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奕
(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 徐州 221116)
?
文獻綜述:韓國犯罪電影研究綜述
周奕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徐州221116)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產業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產業,其發展速度已超越了預期,隨之而來的商機也越來越多,學者對電影內涵價值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從而使得電影產業不斷地改進,業內人士也逐漸將目光放在了電影文化與內涵的研究上。
【關鍵詞】韓國;犯罪電影
近年來,以樸贊郁、金基德、奉俊昊、李滄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韓國導演屢次在國際重要的電影節上獲得獎項,其作品相繼進入國際視野。在韓國優秀的電影中,犯罪題材作品儼然成為韓國電影藝術中最具鮮明風格特色的題材類型。通過對韓國犯罪電影內涵的研究,可進一步挖掘電影所帶來的潛在人文意義與價值。以本文研究的韓國犯罪電影為例,事實上,韓國電影文化價值的整體概念是指電影所具有的文化物質形態,也就是虛體物質,主要是從引發社會反響的角度進行概述。韓國犯罪電影對亞洲地區乃至全球其他電影市場均有較大的藝術傳播影響力,應當重點對其藝術價值加以關注并進行相應的論述。
(一)國內研究綜述
在中國知網檢索中,以“韓國電影文化研究”為關鍵詞共檢索出有關論文15308個結果,以“韓國犯罪電影”為關鍵詞共計檢索出5508個結果,以“韓國電影價值”為關鍵詞共檢索出有關論文668498個結果,以“韓國電影跨文化價值傳播研究”為關鍵詞共檢索出有關論文181402個結果。由此可見,“韓國電影價值”的相關論題研究最多,“韓國犯罪電影”相關論題研究最少,但本文將這二者相互融合,以韓國電影價值研究為論述主體方向,重點以韓國犯罪電影為實際研究案例,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
張虹(2014)在其著作《韓國犯罪題材電影在影視文化意義上的特征淺析》一文中指出:“韓國犯罪題材的電影往往具有深刻的‘社會問題意識’,作品中既有真實事件的改編,又有在聚焦社會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戲劇張力之間的變換。例如:作為韓國犯罪電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的《熔爐》就是聚焦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發生的性暴力事件,該電影清晰地表述了對這一事件的看法,抨擊了學校的道貌岸然與司法過程的不公。該部影片上映后,引發了韓國社會的極大反響,并最終推動了韓國性侵犯罪的量刑標準的提升,這一成果的取得實屬不易。”隨著全球電影市場的不斷細分,對于電影市場本身而言,有些看起來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也必須引起重視,這一點事關電影題材之間的諸多變化。當前,雖然電影中出現大量的非理性投資,但在電影行業,資金、資本等優質投資的優勢也展現出來:首先是票房大制作電影之間的關聯性被破壞,專業人員早就不再迷戀大制作的電影,而是變為注重觀眾的興趣愛好,作為電影的主要思考因素;其次就是電影院的建立速度也在逐漸放慢。電影院不再通過增加票價來促進票房增加,而是用適當的價格來吸引觀眾,讓每個觀眾都能看得起電影。但是,我國電影更應當學習的是韓國犯罪電影的題材選取性,從深層次價值的角度探索電影的內涵價值與社會意義。
張藝璇(2014)在其著作《淺析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特征》一文中指出:“近年來,韓國犯罪題材的電影總能夠在某一種高度層面上以驚喜、創意、深刻等人文內涵的角度不斷反映其存在的諸多社會問題,并在影片中不斷找尋韓國電影文化價值的進步與探索。以韓國犯罪電影題材特征為例,其主要具備影片主體之間的彰顯民族意識、影片風格之間的突顯黑色陰郁、影片敘事之間的獨具匠心與升華影片主題等特征價值。并且,韓國犯罪電影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在人物的設置、影片中的意象運用方面均顯示出了超高的藝術水準與價值,并最終成就了韓國電影的輝煌。”①近年來,電影產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受到了諸多外部影響,著重體現在:由于受到了歐洲金融危機以及各國經濟的緊縮政策,總體來說電影文化創作的增長模式是和國家政策緊密相關的,特別是根據現時代發展的需要,電影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了國民的經濟支柱,韓國電影產業每年平均投入近3萬億韓元,約合近500億元人民幣,這一產業投入比重遠遠超過我國電影產業的投入比重。并且,韓國在電影創作機制方面已經形成了一體化編劇、導演、發行等完善的機制,這一點在當今世界的電影文化產業中也是較為領先的。