本應該具有美感和藝術性的美術作品增加了濃厚的商業氣息,既降低了美術創作的實際價值,也不利于學生掌握美術藝術的真正內涵。因此,美術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并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追求。美術作品作為一種藝術,應該傳達積極向上的思想、擁有豐富深邃的內涵,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優秀的藝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麗,并將“真、善、美”等精神融入創作中去。
3.3 重視美術實踐
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也是如此。只有結合社會實踐開展美術學習,才能使美術教學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而要將現代藝術融入職業美術教學的實踐中去,必須重視美術實踐活動的開展。當前,很多美術院校的社會實踐都還僅限于校外寫生這一種形式上。實踐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組織起來耗時耗力,難以使學生的美術能力得到真正提高。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職業美術教育的實踐活動應該以觀察、了解社會生活為中心,不斷豐富組織形式。因為很多當代藝術的理念都體現在了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之處,實踐活動正好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機會去深入了解現代藝術的特點、形式。并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感悟,從中吸收有用的知識,逐漸形成系統的創作理念及創作風格。
參考文獻:
[1] 徐思麗.職業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良性結合[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8).
[2] 葉蕾.美術教育中引入現當代藝術內容的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4).
[3] 蘭娟.試析當代藝術內容融入美術教育之理論[J].華人時刊(中),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