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彥琦
[摘 要]獨立學院正逐漸成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高等教育資源的補充,有利于拓寬高等教育的辦學渠道,使更多的學生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決定了培養出來的是具有實際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6-0030-02
一、引言
當前高等教育正經歷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過程,獨立學院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憑借母體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和民營運作的機制優勢迅速崛起,成為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新生力量,不僅實現了高校在本科招生規模上的增加,而且實現了人才培養類型的補充,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獨立學院一直以來都從精確定位培養應用型人才出發,以培養出適合當今社會需求的人才為己任。但是,怎樣通過改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越來越成為獨立學院需要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二、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人才培養模式”第一次出現是在由國家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中。想要透徹理解“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首要的是要將“人才培養”和“模式”這兩個名詞的內涵完全理解。“人才培養”指的是教育者依照既定的教育目標,有計劃地、有目的地對被教育對象進行培訓教育,使被教育者向著教育者制定的教育目標方向發展?!澳J健?,《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照著做的標準樣式。“人才培養模式”總體來看講的是人才的培育方式、培育方法和培育形式。在我國,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從很早開始就被高等教育理論者關注和著手研究,隨著對人才培養模式認識的不斷深入,從多個角度揭露出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和屬性,其中影響比較廣泛的觀點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過程論觀點、結構論觀點、結構與過程的結合觀點。由此可見,人才培養模式是有著復雜內涵的一個動態過程,它既包含著怎樣達成人才培養目標的宏觀內容,也包含著怎樣一步一步地實施來達到培養目標的微觀內容。
和普通高等院校培養學術性、研究型人才不同,獨立學院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夠把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其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中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是熟練的掌握社會一線生產或者社會一線活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專業人才。目前獨立學院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專業學科設置照搬母體學校,缺乏真正的應用型特色
大部分獨立學院在設置學科專業上普遍“克隆”、照搬母體高校的學科專業設置。也就是說獨立學院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全都依托于母體高校,母體高校設置什么學科,專業設置什么課程,獨立學院完全照抄照做。如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獨立學院的學科專業設置與其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多數學科課程設置根本無法達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目標,以至于人才培養模式缺少特色,主要體現在學科專業設置對市場的反映程度不夠靈敏,跟不上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不適應企業新技術的要求。學科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對人才能力要求有較大差距,人才競爭力明顯較低。
(二)實習實踐工作存在脫節現象
雖然獨立學院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非常重視實習實踐工作,而且也從各種途徑切實加大對實習實踐工作的投資力度,然而具體實施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學生實習實踐的具體工作中,學生進入企業中實習實踐并不能夠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其次,合作企業存在規模和時間配合方面的問題,很難做到大規模接收學生進行實習實踐。長期如此,獨立學院開展的實習實踐工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更不用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能否可以實現。
(三)教師職業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師才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的真正關鍵所在。大部分獨立學院通常采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的知識教學模式,滿堂灌現象嚴重,教師講,學生聽,缺乏必要的互動式的討論。課堂當中現代化教學程度低,教師頭腦中的知識與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有所出入,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后能力差,競爭力低。所以,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水平,鞏固教育教學隊伍才能從根本上坐實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大方向,大目標。另外,獨立學院的學生學習主動性較低,課堂教學中大多時候是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只有被教師吸引住了,學生們才會從內心深處確定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因此,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豐富的教學方法和獨特個人魅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真學習的動力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一個問題上,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完善之處。
三、加強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建議
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在與社會需求的契合性和服務性方面充分體現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功能與價值。通過建立彈性學習制度,在課程體系、學習管理、教學評價、學籍管理、招生入學與畢業等方面,滿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同時也要兼顧市場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的人才結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結構。為適應這一變化,獨立學院更應該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滿足我國經濟、社會以及廣大群眾不同的需求。
(一)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建立科學可操作的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全擺脫母體高校學科專業和課程設置的抄襲照搬,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自身特色設置學科專業,構建課程體系:加強對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視,加大計算機、英語等的基本技能課程的教學力度;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性和應用性決定了在其培養過程需要理論與實際的密切結合,將行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原則合情合理的設置學科專業課程,把專業課與實習實踐捆綁在一起;將重點課程作為動力,全面帶動專業課程的建設。由于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的實踐性,獨立學院應當根據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特色來建設符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特色專業課程群;加大力度建設素質拓展平臺,堅持個性化發展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培養原則,設置不同的選修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著力解決過分依賴理論教學,歧視實踐教學的狀況,建立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聯系,但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確實開展實習實踐工作,加強校企合作
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甚至是與政府、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合作,合作建立實驗室,建立實訓基地,從多渠道擴展我校學生的實習實踐的條件。將學生輸送到合作的企業進行實習實踐時,要合理控制實習的學生人數,務必使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真正可以上手操作。同時與合作企業建立工作室,使學生確實對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進行實踐,讓學生切實體驗實習內容的多樣性和真實性??紤]到學生在實習實踐工作中培養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可以把實習實踐歸入學生成績考核中,構建兩級課堂。第一課堂實踐通過建立模擬實驗室使學生從一開始就能夠實實在在了解到實踐在技能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第二課堂實踐,也就是通過課堂以外的其他途徑完成實踐活動,比如說學生社團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企業以及社會力量支持下的實踐活動。
(三)培養專業技能強的優良師資隊伍
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不同的是,獨立學院對師資隊伍建設投入力度有所欠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學院的教師并沒有所謂的歸屬感。應重視師資力量的建設,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引進“雙師型”教師,同時應該注重吸引研究型教師的加入,將實用型和研究型教師之間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這樣重視實踐也不忽略研究的原則不會被打破;增強教師的歸屬感,重視從教教師的福利、薪資等方面待遇,多設置一些鼓勵教師的評選獎勵活動,讓教師對獨立學院有認同感、自豪感。教師隊伍的質量優良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才能夠得到保證。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之路上,獨立學院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對學生負責,還要對教師負責。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需求不斷變化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獨立學院根據自身的資源條件,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而做出的選擇。國內對于應用型人才有諸多表述,共計有“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應用技術型人才”、“應用技術技能人才”、“應用設計型人才”和“應用服務型人才”等說法,這些說法雖然多種多樣,但其實質都是大同小異,都是要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梅平樂.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化探究 [J].煤炭高等教育,2008(5).
[2] 龔怡祖.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3] 何全旭,張小東.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中國成人教育,2007(8).
[4] 李曉鐘,俞曉諾,唐建榮.經管類創新創業人才協同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3(6).
[5] 趙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2011(4).
[6] 柯小霞.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廣場,2012(7).
[7] 楊磊.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2(9).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