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科
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交流逐漸成為了人們最喜愛、最常用的溝通、交流方式之一。而微博的出現對人們生活、工作的方式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也逐漸擴展到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本文從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響入手,對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進行了淺談。
關鍵詞:微博;高校思政教育;影響及應用
作為當前人們廣泛參與的一種在線虛擬社交活動,微博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認識到微博在信息傳播上的優勢與影響力,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結合高校學生情況與學生特點開展思政教育,以此增強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一、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響
(一)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途徑
在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下,為了適應學生的不斷變化高校思政教育也做出了許多改進與完善,自進入“微博時代”以來,這一新興的網絡交流方式便成為了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
微博因其方便、快捷等優勢,使教師與學生間免除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且還保持一定的隱私空間,這就使得學生能放心戒備心理,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交流,拉近了學生與思政教育工作者間的距離。
與傳統思政教育不同的是,利用微博思政教育工作者仍然能在課后或業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這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徑。
(二)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社會化
從當前的形式來看,高校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較大的局限性,尚未完成大學生與家庭、社會聯系的任務。微博的出現很好地改變了這一情況,其為大學生、家庭、社會搭建了一個良性的交流互動平臺,促進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社會化、全面化。
同時,由于微博的興起,社會各個階層的精英人士相繼開通微博,通過微博大學生可以接收到這些精英人士的先進觀念、正確思想等,這恰恰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網絡環境,也給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
微博的一大特征就是能將各種信息進行靈活快速的匯聚,并將傳統媒體的報道模式轉變成了報道交流相互融合的模式,這大大豐富了信息的內容和信息的時效性。
而作為大學生正可利用這一特點來獲取最新的信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便可以利用微博,來提高大學生接受思政教學內容的速度。
對大學生來說,他們是思想活躍的一代,需要不斷注入新鮮的知識來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對微博來說,其就像一個博物館,大學生總能在里面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識,滿足了大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也進一步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打開了便利之門,促進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生活化發展。
二、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一)樹立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應用新觀念
微博的快速發展給網名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一個非常快捷、方便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拉的非常近。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微博在大學生的溝通、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來樹立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思政教育工作者一般都會認為大學生對網絡是不具有抵抗力的,對于網絡中的信息不具有分辨能力,容易受到網絡的影響。
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都不會將網絡引入到課堂中,使用微博進行思政教育就更不用說了。
而現在,微博平臺完全可以影響學生的思想,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視,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充分的利用微博,利用微博的力量引導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利用微博的特征,建立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因為微博平臺具有雙向傳播信息的特征,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的將微博平臺利用起來,給班集體搭建一個實時交流互動的橋梁,讓班級中的全部學生可以在一起進行一些的話題的探討,這樣不但可以加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有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思政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合適的機會來建立班級的交流基地平臺,例如:建立一個班級的基地微博,在這個基地中,教師可以作為引領者,選擇優秀的學生作為微博的管理者,然后在日常的話題討論中引入一些和學生實際相關、社會上比較熱門的事件,引導學生往積極的方面進行探討,對于一些學生出現了負面的思想,教師要及時的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學生做知心朋友,長期下來這種方式必然會取得一定的成效。
同時,教師在進行微博思想政治潛移默化教育活動的時候,也要適當的和課堂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加入到教學中來,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成效。
(三)利用微博平臺實現思政延展教育
思政教師還能夠通過對微博平臺進行利用,開展一些延展性的教育活動。教師一定要對網絡上的信息資源進行挖掘,篩選出對學生有用的話題,讓學生進行探討,以此來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為自主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讓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微博平臺信息溝通、交流的方式日益受到學生的歡迎,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好這一資源,將其引入到高校思政教學工作中,消除傳統的教育思想,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接受教育,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良好思想政治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謝玲.微博文化及其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56-57.
[2] 謝丹.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影響與應用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06:8-9.
[3] 孔月紅.淺談微博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J].知識經濟,2015,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