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領
摘 要:素質教育的發展對高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由于高中物理課程本身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物理知識的講授,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唯有如此才能夠幫助高中生深入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實現高中物理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設置;抽象思維
物理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和嚴密性,這是由這門學科的獨特特點決定的。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高中物理知識的講授,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物理學科的學習特點,同時也能夠更扎實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
一、高中物理教學融入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對于高中生來說,在經歷了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后,本身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物理學科作為一門理科課程,強調的是對抽象事物的理解,以及在進行問題解決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融入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十分重要且必要。
二、高中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的運用表現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有不少知識點需要學生發揮抽象思維能力去想象,從而找尋合理的解決方法和對策。
比如,在進行物理關于“彈力”的知識講授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抽象思維能力進行想象。例如:針對橡皮和橡皮泥兩種不同的事物,施加相同壓力,哪個更容易變形?為什么?此時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同樣有彈力的兩種事物:橡皮泥和皮球進行比較,橡皮泥由于相對較軟,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在壓力下容易發生變形;皮球雖然也有彈力,在遭遇外力的情況下也會發生變形,但其很快就能夠恢復原狀。
再比如,在進行“速度與加速度”知識的學習時,也可以借助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去進行加速度的理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思考中掌握更多的新知識。
由此可見,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能力的運用范疇十分廣泛。
三、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現抽象思維能力提升的對策
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來說,有效地把握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進行合理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十分必要。
1.巧妙提問,指導學生學習
物理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以啟發為主,在進行問題設置方面進行多視角綜合考量。
以“浮力的應用”為例,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性的問題設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比如:一張同樣大小、厚薄的木板和鐵板同時放置在水面上,誰先下沉?誰的浮力更大?
教師在不揭曉答案的前提下進行浮力計算公式的講解。講解完成后再次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想象,如果有學生提出二者浮力一樣大。教師則應該順勢引導,詢問學生依據。
啟發式提問有助于學生充分調動抽象思維能力進行畫面的想象,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浮力”的理解深度。
2.從心理認知視角入手,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品質
以物理“速度與加速度”的知識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先從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入手。例如,設定“同時讓一個硬幣和一張紙在同樣的高度落下”,讓學生想象誰先落地及過程中的加速度。
而后在具體講授的過程中,則需要借助多媒體進行演示,在模擬加速度的過程中,吸引學生學習,并引導他們盡可能通過抽象思維的理解去進行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以全體學生為對象,提升他們的整體素養,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個性。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從心理認知視角入手,通過為學生提供民主、自由、平等的課堂教學環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既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實現了全面發展,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特點,激發了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品質,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
3.借助實驗擴大抽象思維的廣度
實驗是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物理知識學習的有效方式。借助實驗,可以讓許多知識活起來,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抽象思維廣度和深度的培養。
同樣是物理“氣體的等溫變化”的知識講授時,教師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將變形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讓學生觀察乒乓球是否能夠恢復原樣。學生通過觀察得出最真實的結果。類似的實驗還有熱氣球升空、充滿氣的氣球遇到熱水爆炸等。
借助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親眼看到實驗結果,從而引發學生對同類情況下的物理學知識舉一反三,合理地進行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拓展。
在素質教育呼聲不斷高漲的今天,簡單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育模式。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不斷革新,重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與物理知識掌握的并重。這不僅有利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成績,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促使其在今后的知識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更扎實地掌握物理知識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星麗.新視野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5.
[2]曹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數理化學習,2012.
[3]劉建偉.高中生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現狀與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3(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