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敏


難賺錢的上半年中,部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得以實現高增長的原因,在于成立的計劃是專項計劃,或者是關注產品定增,或者是新三板投資產品,亦或是員工持股計劃。這些產品計劃正好趕上了風口
在賺錢難的市道里,機構投資者也不是圣人,他們的成績同樣差強人意。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如果公募基金經理上半年什么也不做,空倉等待,他的成績就能躋身今年上半年的前30強。
相比公募基金,近幾年在資本市場狂飆發展的券商資產管理的投資能力還算棋高一招。根據Wind數據統計,2030只偏股型集合理財產品中,上半年平均跌幅3.66%,跌幅明顯少于公募基金權益類產品17%的平均跌幅。其中,有超五成的偏股型產品實現了正收益。
盡管相對收益領先大盤,領先公募基金,但是從絕對收益來看,購買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投資人恐怕還是會有半數人踩雷。
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30日,2030只偏股型理財產品中,有近48%的比例出現了虧損,還有195只集合理財產品的虧損幅度超過了20%。
僅90只產品收益漲幅超10%
首先,我們要恭喜這些在賺錢難的日子里,仍有914只偏股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實現了正收益,只不過能實現高增長的產品少之又少。
Wind數據顯示,收益漲幅超過10%的偏股型產品只有90只,到漲幅超過20%區間的就只剩下36只了。這種情況下,券商偏股型集合理財產品半年度排行榜十強的收益率,在低迷的大市下格外出眾。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十強半年度漲幅超過50%。其中,翻番的產品有兩只,分別是長江瀚豐1號進取級和財富證券邦訊暢盈8號次級,漲幅分別是160%、105%。兩只產品都是占據了天時,前者成立于去年股災結束尾聲的7月17日;后者成立于3月1日,正是今年上半年短暫反彈的起始階段。
冠軍長江瀚豐1號不僅有了天時,同時也占據了地利。該產品主要投資于赤峰黃金,也可投資于股票、基金、債券逆回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而黃金上半年行情不錯,上市公司赤峰黃金股價也相應上漲了47%。財富證券邦訊暢盈8號類似,主要投資標的是邦訊技術,上半年股價上漲了66%。
排名前十的還包括聯訊證券惠富1號、廣州鯤鵬聚智1號C、長城平步青云1號劣后級、廣發原馳億緯鋰能1號進取級、長江昆侖8號次級、華安理財洽洽食品增持1號次級、長江瀚豐1號以及廣發恒眾眾合機電1號次級,半年度漲幅在55%~87%。
記者注意到,十強產品沒有一家是主動管理,都是專項集合理財計劃。他們有的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以聯訊證券惠富1號為例,它參與的是經報證券日報投資股份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由于定向增加的價格較市場價格折價較多,因此他們獲利頗豐。
有的是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包括廣發原馳億緯鋰能1號進取級、廣發恒眾眾合機電1號次級、華安理財洽洽食品增持1號次級等。近年來,很多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由于能使上市公司員工與股東形成利益共同體,提高上市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備受推崇。
195只產品虧損幅度超過20%
成也杠桿,敗也杠桿。
在大市不好的情況下,高杠桿的存在讓產品的損失更大。今年上半年,有19只偏股型集合理財產品的虧損超過五成,7只產品的虧損更是超過七成,可以說參與的投資者都損失慘重。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巨虧的集合理財產品全部是分級產品,巨虧原因多樣,總之是各自踩了雷,有的是員工持股計劃增持的自家股票不爭氣;有的是量化團隊策略出了問題;有的是定增股票出現很大的折價;也有的是因為產品尚未完全清算。
虧損幅度最大的當屬大同證券金沙一號產品,截至6月29日,其b級份額凈值僅剩下0.043元,跌幅高達96%。該產品巨虧原因不明。由于記者未聯系到大同證券相關負責人,希望能夠通過官方網站找尋相關信息。遺憾的是,公司官方網站上,關于該產品的公告、投資主辦人的消息都沒有公布。《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家地方性券商,大同證券正在著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但剛起步,旗下產品就遇著大坑,如何挽回投資者的信任還需努力和進步。
