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娟
南邵西臨昌平科技園,南臨中關村生命園、上地產業園。該板塊作為“昌平衛星城東區”,被政府重點打造,昌平區人民政府也將遷至此。但目前除了有地鐵線路,南邵其他的交通、商業、醫療、教育等配套資源仍比較薄弱,配套水平相對低端,尚難以獨立滿足當地居民的各種生活需求,仍需靠數公里外、發展成熟的昌平老城區配套的支持。
逛街得去老城
5月26日中午,南邵實地踩盤告一段落,和同事想找地方吃飯,但問了項目售樓人員后得知,要去昌平老城,有金隅萬科城,開車十分鐘。
生活在地鐵站附近的多位居民均表示,附近的配套設施只能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看個大病、買個大件商品仍需要到昌平老城去。”
南邵地鐵四周零散著一些市場、餐館,檔次都比較低。北部有一棟商業樓,也只有一些小商鋪和小超市。中國聯通和稻香村正在布置新店,可以看出南邵的人氣開始走旺。
南邵鎮在距離地鐵站較遠的地方,配套則相對更為稀疏。對于生活在南邵鎮的居民來說,目前的生活便利度并不高。
生活在南邵鎮景文屯地區的劉先生表示:“這里距離地鐵太遠,坐公交車也不方便,買東西很多時候都只能找地攤。”他指著旁邊正在做土地填埋和平整的一大片空地說,“這里這片大空地據說要蓋個商場。”
隨著進一步的建設和開發,南邵區域內的商業配套將逐步完善。據南邵兩個樓盤項目的銷售人員介紹,南邵地鐵站附近也將新建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和一座帶4層底商的五星級酒店,有望緩解大型商業配套的欠缺。但目前區域配套成熟仍需待時日。
教育方面,現有的初中和小學均不是區域重點學校,重點學校均在昌平老城區。南邵未來將引入的清華附中將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學。
醫療方面,南邵的大型醫院僅有一個二級甲等的北京市政和中醫院,其他大型醫院均在昌平老城區。
南邵西側的白浮泉濕地公園占地398公頃,幾乎是朝陽公園、頤和園的1.5倍,是南邵和昌平老城居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軌道公路交通便捷
南邵板塊的便捷交通成為它最大的特色。地鐵昌平線二期去年12月開通后,從南邵站乘地鐵到西二旗中關村科技園區域20幾分鐘,中間在朱辛莊可以換乘地鐵8號線,直達城市中心。南邵站則配置了5個地面出口,并且建設有15000平米可停放400余輛車的P+R停車場。
在去年底公交線路調整后,南邵站成為昌平線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進入南邵站的公交線路有昌1路、昌11路、昌22路、昌30路、947、643、885、345路等公交線路,其中七條始發線路均為南邵車站到昌平城區的“擺渡車”, 885、345路公交車可直達積水潭。這將方便居民換乘軌道交通進城,大大減輕京藏高速公路壓力。

公路交通上,外部八達嶺高速貫通南北,今年年底將規劃建成的南豐路則直通鳥巢。南邵板塊目前距昌平老城中心3公里;距北五環28公里;距北六環3公里;距八達嶺高速出口6公里;林溪正北方向4公里;距首都機場40公里。
“我們項目到京藏高速很近,六七公里,開車十幾二十分鐘就到”,售樓員說起南邵交通并未認為地處六環外有多偏遠,“今年底,南豐路全線貫通,開車直接到五環。”
板塊內部,規劃主框架為三縱四橫,七條道路。三縱分別是南豐路,內環路,何營東路,四橫分別是北環路、崔昌路、南環路、白浮泉路。已具備通車條件的道路有崔昌路、內環西路、南豐路一期、南環路大橋。
規劃助力發展
2007年1月,《昌平新城規劃(2005-2020)年》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復。昌平新城包括昌平組團和沙河組團,其中東部新區是昌平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城東區作為昌平新城未來發展的重點區域和昌平組團的主要發展方向,其規劃建設在新城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昌平新城東區基本與南邵鎮重合,位于老城區東側,是未來昌平新城重要的建設發展區域,其西起東沙河,東至九里山、孟祖河一帶,南起京密引水渠,北至通遼鐵路,占地11.445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1061.2萬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5萬人。新城東區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成為昌平城市建設的新亮點。
新城東區配套設施規劃完善,土地資源儲備豐富,規劃范圍內行政辦公、市政設施、商務金融、教育科研、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用地齊全,完全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需求。同時,在新城東區規劃范圍內將建設一個占地總面積136公頃,集商務辦公、商業金融、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商務中心區。
生態環境優良
昌平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景觀資源優勢,素有“上風上水”、“北京后花園”的美譽。青山環繞、綠水相依,為新城東區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新城東區南鄰京密引水渠,東靠九里山、孟祖河,北側的十三陵風景區、蟒山國家森林公園、軍都山成為天然的生態屏障。新城東區的西部有規劃中的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其北起十三陵水庫,南至京密引水渠,總占地面積398公頃,具備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游覽等主要功能,同時還滿足防洪、排洪、蓄洪,提供城市防災避險場所。濱河森林公園將成為京北旅游線上的重要節點。
南邵板塊緊鄰京密引水渠,它是目前北京最主要的飲用水源之一,水質清澈無污染,引水渠兩岸已形成防護林帶。
另外,從南邵板塊的中心地鐵南邵站到九里山公墓的直線距離僅約2.9公里,到北京最大的垃圾處理場——阿蘇衛垃圾填埋場的直線距離僅約7.8公里,一定程度上影響南邵板塊的宜居價值和投資價值。南邵板塊地處北京北六環外,由于規劃和城市擴張的原因,靠近火葬場、垃圾填埋場是不少六環附近樓市板塊難以逃脫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