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陳磊
摘 要:本文從民航氣象特殊觀測實際出發,對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的特殊觀測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以期對民航氣象特殊觀測尤其是危險天氣的觀測有所幫助,提高民航氣象特殊觀測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特殊觀測;低云;平流霧;雷暴
特殊觀測是指在兩次例行觀測之間,當云、垂直能見度、主導能見度、跑道視程、天氣現象、地面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等要素中的一種或幾種達到規定的標準時進行的觀測。當一些氣象要素發生、終止或強度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準確地發布特殊天氣報告,主動做好天氣信息通報工作,否則可能會對飛行活動造成重大的影響。
對于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來說,低云、低能見度、雷暴是影響溫州機場航班正常運行的三個重要氣象要素,時常造成溫州機場飛機復飛或備降。因此,做好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的特殊觀測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民航氣象部門配備了自動觀測系統,溫度、濕度、氣壓等氣象要素可以自動采集。而對云、能見度、天氣現象的觀測,仍以目測為主,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做好對云、能見度、天氣現象的觀測,特別是能否做好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的特殊天氣觀測,是氣象觀測人員業務素養高低的重要體現。筆者從溫州機場特殊觀測的現狀出發,就如何做好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的特殊觀測談幾點體會。
1 低云觀測
1.1 現狀
存在規避云的演變記錄的現象。 按照民航氣象地面觀測規范的要求,若450米以下的某層云云量達到5或以上,應該記錄云的演變。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觀測員為了圖方便,將5個云量記為4個,從而規避云的演變記錄。如下例:紀要欄里應出記錄5Fn(250)11:30—(400)13:45—…………,將云量記錄為5以下,這樣不用在紀要欄里記錄。部分觀測員對于常見低云分辨不清,甚至習慣性的不加區分記成一種云。
實際工作當中,主要體現碎積云、碎層云與碎雨云的誤判,雨層云與層云的誤判、層積云與碎雨云的誤判。在同一種低云的觀測上,不同觀測員在云高和云量上存在偏差。在能見度比較差,有雨、天空背景很暗或者很白的情況下,年輕的觀測員在判別低云的量和高度上往往不準確,這就會給航空公司的降落帶來了風險。
除此外,部分觀測員只是靜態的觀測低云,而忽略地面低空的風向。在風速大于4米/s以后,低云會在低空風的影響下發生明顯移動,從而影響本場上空的低云量的快速變化。
1.2 原因分析
民航氣象觀測工作雖然簡單、單調,但是更加注重細節,而觀測結果帶有明顯的主觀性,這樣就會讓部分觀測員存在偷懶的念頭,將云的觀測記錄簡單化模式化。同時,有些觀測員在長久的單調工作中,容易出現思維定式。
1.3 改進措施
首先加強觀測員的責任心教育,提高觀測員對低云危害性的認識,避免搞簡單化、模式化規避本場云的特選報標準,降低觀測質量。
其次,加強業務學習和集體觀測,特別是相似云的判斷與識別,將不同觀測員的低云觀測結果進行云量和云高對比,從中發現部分觀測員的不足,有重點的進行業務培訓,交流相關經驗,使得年輕觀測員業務快速提升。多進行情景模擬,設置大霧或者雨后低能見度大量碎雨云、碎層云、層云出現的場景,通過模擬能見度、云量、云底高等數據的變化,要考察觀測員記錄、演變以及及時編發特選報的能力。
2 低能見度觀測
2.1 現狀
溫州機場大霧主要是平流霧和輻射霧,其中平流霧的影響最大,也最有代表性。春冬季,如果溫州機場處于地面靜止鋒前暖區一側,高空有暖平流配合,極容易形成平流霧。而且由于鋒面的移動速度緩慢甚至出現反復,導致溫州機場平流霧的持續時間長,短時間內反復出現,出現頻率多,因此平流霧的觀測任務較重。有時,平流霧會晚上或者黎明前悄無聲息的來臨,覆蓋機場的速度又很快,因觀測員的精力分配原因,會導致有時低能見度觀測不夠及時,甚至出現其他部門詢問提醒的情況才意識到平流霧的來臨,而此時機場的RVR數值可能已經降到550米以下。有些觀測員對平流霧的發生、變化過程不熟悉,可能存留在只是用眼觀測的水平,被動性觀測。對溫州機場平流霧的規律、特點不了解,導致能見度演變記錄跳動頻繁,特選報多發、錯發。在平流霧覆蓋整個機場達到天頂不可辨時,對垂直能見度的判斷不準確,記錄不規范。
2.2 原因分析
部分觀測員對溫州機場平流霧的發生發展規律不了解,只是被動性的觀測,沒有做好提前準備,觀測技巧不足。同時,溫州機場氣象觀測室和預報室相距甚遠,在天氣系統的溝通方面存在欠缺。
2.3 改進措施
值班觀測員需要密切關注當天的機場空氣濕度、當天實時溫度,如果空氣濕度長時間大于95%(高濕),同時伴隨著溫度較往常偏高(高溫),要引起觀測員注意。
