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君
隨著素質教育和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以教師單向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要形式,以“滿堂灌”“填鴨式”為主要特點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判。怎樣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擺在每一名語文教師面前一個不容回避的嚴肅問題。鐘啟泉教授認為,有效的教學研究最終的衡量標準是“學生成長”……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指課堂上通過師生雙邊互動,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閱讀鑒賞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文學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思想情感、人文素養等都得到持續的培養和提高,形成學生終身受益的語文素養。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基石
學生來校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境界。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內涵豐富的學科,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應當在學生已有知識、能力水平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著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品評欣賞、書面寫作等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督促學生識記每課的重點字詞,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還要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積累、運用賞析清詞麗句、精品素材,并靈活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寫作技法,力求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眼、耳、手、口、心并用,專心聽講,及時做筆記,深入思考,積極展示學習成果。只有通過獨立的思考,才能將感性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才能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要求教師要科學組織,啟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只有點燃學生,激活思維,才能提高學生注意力,督促他們主動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先導
課堂教學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針對不同的內容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音頻、視頻導入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不同的問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信心。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建立在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
在教學中可以開展研究性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的課題,在討論和合作中使語文知識得到深化。但是由于時間的不充分,常常導致討論不夠徹底。在討論的過程中,后進生還沒來得及展示就草草收場,這樣大多數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發展和培養,因此,教師要有選擇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只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實現討論的價值,也才能使討論起到真正的效果。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它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很多問題都是開放的,因此,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和判斷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和判斷,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只有暢所欲言,才能使語文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語言把自己對社會的評價和對家庭的感受盡情地表達出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一切合理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核心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強調了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充分發揚課堂民主,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同等地位,仔細了解每位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揚自己的優點,在實踐中克服缺點,增強學習自信心。
在課堂提問時,教師也要循循善誘,讓學生自己思考出答案,并組織語言準確表達。在小組討論中,要鼓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作為主導,教師可以在學生陷入思考僵局時,給予適當的提示、引導,以便讓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
四、選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關鍵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確定教學目標。教師本身要積累足夠的專業能力,將所要教授的知識內容爛熟于心,準確把握教學時間。
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陣地,教師要采取多種策略將課堂變得多姿多彩,打破以前的沉悶枯燥,針對高中生的獵奇心理,在導入中可以加入時事、故事、詩歌、音樂等,對學生提出問題時,設計一些線索和懸念,以引起學生的探究欲,讓學生自覺加入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新的教學資源,將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與課堂教學內容充分組合起來,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報紙雜志、科技小品文等,引導他們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和富含哲理的段落,寫讀后感和隨筆。同時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喜怒哀樂,在長期堅持中潛移默化地充實自己。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拓寬語文教學渠道,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學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歡語文課,從而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吳艷.高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5.
注:該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課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系列論文。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