因此,我國更加需要從政府政策機制入手,完善我國電影文化產業價值鏈的形成,根據《“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可以看出,到2015年年底,文化產業將迅速增加,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也大幅度提升,能夠建立健全的公平競爭市場、企業自主經營的電影產業經營體系,能夠不斷滿足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電影產業的增長速度同時帶動著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文化價值有明顯的增長,綜合效益也有很明顯的提高,隨著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政府對電影也極力地推動,這對電影文化價值傳播市場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張鳳雯(2014)在其著作《以真為影,震撼心靈——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政治及犯罪類型電影淺析》一文中指出:“相比韓國其它類型的電影創作題材,韓國的犯罪電影大多不是以殘暴的電影畫面作為描述方式,而更多的是以電影唯美的畫面,其整體畫面細膩而又真摯的情感抒發著稱。實際上,韓國犯罪在一方面把這種美渲染地極為絢爛美好,在電影的文化價值內涵中不斷使其飽有深刻的溫情。在另一方面,可以將它作為本來的美好毀滅,不斷挖掘電影潛在的內涵價值,使其在變成某一種狀態時,既是一種可怕又是一種殘忍,最終形成某種階段的真實狀態與真實情感的統一,那份真誠充分顯現出電影文化價值中的美好與殘忍,在觀看的過程中,足以震撼塵世間麻木的心靈。”②在韓國犯罪題材類型的電影中,真實是其一大顯著的特色,并最終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價值與反響,例如:因為電影《辯護人》使得成為韓國社會話題的“釜林事件”再次受到關注,2014年9月25日進行了復審宣判,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后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韓國著名青少年犯罪題材電影《熔爐》的放映,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了2005年光州聾啞人學校案件的調查重新啟動,并且最終使韓國國會對2011年性侵罪量刑標準重新修訂《韓國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這部又可以被稱作為《熔爐法》的法律在韓國國會立法成功后,曾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也引發了其他國家電影人的思考。
(二)國外研究綜述
韓國著名學者金鐘元和鄭重憲在其合著的《韓國電影100年》一書中指出:“韓國電影的發展歷程與韓國近代歷史的發展存在著極其微妙的關系,每一次電影歷史的發展階段均伴隨著韓國政治以及社會的變革,無論是在政治封鎖或開明時,韓國電影均存在低迷與復興之間的徘徊,隨著韓國政治形勢的不斷昌明,韓國電影最終實現了復興。在某種意義上,對于韓國犯罪題材電影而已,其想要能夠延伸發展出電影文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韓國犯罪電影都能夠開發電影文化傳播。需要開發犯罪題材電影文化需要有一些比較特定的特征:電影必須經典有一定的影響力,一種文化價值能夠讓社會所接受,就必須能夠影響到社會,如果電影本身不具有吸引力,那其發展的文化價值與意義也沒辦法吸引社會民眾,只有具有影響力的影片才能大范圍地進行文化意義的傳播,才能夠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觀看,也只有這樣,文化傳播才能夠永遠被追隨購買。例如:對于韓國犯罪題材電影而言,這些犯罪題材電影的文化價值意義與傳播就有很好的社會效應,并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影響力,這些都是電影文化傳播的重要價值體現。”③在韓國犯罪電影題材的研究特點方面,應當堅持從商業電影文化價值傳播的角度進行探究,需要對具體的社會題材進行藝術加工和演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電影文化價值概念的定義。長期以來,韓國諸多不同題材的電影憑借其電影作品內涵的廣泛影響力,在當今世界電影界擁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其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不斷堅持從電影的社會性價值角度入手。因此,對我國電影的文化價值傳播而言,其在發展與研究過程中需要重點從電影社會性風格角度、電影的影片主題、影片藝術思考、影片商業性特征、影片制作方式、影片插曲等諸多方面引入社會性內涵價值。
美國學者閔應軍、韓國學者朱真淑、郭漢周等在共同編寫的《韓國電影:歷史、反抗與民主的想象》一書中指出:“韓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布局曾經歷過一個漫長復雜的演變過程,其電影的審查制度曾將公眾置于民主、自由之外,并使得這種文化綿延至今,使得電影文化成為韓國一種恐怖的回憶。無論是快樂的,還是丑惡的,無論是壓迫的還是獨立的,脫離文化的電影歷史均是不能存在的,也是需要不斷對其進行審視與呈現的。在韓國電影產業布局的調整上,除了過去多年一直強調的創作制片環節和影院終端建設仍需強化外,發行環節的建設已經越來越迫切。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10年產業化改革,當韓國電影產業已經從初級階段逐步升級,整個產業的渠道系統、市場系統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突顯出來。