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宗
摘 要: 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語文教育更為重要。新課程標準倡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從各方面感染學生。教學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
關鍵詞: 良好氛圍 創新對策 學習方式
教育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它承載著明天的理想。小學基礎教育范疇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它是通向個體全面發展的紐帶與橋梁。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語文教育更為重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基礎教學工作者要利用新形式,在小學語文新課標實踐中,提出新問題、分析新課改對小學教學的要求,并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的出路提出一些創新對策,引導學生探索所要實現目標的途徑,獲得知識智慧,因此注意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思路與要求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如何繼承傳統語文教學的經驗和方法,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實施新課改的精神,如何將新課程標準變為切實可行的教學行為,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本學科特點,需要我們積極探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氛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學習一個重要目標是過程與方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的學習方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教師要思考哪種教學方法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盡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新課程標準倡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以充沛的感情、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情感。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堂能感動人的課,感動學生,感動自己,感動聽課者。教師要熟悉課程標準,對目標要求爛熟于心,教師與學生做的一切都要圍繞教學目標??梢杂蒙鷦拥墓适隆⒂腥さ闹i語、巧設的問題、創設情境開展競賽等方式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懷著好奇的求知心,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情境。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一課時,先讓學生讀課文,然后問:“你體會到濟南冬天天氣的特點是什么?”學生從書上找出來,是“溫晴”的,接著讓學生找自己喜歡的句子,并畫下自認為美的句子,注上旁批。全班交流時,邊讀邊品:“臥”字好在哪兒?寫水藻的綠有什么作用?讓學生讀一讀,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各抒己見。師生一齊分享點點滴滴的感受,體會作者用字的巧妙性,激發學習欲望。
二、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語文教學課堂與其他學科課堂區別的標志,就是書聲瑯瑯,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法。新課程改革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變化,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在教學中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把學法指導貫穿語文教學全過程,幫助學生領會、掌握或運用哪些學習方法,并在課堂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滲透,引導學生領悟、運用。語文教學特別強調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是掌握知識。設計練習題和批改作業時應注意啟發學生掌握和鞏固有關學習方法。教學時要因生施教,盡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將難點分散,劃分出層次,降低難度。這樣會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皩υ捠健苯虒W是在平等、開放的氛圍中進行的。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支持,學生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學語文用語文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是基礎學科,學生知識越豐富,學習就會越輕松。學生的發展是全人類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活動環境的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成立課外活動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如結合課堂教學,制作和改進教具;結合愛鳥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編寫板報進行宣傳;參加“學國學”知識競賽,開闊眼界。我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安排游戲。如“詞匯大比拼”,“成語接龍”等,既讓學生活動,又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樂不知倦,輕輕松松地學到知識。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增長,課堂表現會更積極、主動思維會更活躍。
四、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效仿,有人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足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始終保持學習激情和動力,增強學習毅力。把學習當做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意識到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教書育人須做到以情激情。老師用一顆愛心感染孩子,孩子學會感恩,用優異的成績、優秀的品質回報父母、回報社會,那將是教師最高興的事。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有位教育家這樣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敝挥袩釔劢逃聵I,熱愛語文教學,熱愛學生,才能教好語文。語文教師工作更富有創造性和內在魅力,教師要有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地駕馭調節課堂和駕馭調節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必須對學生和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隨時隨地地觀察和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因勢利導地進行教學。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啟。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師、提高自身修養上下工夫,在師生互教互學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價值,把課堂學習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
參考文獻:
[1]周芬蘭.讓每一個孩子演繹不一樣的精彩——“新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索[J].課外語文,2016(01).
[2]夏國民.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