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娜
【摘 要】東北傳統二人轉演出的開放性、自娛性和表演的隨機性等特點是它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主要標志,這種“活”與“變”使東北二人轉具有了持久的藝術生命力和藝術魅力。然而,1950年在文藝政策的約束和官方意識的授意下,導演、編劇等專職文人參與到二人轉演出過程中,使靈活、多變的二人轉民間藝術形態漸漸轉變為“三靠”的演出形態。
【關鍵詞】東北傳統二人轉;表演形態;轉型;政治改造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39-01
“自由自在”與“靈活隨意性”是傳統二人轉最基本的存在形態。從留存下來的傳統二人轉文獻資料來看,在傳統二人轉表演形式中,藝人演出并不像現在有導演,事先排好練好,嚴絲合縫才上臺,而是在一起互相一道過:“劉老板,有這出戲嗎?”“能對付唱。”“好,這出你的。”直接下去唱上了。當專職編劇、作曲、導演進入到二人轉舞臺后,就出現了說唱靠作家打本子,唱腔靠音樂家打譜子的趨勢。熟識二人轉歷史發展的人都知道,傳統二人轉臺詞很活,“二人轉的唱詞,都是師徒口授,如同鳥兒哺乳,一代傳一代,不知從哪兒來的,也有能編詞的”,沒有死劇本。而且“變化大、藝人在唱它時有加有減”,[1]例如《小拜年》或者《小倆口回門》,是雙菊花他們自編自演的節目,開始只有十三句唱詞,以大秧歌套路舞蹈為脈絡,以東北民歌為主調。這個節目雙菊花傳給徒弟周興,周興又傳給徒弟耿扣子,耿扣子又傳給徒弟劉啟紅,劉啟紅最后傳給徒弟趙青山,五代藝人傳唱與經營,這個傳統劇目不斷豐富,唱詞由最初13句發展到100多句,亦唱亦舞可演出達四十多分鐘。二人轉的唱詞就這樣隨記隨改,口口相傳的,全憑藝人的肚囊寬窄,吞吐能量大小。傳統劇目《洪月娥做夢》也是如此,由三十多句經過老江湖老相府們趕著唱趕著編,越編越好,越唱詞句越多,最后超過二百多句。當然這種加減也不是隨意加,傳統二人轉演出方式主要是流動性“賣唱”,走到任何地方的演出都是靠“賞錢”或“齊頭”(聯系演出的人)齊錢,這種市場運作方式決定了它必然是要靠表現民間情感而生存。所以,二人轉有句藝諺叫“你要跑里(指東山里一帶),就得吃大苞米,不吃大苞米,你的唱就沒人理。”意思是要熟悉當地民風民情,以便唱時“入鄉隨俗”,這樣加的詞就都來自于當地生活,與觀眾貼心。這也是為什么傳統二人轉演出能做到與觀眾“不隔音,不隔心”。
二人轉老藝人多年積累下的表演經驗“要和觀眾走一條道”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二人轉藝人最講“一上場,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取舍變化和靈活應變中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觀眾的審美需求。然而在當代,傳統二人轉無論在導演、舞臺的設計,還是文人知識分子對二人轉的改編介入,都使二人轉的“傳統”發生了改變,劇本的凈化和設計顯然在觀眾與演員之間拉開了心理距離,編導的出現使二人轉舞臺上本為主角的表演者的地位被弱化,編導在二轉演出中成為演員與觀眾溝通鏈條上的中間環節,原本零距離的觀演關系反而變的有了一層“隔”。導演在演出前將唱詞固定,舞美、作曲將戲曲演出過程進行精細的設計并固定下來,且改編后的劇本均由國家正式出版機構出版,如《上北樓》,1957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王二姐思夫》后經由白萬程改編,劇本于195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此可見,對傳統二人轉的政治改造并不僅限于內容的凈化,傳統二人轉中的人物性格、故事主題,甚至是表演形式都被進行了官方意識形態的干預和改變。通過印刷品的形式被定為固定本,同時也被扣上官方正統的帽子,確立了權威地位,這于傳統二人轉表演中藝人為適應演出需要隨機應變臨時變唱詞內容有著本質的不同。“活”的藝術被捆死,二人轉演出呈現出“三靠”的演出形態,即舞臺行動靠導演擺位子,說唱靠作家打本子,唱腔靠音樂家打譜子。總之傳統二人轉在當代經歷了一個被改造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二人轉逐漸失去民間形態的過程,逐漸失去娛樂文化功能的過程,逐漸失去民間本質的過程。這種失去是通過對民間二人轉的打壓和改造實現的”,[3]傳統二人轉幽默率真的“民間意識”被嚴肅正統的“主流意識”所代替,而嚴肅的主題和正統的藝術形式推動著傳統二人轉從民間走向廟堂。
傳統二人轉“土、野、迷、狂、浪”的民間本質也必然被削弱,甚至成為嚴肅的歌舞,那是對二人轉傳統的破壞,而不是發展和延續。傳統二人轉在非遺保護日漸被關注的今日,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傳統二人轉如何在發展和傳承中取得平衡,作為一朵民間的藝術奇葩長開不敗?關鍵在于保持住它的“活”的原生態樣貌和“民間性”。著名二人轉演員韓子平談到二人轉的發展時也同樣認為“二人轉要發展下去,有兩樣東西不能丟,一是民間,二是傳統”。[4]只有這樣,二人轉在改革與發展中才能不至于“興于民間,死于廟堂”。
參考文獻:
[1]王桔.二人轉史料第4集[D].吉林:吉林省地方戲曲研究室,1982.256.
[2]楊樸.重新認識傳統二人轉[J].戲劇文學,2013,(2):137.
[3]王國華,李平.萬人圍著二人轉[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