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明 朱洪玉 彭曉鵬 藍少明 柯略森
?
米力農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療效
林 明 朱洪玉 彭曉鵬 藍少明 柯略森
【摘要】目的 探討米力農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12月東莞康華醫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序號(單號、雙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米力農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及心率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米力農臨床療效明顯,可有效改善患兒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米力農;臨床療效
東莞康華醫院,廣東東莞 523080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主要原因為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異常,其中部分患兒易并發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安全,正確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保障患兒療效及預后具有積極意義。有資料顯示,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采用擴血管藥物米力農進行治療,臨床療效明顯[1],但臨床對其研究甚少。本研究就米力農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齡7個月至12歲,平均(7.3±1.4)歲;疾病類型:動脈導管未閉31例,室間隔缺損25例,房間隔缺損6例,法絡四聯癥19例,其他5例;心功能分級:Ⅲ級40例,Ⅳ級46例。按照就診序號(單號、雙號)將患兒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世衛組織(WHO)制定的先天性心臟病相關診斷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認其并發心力衰竭;②患兒對本研究所需各類治療藥物均具有良好耐受性,可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③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期實施外科手術治療或外傷者;②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精神疾病;③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病變;④惡性腫瘤。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包括補液、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等,強心選用洋地黃毒苷片(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566),新生兒0.022 mg/kg、2周~1歲0.045 mg/kg、2歲及以上0.03 mg/kg,維持量為洋地黃化總量的1/10,1次/d;利尿選用呋塞米(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1034),靜脈注射起始劑量為1 mg/kg,根據患兒具體情況可于每隔2 h追加相同劑量,每日最大給藥劑量不應超過6 mg/kg,應注意新生兒用藥時適當延長給藥間隔時間。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米力農(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048)進行治療,0.25~0.75ng/(kg·min),靜脈滴注,持續10 h滴注完畢,1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及心率變化情況。
1.5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經治療后心功能提高2級及以上,臨床各項癥狀均消失,心率恢復正常;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臨床各項癥狀均明顯改善;無效:經治療后心功能無變化或下降,臨床各項癥狀均無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2.2 治療前后LVEF及心率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LVEF、心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LVEF、心率變化情況比較(d,±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LVEF、心率變化情況比較(d,±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LVEF(%) 心率(次/min)對照組 43 33±3 43±7 98±11 87±9研究組 43 34±3 52±7 99±11 78±8 t值 0.089 6.453 0.108 6.355 P值 0.991 0.043 0.986 0.045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發病率為8%~12%[2],嚴重威脅著患兒的生命質量及生命安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屬于一種復雜癥候群,是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階段。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呈進行性加重,是導致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病死的主要原因[3]。
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臟缺損越大,其臨床癥狀越嚴重,部分患兒并發心力衰竭與其肺血管阻力、房室間隔缺損大小密切相關,若本身已并發肺炎則將加重心力衰竭病情[4]。近年來,雖然隨著臨床醫學水平不斷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呈一定下降趨勢,但仍有部分患兒于胎兒時期未能有效檢出,應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目前,臨床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首選強心類藥物,能有效穩定機體血流動力狀態,從而為患兒順利完成心血管檢查并接受手術治療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輔以抗感染、利尿等藥物以提高治愈率。米力農屬于第2代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劑,是由人工合成的氨力農二吡啶衍生物,目前臨床主要用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研究表明,米力農給藥后可迅速有效抑制機體內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利于增強心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作用,促進心肌收縮并增加心血排量,最終達到改善心力衰竭的目的[5]。此外,有研究顯示,米力農可降低心臟負荷(前、后)、左心室充盈壓,通過擴張肺血管降低肺動脈壓力,能明顯緩解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相應臨床癥狀[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知,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擴血管藥物后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為理想。研究顯示,擴張血管類藥物使用后雖可通過降低肺動脈壓從而達到明顯的抗心力衰竭效果,但該類藥物同時會對體循環起到一定擴張作用,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經擴血管藥物治療后發紺癥狀將加重[7],應引起相關醫務工作者注意。提示臨床醫師應根據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實際情況綜合判斷后確定是否使用擴血管藥物治療,以保障患兒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米力農臨床療效明顯,可有效改善患兒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肖家旺,朱鮮陽,王琦光,等.法舒地爾對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的急性肺血管擴張作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4,29(z1):161-161.
[2] 李強強,顧虹,張陳,等.吸入伊洛前列素在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肺血管擴張試驗中的應用[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4):381-384.
[3] 劉海菊,顧虹.急性肺血管藥物擴張試驗在評價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中的應用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1, 30(4):344-347.
[4] 蔣愛芳,秦正強.擴血管藥物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5):157-158.
[5] 顧虹,李強強,張陳,等.吸入伊洛前列素行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在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術前評估中的作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0,48(10):727-730.
[6] 張荷英.探討擴血管藥物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附21例報告)[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0):49-50.
[7] 劉冀.米力農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漿H2S、BNP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2,52(29):78-80.
【中圖分類號】R54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