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蘭
摘 要: ASP.NET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建立強大Web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平臺,是廣大開發(fā)人員建立中小型網站的首選技術。“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成為很多高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專業(yè)進階課程。由于該課程綜合性強,涉及知識點多,一般面向大學高年級學生開設。作者根據對該課程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對這門課的教學思考。
關鍵詞: “ASP.NET程序設計” 實例教學 實踐技能
一、彈性安排章節(jié)學時
“ASP.NET程序設計”課程綜合性較強,有很多前導課程,包括C#語言、HTML語言、數據庫原理等。由于總課時數有限,而課程內容體系卻很廣、涵蓋知識點也多,這就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彈性安排不同章節(jié)的學時數。本人任教高校的學生修讀該門課程時,大多沒有學過C#語言和HTML語言,卻有C和C++語言的基礎,而C#語言從C和C++語言演化而來,所以講授C#語言時不用面面俱到,主要側重與C/C++語言的不同之處。對HTML語言部分只是提綱挈領式地介紹重要內容,而把更多學時安排在本課程的核心內容上,如Web控件、ADO.NET技術、一些重要的數據控件(GridView、DataList控件)等。
二、網絡信息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的依托
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是提升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的很好舉措,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資源庫,將教學大綱、教學課件、項目代碼、作業(yè)要求、參考資料等發(fā)布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隨時下載參考和學習。
2.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專業(yè)實驗室除了配置相應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同時安裝電子教室軟件,把教師的電腦桌面遠程廣播給參與課堂的每一位學生,學生隨時可以舉手提問、上傳作業(yè),實現與學生更好的互動。
3.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學習ASP.NET課程時常常通過一些網站論壇(如CSDN)尋求幫助,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學習特點,引導其更合理高效地利用網絡資源自主探索式學習,增強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長遠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三、實例教學貫穿始終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講授式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和教學效果增強。ASP.NET程序設計是一門技術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現行很多教材在規(guī)則和語法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有些偏多,而一些相對實用、操作性較強的內容在教材中卻講解得不夠清楚。如果教師在課堂中講述過多計算機語言語法及規(guī)則,易給學生帶來抽象、繁雜的感覺,學習過程顯得枯燥。即使有一些學生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獲得了較多語法知識,但自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時還是沒有辦法。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學過程中穿插大量經典但比較短小的實例,通過展示實例、講述實例實現的過程、還可以怎么進一步擴展等一系列步驟進行剖析,使學生理解并易于上手,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一個個實例掌握涉及的重要知識點,同時提高實踐技能。
在課堂教學的最后階段,展示一個綜合性項目,首先分析了解該項目的主要功能模塊劃分,接著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該項目涉及的主要技術點,以及對這些技術要點的核心代碼進行解讀。通過這種由淺入深、自頂向下的逐步細化、層層剖析的方式全面透徹地理解一個完整項目的實現過程,把所學知識點融會貫通,實現對知識技能的系統(tǒng)性認識,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四、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比重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型比較強的課程,意味著實踐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真正掌握相應內容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大量實例講解外,每講授完一個小章節(jié)模塊后,會布置相應內容的簡單任務讓學生完成。如在內置對象章節(jié),要求學生頁面?zhèn)髦档膶崿F分別通過Request對象、Session對象和Cookie對象幾種不同方法實現;Web控件章節(jié),學生制作登錄注冊界面,學會控件的用法;驗證控件章節(jié),要求學生在登錄注冊界面上加上各種驗證信息;ADO.NET章節(jié),則要求學生利用SQL Server數據庫建立數據庫表,并把注冊頁面填寫的信息寫入到數據庫表中,并根據數據庫表驗證登錄界面用戶名、密碼信息是否正確等。實踐環(huán)節(jié)是一個由易到難、逐步加深的項目實現過程,將實例和具體任務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五、采用項目答辯考核方式
ASP.NET課程教學體系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所區(qū)別,相應地,考核方式有別于傳統(tǒng)考核方式。傳統(tǒng)考核方式以理論考核為主,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往往機械背誦一些概念、原理,忽略技能水平鍛煉,而ASP.NET課程教學需要通過實踐證明和考核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
具體考核形式以綜合項目答辯方式進行,以“教師引導、學生自愿”的指導思想,建立三人項目小組(自薦或他薦出一項目組長),項目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一個綜合性項目,并撰寫項目設計說明書。考核時,項目組長進行項目功能演示,每個項目成員都必須參加項目答辯,根據項目功能完成情況、界面設計情況、代碼規(guī)范情況、文檔完善情況和答辯情況進行打分。最終每個學生的成績由出勤情況、課堂參與度、實踐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和最后綜合性項目答辯情況組成,側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技能水平的考核。
綜上所述,高校“ASP.NET程序設計”課程是計算機類學生的一門重要專業(yè)進階課程,綜合性強,對學生基礎要求較高,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實際情況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以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使高年級學生畢業(yè)時實實在在掌握一門新的技能。
參考文獻:
[1]何力.ASP.NET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探索[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0.24.
[2]師曉利,尚怡君.淺談ASP.NET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0.20.
[3]劉學超,楊宏偉.職業(yè)院校《ASP.NET WEB 開發(fā)》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S1).
[4]康梅娟,郭狀先.基于案例的“ASP.Net技術與應用”教學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9).
[5]張雪.ASP.NET網站建設課程教學探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