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州市教師進修學校,廣東 高州 525200)
自從數學課推行新課標以來,很多數學教師都對數學課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進行了改革,但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教師將教改的精力集中放在數學課的基本部分上,卻忽視了對有效預習指導的改革。傳統數學課前預習,有迅速瀏覽一遍即學習新教材的;有帶著問題,邊思考邊讀第二遍的;有邊預習邊做好預習筆記的,等等。都是學生根據學習習慣,其預習過程具有比較穩固的特點,這在改革的年代已經顯得陳舊了。為此,我們提出了有效預習指導的構想,即教師為學生擬訂預習提綱,意在引導學生學會預習,并逐步過渡到在學完每節課后,學生能夠擬出本節課的思路,找出重難點,歸納出解決的方法并牢牢掌握它。
從高州市石古中學高二級隨機選取數學知識水平基本接近的兩個班,進行一學年的實驗,其中高二(1)班為實驗班,人數52人;高二(2)班為對照班,人數55人。經實驗前通過測試、調查,兩個班測試平均分無顯著差異,確保實驗有效性。
2.1 對照班的課前預習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即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習慣,自主選擇預習的方法,如:迅速瀏覽一遍即學習新教材;帶著問題,邊思考邊讀第二遍;邊預習邊做好預習筆記,等等。
2.2 實驗班運用有效預習指導進行教學,即根據授課的類型、教材的性質及授課的任務等不同而變化,控制好課前預習的量和度,做好預習和課堂學習的規劃。規劃好課前有效預習指導的系統性,針對具體的學習內容用不同的預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以綱導讀:在有效預習指導實驗前期,教師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出預習提綱,一方面通過提綱讓學生了解新課的重點、難點及新舊知識的聯系,解決學生學些什么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綱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科學地發現、探索、獲取新知識,指導他們學會閱讀,學會整理,學會遷移,學會探索,學會總結,解決如何去獲取新知識的問題。如“函數”第一課時預習提綱:
目的:能用映射觀點來理解函數概念,掌握函數符號f(x)的表示方法及意義。
重點、難點:函數的概念。
提綱: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舉例說明初中己學過的函數的定義,解釋函數定義中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的意義。
2.比較現在函數的定義與初中函數定義的區別與聯系。
3.比較映射與函數的相同處與不同處。
4.說出決定映射與函數的關鍵要素,有幾個方面。
5.映射定義中集合A、B與函數定義中集合A、B的元素有何異同點。
6.總結映射與函數之間的關系,并用映射的觀點來定義函數。
7.若集合A是集合B的函數,則集合f(A)與集合B的關系是怎樣的。
8.說明課本上的例子f(x)=x2+2x-1中f(x)表示的意義及f(2)=7表示的意義。
9.用區間表示下列實數的集合。x>2,x 2,1<x 5,-1<x<6。
②以問導讀:由于數學概念抽象,思維邏輯性強,遠不如文學作品那樣吸引人。如果把知識概括成一些容易理解或有趣味的問題,作為預習提綱,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有方向地去閱讀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就不會感到索然無味了,也不會走馬觀花地閱讀教材了。實踐表明,依據上述例子的方法開展以問導讀,把學生的思維從“發散”到“集中”,這樣的點撥可收到撥云見日的效果,能引導學生逐步深化思考,進一步提高閱讀和自主預習的能力。
③以疑導思: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數學是一門思維科學。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勤思、善思的思維品質,是數學的重要任務。“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困惑,激發其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疑”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勵他們主動去探疑、釋疑,從而獲取新知識。實踐表明,以疑導思,能引導學生逐步深化思考,進一步提高預習效果。在預習中,為有效推動以疑導思,著重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引導學生在預習時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展開橫向思維。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比較抽象、難度較大的知識時,如果啟發學生回憶學過的有關知識,或者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有效地利用舊知識去理解新知識,就能促進知識的橫向聯系。例如:在指導學生預習“空間向量”這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平面向量的概念和性質或借助實際生活上的一些常識,引導學生在預習中認識空間向量的定義或運算法則、運算關系。二是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在預習中探索→發現。而教師的主導性就在于釋疑排難,把預習引向深入,引導學生重點地預習帶有共性的疑難問題,通過對疑難問題的引導啟發學生預習,既把學生的預習引向深入,又拓寬學生的思路。例如,在預習“互斥事件”這一節的時候,教師重點地引導學生預習的疑難問題在于,互斥事件定義與集合有什么關系?互斥的充分條件又是什么?
④以趣導情:學生在數學課前預習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受其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影響。目前,相當部分學生缺乏數學課前預習興趣。教師不夠重視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和良好的預習習慣,并運用生動活潑的方法指導學生輕松地進行有效的快樂預習。例如,預習提綱的設計要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結合,努力營造愉悅氛圍,讓學生在趣中學習,在樂中求知,教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2.3 考試內容與辦法:實驗班和對照班均按照教材規定的必考內容,抽取三次單元試成績進行對比考核。
在實驗之始(2014年9月),實驗中間(2015年1月)和實驗結束(2015年6月)共進行了三次單元測驗,三次成績比較見下表:

實驗班與對照班三次單元成績比較
說明:表中優秀為90分以上;良好為80—90分;其它為80分以下。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
有效預習指導,教師為學生擬訂預習提綱,學生學會預習,并逐步過渡到在學完每節課后,能夠擬出本節課的思路,找出重難點,歸納出解決的方法并牢牢得掌握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最為明顯。而傳統的預習方法要占用學生相當一部分學習時間,學生反映雖然進行了預習,數學成績有一定的進步,但導致他們其他課的學習成績退步很大。
由此可以看到,要上好一節數學課,有效預習指導是關鍵。開始部分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課的基本部分的教學和整堂課的質量。所以運用有效預習指導比用傳統的預習上課,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更加顯著。
[1]匡唐松·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的幾點體會,《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年03期
[2]黃波·高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考試(教研版)》2007年04期
[3]張素玲·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師道》教研版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