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農委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農業主管部門落實好屬地監管責任,細化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與食藥、公安等部門配合,扎實有效做好 “兩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引發社會熱點問題。
《通知》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大巡查檢查和風險監測力度。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圍繞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以禁限用農藥整治為重點,全面加強監管,對于發現問題的農業投入品,會同有關部門徹查源頭,依法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和非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藥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生產環節監管。加強對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種植大戶等生產基地生產過程中農藥、肥料等投入品使用的指導,合理用藥,科學施肥,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健全生產記錄,規范生產行為,同時把散戶納入監管范圍,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做到誠信生產,守法經營,確保生產和流通秩序穩定。
加強重點產品監測。加大對蔬菜、水果、食用菌等農產品的監測力度,重點加強對冬季大宗蔬菜生產和消費產品的農藥殘留檢測,做到風險監測與監督抽查相結合,日常監管與專項抽檢相結合。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跟進調查,開展專項檢查,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對問題產品及時追溯源頭,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加強聯合執法。各級農業部門加強與食藥、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對于發現的問題,實行檢打聯動,及時消除隱患。對于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理。
《通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兩節”期間24小時值班制度,公布值班電話,確保通訊暢通,及時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及時調查處理。要加強對各類信息的動態監測預警,一旦遇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要快速反應,有效處置,及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省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