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
【摘 要】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藝術,能夠將人內心的真實情感和難以表達的復雜情緒釋放出來。我國群眾舞蹈與專業舞蹈均立足于美學追求、價值取向的基點上,力爭創作出符合當代藝術文化需要,健民利民的多元化舞蹈形式。但是,兩者在專業程度、審美特點、人文觀念上又存在著諸多的差異,因此,要從多角度來挖掘它們的真實涵義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舞蹈創作;藝術魅力;美學情感
中圖分類號:J7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45-01
一、舞蹈創作靈感的本質內涵
舞蹈源于生活,它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藝術,其本質已經說明了它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因此,舞蹈創作勢必會與人們日常生活習慣以及行為方式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只要緊扣舞蹈創作的基本技法,掌握正確的創作經驗,抓住舞蹈藝術表現魅力的根本,并且通過不斷的組織與探索,勢必會有更多的舞蹈作品聞名于世。
二、群眾舞蹈與專業舞蹈創作的特點差異
(一)群體性差異。群眾舞蹈針對的群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舞蹈的娛樂人群來源于各行各業,不論及其生活狀況以及社會背景,每一個人都有參與進來的權利。無論是婦孺老幼,還是達官貴人,大家都能夠平等享有舞蹈所帶來的藝術魅力,譬如廣場舞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因此,在群眾舞蹈進行創作時,必須立足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要符合群眾的需求。
然而,專業舞蹈立足于培養出為國效力的技術型人才,培養后備教育力量,維持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傳播與發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由此看來,專業舞蹈的針對群體主要是舞蹈實踐型人才,參與人員不僅要具備優秀的專業舞蹈知識,還要具有較為完善的表演經驗以及肢體協調能力,繼而對于舞者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在進行專業舞蹈創作過程中,就要率先考慮到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僅要達到國家舞蹈規范的標準,還要保證每一個參與人員都能夠較為順暢的完成擬定動作。因此,就針對群體方面,群眾舞蹈創作與專業舞蹈創作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二)規范性差異。群眾舞蹈主要是鍛煉身體,并沒有嚴格的規范性動作,人們群眾在運動過程中,不需要具備高超的舞蹈表演技巧,也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專業舞蹈知識,只是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用肢體表現出來,廣大群眾樂在其中,享受舞蹈所帶來的樂趣。因此,在群眾舞蹈創作過程中,要遵循“娛樂為民,健康利民”的宗旨,創作一些簡單、直接、怡情怡性、娛樂性強的舞蹈,從而保證新作品能夠更貼近人們日常生活,較為容易打動人心,便于被人民群眾接受。而專業舞蹈對舞者的整體規范程度要求較高,需要經過專人進行培訓,不僅需要舞者具備濃厚的專業舞蹈知識,還要能夠較為流暢地完成規范動作。因此,在專業舞蹈創作過程中,要首先依照國家舞蹈藝術規范的既定政策,保證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符合國際化標準;其次,要規范舞蹈作品的美感與觀賞價值,使其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現出美學效果,給人以一種視覺沖擊,繼而塑造藝術魅力,并且在人們心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最后,要規范舞蹈作品的傳承性,其表現為創作出來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并且通過人們的不斷感悟、理解去深化舞蹈所展現出來的魅力,從而為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做出巨大的貢獻。
(三)美感性的差異。群眾舞蹈在美感方面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按照自身的意向進行情感抒發。因此,在創作過程中,要著重考慮作品的實用性,同時也要關注各地區的風土人情,描繪出當下社會主義時代新風貌,從而在舞蹈中展現出時代美學特點。
而專業舞蹈在美學要求上恰巧與群眾舞蹈相反,舞者必須以完美的姿態展現在觀眾眼前。因此,在創作專業舞蹈作品過程中,要緊扣肢體語言藝術的魅力,抓住各個動作所要表達出來的內涵,使舞者在表演過程中將自身的感情元素注入到作品之中,在觀賞者面前塑造出美學效果,從而達到使觀眾印象深刻以及在舞蹈中有所感悟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群眾舞蹈與專業舞蹈創作在情感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三、總結
舞蹈本身就是一種肢體藝術的綜合體,無論是群眾舞蹈創作,還是專業舞蹈創作,其本質都是為了構建出一定的舞蹈形象,創作出優秀且耐人尋味的舞蹈作品。此外,二者在表演過程中,都在為人民群眾展現出一系列精神風貌、道德情感、人格魅力等特性,人們能夠在舞蹈作品中找到共鳴,并且升華自身的人格魅力?,F階段群眾舞蹈與專業舞蹈在創作上仍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明晰二者的差異所在,能夠有效促進彼此發展,互相借鑒各自的優勢,為創作出經典作品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許銳.從技法到審美的舞蹈創作[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3).
[2]姜濤.舞蹈文化及舞蹈創作之我見[J].改革與開放,2009(5).
[3]馬瑩.群眾舞蹈表演與專業舞蹈表演的差異和共性微探[J].大眾文藝,2015(10).
作者簡介:
劉 怡(1983-)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