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揚
摘 要: 高考完形填空考查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難度高、區分度較大的一類題型。考生在高考前應提高哪方面的微技能才能順利完成考試任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對近三年高考完形填空選項詞匯的命題規律進行分析,結合不同詞性的詞匯在句中的功能作用,探究完形填空的考查微技能,為考生在處理完形填空微技能提升提供方向。
關鍵詞: 高考完形填空 詞匯功能功用 微技能
一、近三年全國Ⅰ卷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選項詞匯詞性個數統計
從上面表格中,在近三年完形填空每小題考查不同詞性的詞匯個數分布數據來看,高考完型填空側重于對實詞的考查,虛詞為輔。主要是實詞最能體現文章語篇的語境,考生需要依據所給定不完整的語境信息,綜合運用各種微技能將短文補充完整。
二、不同詞性的詞匯在句中的作用
(一)名詞通常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或表語,它代表某一個動作的發出者或是承受者。
(二)動詞通常在句中充當謂語動詞或非謂語動詞,它是主語在特定情境下所發出的客觀動作。
(三)形容詞通常在句中充當表語或是定詞,它是對主語內心或是外在狀態的一種表述或是對某一種對象名詞的修飾。
(四)副詞通常在句中當充當狀語,它用以表示動作發生的程度、方式或狀態。
(五)連詞通常在句中起到引導句中的作用。
三、不同詞性詞匯考查的微技能
(一)考查對整體把握的微技能
1.考查文章中心的概括能力
從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語境這一命題特點上看,考生在處理每一小題時,不管是哪種詞性的詞匯都需要聯系文章上下文,在高考高度緊張的環境下,考生恰恰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忽略了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而失去大量分數。高考完形填空的文章,都具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中心思想明確,文章的段落及細節都圍繞中心展開。考生在選詞時只有緊密結合文章的中心,才能夠選對正確答案。所以,對考生來講,做好完形填空的前提是通過快速閱讀文章并概括文章的中心大意,并作為解答每一道題的依據,因此考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概括能力。
2.考查構建篇章整體結構能力
完形填空通常在第一句話不設空,給考生一個完整的語義,它是文章故事發生的背景或主題,也是考生窺視文章的一個窗口,結合自身的生活與學習經驗,以及高考完形填空文章具有積極向上、思想健康這一特點,考生應迅速構建篇章的整體框架與主線,在閱讀過程中不斷進行驗證,如果考生能夠正確構建框架及主線,則不但減輕了答題的心理負擔,而且對于閱讀速度的提高及之后詞匯的正確選擇起到方向性的指導作用。
(二)考查對細節把握微技能
1.名詞是對考查考生對事件或話題的分析及概括能力
在一篇文章中,中心只有一個;在一文段中,段落大意也只有一個,名詞作為主語或是賓語,它都圍繞某一話題或一事件重復出現或同類出現,文章當中出現的名詞一般具有一致性或是相關性。如果文章的中心話題看作一個全集,那么文章中出現的名詞可以看做是這個集合中的一個元素;考生在把握中心思想及整體結構后,應具有分析話題相關詞匯的能力。當然,如果名詞體現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就需要對篇章或是文段進行概括與總結。例:This has been a wonderful?搖 ?搖for our family。
2.動詞考查對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推理能力
在語篇當中,每一個動作的發出,都有它的客觀性與必然性,即每一個事件發生的都會有其特定的背景或是將會產生相應的結果。在作選擇時,考生需要根據自身的經驗,分析推敲特定人物之所以會發出這一動作的前因,以及與后面所發生的事件是否合理。
3.形容詞考查對人物心理變化的揣摩能力及對對象的評價能力
(1)形容詞作表語時體現主語的特征或是心理動態,作為故事性的文章,不同事件發生必然會引發人物的心理變化,即任何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會因特定的情節背景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考生應站在故事人物的角度體會某個特定背景下的心理狀態。
(2)形容詞作定語用于修飾名詞,在特定故事情節的背景之下,是故事中人物角色在特定場合對某一事物或是事件的評價,考生同樣需要站在角色的角度理解,結合相關背景對事件或是事物作出正確的評價。
4.副詞考查對人物情感、態度的理解能力
副詞用來修飾動詞或是形容詞,表示程度或狀態,所以,不同的條件狀態下相同的態度但程度會有所不同。比如,一個學生在沒作出努力的情況下,剛好通過了測試考試,他可能會非常高興。但是一個學生經過勤奮學習,同樣剛好通過了測試考試,他高興的程度一定會比第一個來得低。
依據高考完形填空設空命題的特點,我們發現,它側重考查考生的整體構建能力,概括細節能力,對情感的揣摩能力,以及對事件或事物的評價能力,考生考前只有充分強化以上的考查能力才能順利完成測試任務。
參考文獻:
[1]陳根花.完型填空命題潛規則.2011.
[2]英語完型填空的考點與能力考查.網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