虧損幅度其次是廣發原馳歐菲光1號次級、國信久立成長1號B,虧損幅度是89%、81%。兩只產品也是員工持股計劃,只不過沒有前述十強的高收益。
由于國內的員工持股計劃通常采用杠桿形式,在股市動蕩時虧損幅度會明顯加大。目前國信的久立成長1號B計劃已經終止。
虧損排名第四的來自國泰君安旗下的悟空量化慧選1號B級,到今年6月24日,凈值只有0.212元,虧損了78.9%。國泰君安除了上述產品,君享定增五號次級的表現也不佳,上半年虧損了58.6%。
對于悟空量化慧選1號B級巨虧的原因,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這是產品結構設計的問題。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悟空量化慧選1號是安全墊類的產品,分為A類和B類份額,其中A類份額是由一般投資者認購,B類份額承擔安全墊角色,份額配比A:B=9:1,也就是說該產品有10%的安全墊。在產品整體凈值低于1時,B類份額優先承擔損失直至為零,A類份額再承擔損失。這一產品結構將最大化保護其A類份額一般投資的權益,使一般投資者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而造成損失。截至6月17日,產品整體凈值為0.922元,凈值下跌7.8%,A類份額凈值為1。與此同時,該產品設立了預警止損線,進一步加強了風險控制。從投資風格上來看,該產品依然是屬于穩健型。
至于君享定增五號次級表現不佳的原因,上述負責人表示,是因為整體資本市場環境低迷,2016年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從年初到6月23日,標的股票跌幅24%,同期上證綜指跌幅18.3%、滬深300指數跌幅16.5%、中小板指數跌幅19.5%、創業板指數跌幅21.1%。君享定增五號是投資于單一標的定增的結構化產品,其次級份額凈值波動比標的股票會更大。
他表示,目前,投資主辦人對標的資產仍有信心,將繼續持有該標的股票,并待行情轉暖且該標的股票獲得較理想回報后再退出。君享定增五號目前仍將按照管理合同及相關補充協議要求繼續存續運作。
虧損第五的是興證鑫成53號優先級的產品凈值只有0.22元,虧損77%。該產品的管理公司興證資產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投資者報》記者,該產品已經到期清算了,理論上優先級資金應該全部歸還,但是因為是定增產品,部分股票還在鎖定期不能贖回,所以還剩下了0.225元暫時還沒有歸還,因此事實上不存在虧損的問題。
債券型集合也頻頻踩雷
在經歷了2014年和2015年債券牛市之后,很多機構投資者都認為2016年債券牛市格局將延續,信用風險偶爾出現。
但現實總是殘酷,實際上,上半年債券市場信用風險頻出。Wind資訊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只有17個債券發行主體共計34只債券發生了違約。其中,煤炭、鋼鐵、有色等過剩產能的上游企業是違約事件的高發地區。涉及的違約金額達500億元,是2015年的5倍。
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不少的資產管理機構中招。債券市場出現了一波調整,也因此影響了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的表現。
根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2079只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12%,實現了正收益。在總體正收益的背景下,仍有187只集合理財產品發生了虧損。
虧損幅度超過15%的12只集合理財產品中,海通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產品就占了7個名額,包括海通年年鑫風險級、海通年年升風險級、海通半年鑫風險級、海通月月升風險級、海通月月贏風險級、海通月月財風險級以及海通季季鑫風險級,虧損幅度分別為34%、29%、25%、23%、20%、17%、15%。
對于旗下產品緣何大規模地踩雷,截止發稿前,海通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沒有給出回復。但是記者注意到,上述產品曾是海通證券資管公司的明星產品,長期收益率尚不錯。
當然,也有部分債券型集合理財產品表現不錯,包括長城質融通1號優先級6、國金慧源2號以及東興金選穩贏2號進取型在內的3只集合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的業績漲幅翻番,分別是115%、109%以及105%。他們的債券投資能力表現出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