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各地政府對動漫產業抱的希望很大,但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特別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要注意以開發地產為主的問題
“與經濟類、乃至出版等文化企業動輒幾十億的收入相比,動漫集團只能算是央企中的小微企業。”庹祖海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成立于2009年的中國動漫集團,于2015年7月迎來了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庹祖海。此前,他是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監事會主席,并曾任職于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因經常通過博客、微博等平臺分享個人觀點,庹祖海在網絡上積累了大量粉絲。
在文化大發展的當下,作為這家年輕央企的掌舵人,庹祖海有著怎樣的思考?
文化國企干什么
《瞭望東方周刊》:2014年國家進一步明確了國有文化企業的身份和職責。對于被稱作 “動漫國家隊”的中國動漫集團,你有怎樣的認知?
庹祖海:2015年中央出了兩個文件,一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建議》,對所有國有企業的發展與管理有總的要求。另一個是《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
這兩個文件是頂層設計,國有企業干什么、國有文化企業干什么,所有的定位和方向都在它們下面進行。
對于中國動漫集團來說,還有落實和執行好文化部交辦事項的任務。
結合這幾條,作為央企,中國動漫集團主要是做公益,屬于國有企業分類中的公益類企業。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要進行差異化的競爭,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企業去競爭。這是國家政策不支持的。同時,我們自身條件也受到一些限制。在這方面我們有清晰的認知。
《瞭望東方周刊》:但是中國動漫集團畢竟是一家企業,它要怎么發展?
庹祖海:動漫集團發展的時間短,體量也比較小。它的優勢體現在員工對于國家文化方針政策和相關內容管理的理解上。但另一方面,欠缺市場意識和專業人才不足,這是我們的劣勢。
從過去的事業單位到企業,這個轉換,不僅是身份的轉換,還涉及人才的適應和新專業人才引入的問題。此外,還有業態的再造、制度的轉換、思維的轉換、業務的再造等諸多問題。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努力在這幾年走完。
對于我們來說,要揚長避短,發揮國有文化央企在文化內容、建設和管理上的特長和優勢,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民營企業進行差異化競爭。
這就決定了中國動漫集團要做平臺型企業。具體的表述就是:依托文化主管部門的優勢資源,對動漫行業進行平臺化服務。這包括以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等為戰略導向,構建包括研發孵化、投融資、知識產權交易、眾創空間、會展服務、智庫咨詢、國際推廣等在內的動漫行業關鍵節點的專業化服務平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明確了企業的使命,或者說理念,就是要“服務動漫產業,普及動漫文化”。就是說,作為中央級的國有動漫企業,我們要為行業提供中介以及專業化服務。
動漫發展需要強大的價值觀
《瞭望東方周刊》:你怎么看動漫?
庹祖海:動漫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產業。發展動漫產業本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它為載體來傳承文化和創新文化。通過傳承和創新來激活激發創作的活力。現在,動畫從電影里頭的一個技術分支,逐漸擴展為涵蓋影視、網絡、舞臺劇的龐大產業鏈,走進人們的生活。
我們用大動漫的概念來稱呼現代的動漫產業。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動漫不僅是一個藝術門類,也不僅是一個產業,它更是一種新興文化傳播的載體。
它是新技術條件下催生的具有廣泛、鮮明的文化創新特性的新興文化業態,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價值。所以動漫在世界范圍內受到歡迎、得到空前快速地發展。
《瞭望東方周刊》:作為“動漫國家隊”的掌門人,你認為中國動漫產業未來發展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
庹祖海:只有有強大的價值觀,動漫產業才能發展。
這么多年來,中國的動漫產業發展,在技術和藝術上與國外有不小的差距。但通過引進人才、技術,進行國際交流,這些差距都是可以逐步縮小的。
但在價值觀的傳播方面,需要作為突出的問題來解決。動漫產品不能夠打動人,就是因為價值觀混亂甚至不正確,或者是沒有明確的價值觀追求。最核心的東西、靈魂的東西不清晰,導致產品沒有強大的力量。
這方面,以迪士尼經典為代表的國外產品是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2015年迪士尼在國家博物館辦展覽,其中專門有一部分講它們的理念,這些理念就是價值觀。其實,在許多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外優秀文化的價值觀是相通的。
動漫的生命力是真誠
《瞭望東方周刊》:但是融入和傳播價值觀的問題已經說了很多年,似乎仍然無法令人滿意,怎么解決?
庹祖海:怎么能夠在藝術創作中,尤其是在動漫創作中把這些價值觀明晰,用豐富的藝術手段展現表達出來,使人在心中激起一種回響。這是很大的難題。
現在中國的電影也好、動畫也好,講故事的能力比較落后。講故事不僅僅是情節問題,關鍵是為什么講?要讓人家從故事里面得到什么啟迪,這才是核心。
從古至今不缺乏故事,但是為什么經典的文學藝術作品能夠持久地打動人心?是故事背后的價值觀,這是靈魂。
傳遞價值觀的能力,是創作者需要有清晰的認識和體驗,不僅僅是技術。技術手段要應用,但是用技巧怎么能夠真正讓故事生動、讓片子感人,是要有內在的情感在里面。
假的、枯燥的、干癟的、呆板的,所有這些放在動畫里,會成為藝術上的缺陷,比其他藝術更加明顯。在動畫里,如果出現不真誠的東西,完全無法立足,沒有生命力了。
《瞭望東方周刊》:具體一點兒,你認為好和不好之間的不一樣在哪里?
庹祖海:從《米老鼠唐老鴨》到經典的《白雪公主》,再到《獅子王》《功夫熊貓》,它們要表達的價值觀主題簡單而明確,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我們很多作品,幾分鐘就給你灌輸一個理念,過幾分鐘又灌輸另外一個理念,太多了以后就記不住了。它們顯然沒有很好地把主題思想或者是核心價值,與整個故事和情節融合起來,缺乏藝術技巧。
地方政府要先想清楚
《瞭望東方周刊》:你怎么看現在各地的動漫熱?
庹祖海:地方政府對于與我們合作也有非常強烈的需求,主要是包括動漫創意在內的產業方面。它們在規劃、項目、人才、投融資等方面,都需要和我們這樣的文化央企進行合作。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競爭力所在。
如何來發展動漫產業,有時候地方政府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所以就要引進行業方面的智囊研究機構,要從規劃方面做清楚。包括怎樣進行資源整合,產業形態怎樣提升等等。
中國動漫集團原創三維動畫系列片《彩虹寶寶》
接觸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現在各地在發展方面,有時決心很大,也有具體的措施,但是在人才、資源、創意方面還存在短板。這是我們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各地政府對動漫產業抱的希望很大,但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特別是在目前的經濟情況形勢下,要注意以開發地產為主的問題。
《瞭望東方周刊》:不少地方的動漫產業園被批評為地產項目,這是動漫發展的必經之路嗎?
庹祖海:文化企業講輕資產,就是知識產權,無形資產是核心競爭力。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有兩條也不能夠放棄,一是與文化與金融融合,充分運用金融來迅速發展和壯大,二是不能夠完全地離開文化地產。文化地產現在是“十三五”規劃提到的健身、養老、文化地產三個新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