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靜 樊金娟 鐘鳴 馬慧 郭志富 林景衛
[摘 要]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急需拔尖的創新型人才,高校對培養創新型人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需要改革教學體系;建立具有創新型的師資隊伍;與企業合作,構建“產學研”實驗室。只有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探索,才能培養出更多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教學體系改革;創新性實驗;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6-0012-02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有四處專門提到人才工作,特別是“五個首次”提出了人才工作新理念:首次在報告的小標題中提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首次提出“加快確定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邁向人才強國”,首次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積極引進和用好海外人才”,首次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首次提出“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1]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必須按照黨的十八大“五個首次”提出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工業強市和文化強市戰略中來。在如此缺乏創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要想在眾多培養模式中脫穎而出并得到普遍推廣,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是各個高校不容忽視的一方面。[2]因此,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國家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已經視為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怎樣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未來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問題。
沈陽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全國較早招收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蠶學專業本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經過15年的建設和發展,生物科學技術學院肩負起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型科學研究人才的重任,在多年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踐中,探索出多種培養模式。在新形勢下,學校正在圍繞人才隊伍、學科建設兩大工作重點,努力開創內涵提升的新局面。
一、改革教學體系
1.從目前來看,在眾多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中,首先被考慮的就是教學體系,應打破傳統的思想觀念,要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到實踐實驗中去。所以為了避免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應大力開展實踐教學。[3]教學中要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同時幫助學生學會學習。[4]
2.新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開發出在校學生的潛能,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更多時間及精力投放于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相關的實驗中去,而實踐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4]實踐教學有多種教學模式,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混合式教育模式,分別表現在教師類型的混合、理論聯系實踐的混合、教室與實驗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專業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教室與實驗室的界限,沖破由傳統的學科設置實驗室的觀念,結合理論達到實際效果,形成一體化混合實踐教學模式。[5]
二、建立具有創新型的師資隊伍
創新型教師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的突破口。創新型師資隊伍是富有深厚的知識背景,對所教學科具有創新能力,在教學同時,保證學生與實踐、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6]培養新型人才,具備一支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是十分必要的。
1.以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為前提,堅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教師是高校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一流教師是一流高校的砥柱,具備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就可以爭取到充足的科研經費,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擁有足夠的資金和先進的實驗儀器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這樣的師資隊伍可以帶領學生投建更高標準的科研基地,創造出更高水平更嚴謹的科研成果,從而能吸引更高水平的學生,培養出更高水平的人才。同時,學校的教學研究任務,創新人才培養和知識的貢獻,都是靠教師來完成的,教師對學校的進步、發展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高校的地位、影響也通過教師來實現,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改革發展的主題。[7]
2.創新型人才需創新型教師來教導,而培養創新型教師需要從科研下手。沈陽農業大學自2002年以來,大力引進先進實驗設備,提高教師水平,結合國外高端實驗精華,進而教研結合,爭創一流人才、一流高校。建立創新型教師隊伍,要創造條件多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加強與同學交流,開展學術研討會,讓創新型教師為創新型人才創造更好展示科研成果的機會。[8]
3.創新型師資隊伍需先轉變教育觀念,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和保障。中國有句古話:名師出高徒。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隊伍自身要首先要培養創新的思維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的行動和實踐。[9]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要平衡好引進人才和原有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否則無法發揮出人才的真正作用。[10]
三、與企業合作,構建“產學研”實驗室
1.所謂“產學研”就是通過生產、教學、科研緊密聯合,利用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教育手段實現實踐教學,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會得到更有利的培養及提高,才能培養出更多全方位的人才,真正做到利用“產學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升創新意識。首先加大力度建設創新性實驗室,擬定創新型實驗,在創新型師資隊伍的輔助下,將企業與科研聯合到一起。[11]其次,為了使我校的實驗資源及實踐手段發揮到最大作用,我校積極開展與科研企業單位長期合作,目前來看這必是大勢所趨,也是高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必要手段。[12]
2.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培養出高層次拔尖創新型人才,這也是將“產學研”合作教育繼續深度發展的重要保障。我校科研機構主要有:國家級科研機構,包括土肥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沈陽山楂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教育部與遼寧省共建科研機構,包括北方粳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設施園藝重點實驗室;農業科研機構,包括農業部東北水稻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北耕地保育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東北土壤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果樹種質沈陽山楂資源圃、多功效大豆根病防治劑菌線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國家水稻區域技術創新中心、沈陽農業大學國家水稻原原種擴繁基地等18個科研機構,38個遼寧省科研機構,11個沈陽市批準科研機構以及29個校級科研機構。
3.教學模式將由傳統死板的教學變為以企業技術課題為核心,將傳統的教學變為開放式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枯燥的實驗室,轉變成生產實際的創新型實驗教學模式,整個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學會創新,通過對外企業的需求與校內的專業知識的對接、培養人才目標與用人標準的對接,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各個方面得到鍛煉。[13]“產學研”的教學模式不僅保證了人才輩出,還使高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提高了高校的教學聲望,為高校招納更多的人才,從而培養出更多的拔尖創新型人才。[14]
四、結束語
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二字。高校肩負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任,各個領域都要把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放在第一位,開啟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一流的創新實驗工作室培養出更多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只要不斷探索有利于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就一定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將我國的教育推向全球化。
[ 注 釋 ]
[1]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2.
[2] 琚小明,張罕侖,張煒帆.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4(2).
[3] 付萍.有關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機制的探討[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
[4] 趙生翼.基于NET的Web Service技術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5] 張國榮.論研究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實施策略[J].廣西社會科學,2011(6).
[6] 劉玉勤.構建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培養創新人才[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11).
[7] 張福玲.創建特色專業和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4(4).
[8] 李敏霞.關于愛因斯坦《自述》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12).
[9] 安勇,邵卓峰,嚴俊鑫.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的深度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6).
[10] 李雷,楊懷珍.實踐基地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證研究[J].大眾科技,2009(11).
[11] 單巖,付玉萍.分課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三步曲——以瓊州學院為例[J].科技信息,2013(13).
[12] 王秋霞,盛會敏.論縣級供電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2(18).
[13] 陳強,郭夢歐,賀建全.地方本科院校實驗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10).
[14] 石偉,買買提江·依米提,等.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理論教學和科學實踐的有機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4(10).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