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劉廣瑄
【摘要】突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確定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對高等數學教學整體改革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等數學是理工類各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的學習.高校擴招后,不同省份、地區考入大學的學生在數學基礎上出現較大差異,對原有基礎依賴較大,這使得高等數學教學的實施不應統一在一個層次上.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導致無故曠課、遲到、抄作業等現象日趨嚴重,考試及格率大幅度下降.如何關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確定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對高等數學教學整體改革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義.
1.突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構建與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相一致的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使這部分學生容易接受.對這部分接受新的數學知識比較慢的學生以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提高應用能力為主,簡化定理、命題的繁瑣、抽象證明,注重理論的應用和例題的直觀性.例如,省略“格林公式”的證明,通過增加例題加強此公式的應用講解.要求這部分學生熟悉教材上的典型例題并能解決相應習題,并掌握教材中的典型習題,通過選擇合適的作業內容,使學生逐步學會理解、運用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知識.
2.確定教學實施方式和方法,以學生為本,促進數學課程內容講授和動手實踐環節的緊密銜接.采用“由易到難”、“精講多練”的方法,加強典型習題的練習,增加課堂練習,通過學生多練的模式使學生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習題課中與學生增加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綜合素質.完善高等數學課程的網絡平臺教學環境.
3.測試上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完善考核機制和考核方式.加強平時對學生學習的督促,增加習題課的次數,增加階段性考試,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加大平時考核的力度,使學生更注重學習的過程.
4.加強數學基礎較差學生的思想教育.根據考試成績及問題反饋表獲得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實施有針對性、可行性的輔導,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掌握數學概念和方法.端正學生學習的態度,教學過程中及時鼓勵學生,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提高學習效率.
突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遵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為數學基礎較差、接受新的數學知識比較慢的學生,提供盡可能充足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準備.確定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注重直觀性和簡易性,使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