實際觀測經驗表明,如果春冬季某天白天的溫度突然升高,持續一天以上,然后晚上溫度下降,那么晚上或者夜間發生大霧的概率相當高,平流霧和輻射霧有時會混合在一起。同時密切關注地面風向、風速。風向決定平流霧的來向,在觀測能見度時,要多注意風向的來向方向,可以及時的發現平流霧的來臨。當地面風速<2米/S,則大霧維持的時間會很長。
其次,用AWOS系統主界面MOR和RVR的數值快速變化來提示大霧的來臨。在實際觀測中,MOR、RVR和主導能見度往往有一定的差別,但是上升和下降的變化趨勢還是能夠反映主導能見度的變化。觀測員特別要注意RVR的變化,做好RVR的特選報編發以及相關的記錄工作。
最后,觀測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在大霧來臨時及時提醒預報員,有助于提高氣象臺大霧等重要天氣的預警水平。培訓方面,在冬春季來臨,加強換季學習,通過大霧天氣的案例分析,不定期組織特情處置、溝通協調能力的培訓,提高觀測員的業務水平。對于很少出現的因雪、揚沙等造成的低能見度,在培訓時也提及,防止萬一出現,觀測員處理不熟練。
3 雷暴觀測
3.1 現狀
通過對雷暴的觀測記錄檢查發現,部分觀測員對雷暴的方位判斷不是很準確,雷暴路徑記錄有不符合天氣學原理的情況。觀測員在編發報過程中,容易出現錯情,諸如雷暴的特選報文云組中沒有CB云,降水忘記記錄陣性降水,雷暴解除報文中忘記RE組等等。
在雷暴解除的同時,CB也認為不存在(事實上CB云還可以繼續存在)。發生雷暴時,觀測員注意力集中在雷暴方面,而忽視了與雷暴伴隨的天氣現象的大風、颮線、冰雹的觀測與記錄,手忙腳亂的同時,可能出現服務流程不夠規范,信息通報有時不夠及時;雷暴很強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氣象自動觀測設備被雷擊壞,造成的設備損壞問題在紀要欄里沒有及時記錄。在夜間發生的雷暴,對CB云云量、云高的判斷也不是很準確。
3.2 原因分析
雷暴發生時,本場氣象要素會發生劇烈變化,給年輕觀測員造成心理壓力,手忙腳亂容易出現上述的錯情。部分觀測員也存在對雷暴發生天氣學原理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如何系統性的觀測雷暴,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3.3 雷暴觀測改進建議
在觀測雷暴時,除雷聲外,白天可以通過CB云所在位置,晚上可以通過閃電來幫助判斷雷暴的方位。同時,密切留意氣象要素的劇烈變化。在雷暴來臨前,往往會發生溫度驟降、氣壓驟升、風速驟增,并帶陣性。當這些現象出現,應及時做好雷暴觀測前準備工作。
其次, 雷暴移動路徑跟地形有關,所以要熟悉機場所在位置的地理環境。溫州機場西側大羅山,西北部瀕臨甌江,導致雷暴容易從上述兩個方向移過來。
再次,在雷暴多發月份來臨之前進行雷暴的專題培訓,對雷暴的氣象要素特征、觀測與記錄的要點、對雷暴可能伴隨的大風、颮線、冰雹的觀測進行學習、熟悉。加強對觀測室雷暴天氣下特選報的檢查力度,對出現的錯情進行案例分析,特別是對常見的諸如漏記CB云、RE組、降水性質等常見的錯情,多提醒,盡量減少類似的錯情出現。雷暴天氣可能會對各種氣象觀測設備產生破壞,因此做好觀測前的應急準備工作很有必要,如果出現雷擊,應及時做好信息通報工作,紀要欄也應相應記錄。
最后,多借助現代觀測手段來輔助雷暴的觀測。最常見的就是雷達回波,溫州機場最新的AWOS系統,配備了雷閃探測系統,可以較準確地定位雷暴方向、距離,對處于5邊的飛機有很好的提醒。
4 小結
1)低云、低能見度、雷暴對飛行安全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做好低能見度、低云、雷暴的特殊天氣觀測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2)目前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的觀測與記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對實際觀測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予以總結、歸納,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有針對性的強化學習,減少類似錯情的發生。
3)加強業務學習,多組織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演練,強化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實際業務操作的熟練程度。
4)多組織復雜天氣下的集體觀測。集體觀測過程中,不同觀測員通過各自觀測數據的差別,相互交流經驗,尤其對年輕觀測員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5)觀測員要充分利用機場現存的觀測技術手段輔助觀測,多總結經驗,業務水平才能夠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 溫州永.強機場航空氣候志(1991-2014).
[2] 陳志平.溫州機場飛行氣象條件分析.浙江氣象,2010.9.
[3] 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民用航空氣象地面觀測規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