在好萊塢,世界聞名的六大電影公司都是以發行為主要業務職能的企業,但在國內,目前公眾對電影企業的認知還仍然停留在電影內容生產商層面。”④要想真正體現出電影文化歷史脈絡的價值內涵,就需要對電影的無差異特性進行深入地研究與論述,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在市場細分以后,不參照任何市場的特點,只是考慮市場的普遍性,僅僅推出一種產品,使用單調的市場營銷組合,它只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盡最大可能來滿足所有的觀眾要求。無差異性的特點就是規格、品類、格式簡單易懂,這樣有利于大規模運作和標準化制作,有利于降低電影在制作、傳播、播放等環節所產生的費用。不足之處表現為:在眾多電影中,一旦有一部分電影實行無差異性市場營銷時,在我國電影行業里就會出現強烈的競爭力,這時小制作電影就沒有競爭優勢。比如有一個電影院為了推出電影優惠政策,而不考慮整個電影行業的價格規定,忽略了電影的整體性,這時候制作出的電影,就是單一性的電影,不會被觀眾喜愛。雖然有的電影是大手筆投資,可是現在我國電影行業內競爭強烈,小制作電影不被人們接受,最終會對整個電影行業造成影響,導致整體收益減少,阻礙了電影的發展。
我國電影產業目前存在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我國電影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上游制片業和下游影院終端都非常龐大的格局,但本應成為產業驅動關鍵所在的中間發行環節卻非常脆弱。第二,我國電影產業經過十年產業化改革,雖然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但在市場逐步放開的形勢下,國產片的生存壓力卻越來越大。第三,我國電影產業當前的盈利模式過于單一,對票房收入的過度依賴導致行業上下游不得不絞盡腦汁,在有限的“飯碗”里多分一點羹。相比韓國犯罪題材的電影文化價值,我國電影的文化價值內涵該如何進一步地體現,需要業內人士不斷關注與反思,只有這樣,我國電影才不再只是夢幻的光影,夢幻才可以照進現實,種種光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最終會變成一種力量,真正成就我國電影產業的輝煌與價值。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對電影的社會文化價值題材的市場開發還不夠成熟,甚至有的地方沒有開發意識,與韓國已經較為成熟的電影開發機制存在很大的出入,國內在電影社會文化價值題材的開發力度上、廣度上都很不足,而且相對國外來說起步較晚。
注釋:
①張藝璇.淺析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特征[J].大眾文藝,2015,(10):184-185.
②張鳳雯.以真為影震撼心靈——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政治及犯罪類型電影淺析[J].藝術科技,2015,(05):73+119.
③周昊.奉俊昊電影導演藝術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4.
④郝潔.時代、事件和人物: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參考文獻:
[1]張虹.韓國犯罪題材電影在影視文化意義上的特征淺析[J].藝術科技,2014,(02):91.
[2]張倩.人性剖析與冷峻表達——淺談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的突破與啟示[J].新世紀劇壇,2015,(03):66-70.
[3]張藝璇.淺析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特征[J].大眾文藝,2015,(10):184-185.
[4]張鳳雯.以真為影震撼心靈——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政治及犯罪類型電影淺析[J].藝術科技,2015,(05):73+119.
[5]戴津.一種亞洲化敘事[D].北京: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2014.
[6]李建偉.荒原化的存在意識與極致化的生命體驗[D].重慶:重慶大學,2014.
[7]周昊.奉俊昊電影導演藝術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4.
[8]賈斯涵.“英雄情結”的演繹[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9]郝潔.時代、事件和人物: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10]王一波.電影中的暴力:形式與功能[D].天津:南開大學,2013.
[11]熊焱煦.003-2013中國電影海外傳播狀況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12]吳敏.李滄東電影作品的詩性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13]裴運紅.黑色喜劇電影藝術特征探析[D].保定:河北大學,2009.
[14]陳曉晴.韓國商業電影和消費社會[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5.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