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文
摘要:文章就雞東縣退耕還林工作的實際操作程序逐一進行了分析,以此來說明縣級退耕還林工作規范操作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縣級退耕還林工作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
關鍵詞:縣級;退耕還林;操作;程序
雞東縣,隸屬于黑龍江省雞西市,于1965年建縣,因行政區域位于雞冠山以東而得名。雞東縣東與密山市相連,北與七臺河市、勃利縣接壤,西與林口縣、穆棱市和雞西市三個區為鄰,南與俄羅斯搭界。雞東縣地貌特征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地處中緯度,屬大陸性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征。雞東縣總面積3243平方公里,轄8鎮3鄉,123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退耕還林2003年開始在我縣實施,全縣有10個鄉鎮3500個農戶參與了退耕還林建設,共實施退耕還林10000畝。
1 深入廣泛地開展退耕還林宣傳發動工作
(1)成立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宣傳動員大會。2003年初。雞東縣接到省、市退耕辦下達的退耕還林任務后,立即成立了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并及時組織有關單位、縣退耕辦成員和各鄉鎮的鄉鎮長、林業站工作人員、重點農戶召開了宣傳動員大會。同時邀請省、市專家搞了退耕還林專題培訓。
(2)與此同時,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退耕還林組織機構,在本鄉鎮轄區內通過黑板、廣播、宣傳單等形式開展了大規模的政策宣傳。
(3)通過宣傳發動,做到家喻戶曉。使雞東縣每一位退耕農戶都充分了解到了國家對退耕還林工程的錢糧補助政策,掌握了退耕還林工程的政策要求與技術標準,認識到了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在廣大農民自愿參與的基礎上。形成了干群齊參與的建設氛圍,雞東縣100%的農戶都是志愿報名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全縣有5000余農戶主動申請承擔退耕還林工程,有力地保證了工程健康快速推進。
2 逐級填報退耕還林審批表
農戶填報“退耕還林審批表”。按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有關規定,農戶如果自愿將自己承包的耕地進行退耕還林,愿意按照國家、省、市、縣等各級政府制定的退耕還林標準要求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則填報“退耕還林審批表”。內容包括鄉、村、姓名,退耕地畝數、地點、土地證號。填好后報村委會,村委會審核無誤后加注意見,報所在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加注意見后報縣通耕辦。
3 嚴格按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標準逐一審查各村申報農戶
(1)立地條件調查。縣退耕辦根據退耕還林審批表和退耕還林的政策要求、技術標準進行逐一審查,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退耕地塊進行小班立地條件調查。
(2)相關手續調查。審核農戶退耕地的土地證,以及按退耕還林政策要求需要審核的其他內容。
(3)審核不合格的農戶,該否定的則給予否定。
4 縣通耕辦下達年度計劃,科學規劃設計
(1)編制年度退耕還林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縣退耕辦根據審查核實結果,結合本縣的實際情況,編制年度退耕還林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經縣退耕還林領導小組審批后,逐級上報上級退耕辦。
(2)經上級批準后,本年度計劃以退耕還林領導小組文件下發到各個鄉鎮。未經退耕辦和計劃部門批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調整。
5鄉鎮人民政府和退耕農戶簽定退耕還林合同書
(1)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應承擔的違約責任。縣、鄉、村、戶四級在退耕還林工作中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與義務,縣、鄉、村負責監督、管理和服務,農戶負責造林與管護。
(2)簽定“退耕還林合同書”。經鄉、村、戶逐級申請,經縣退耕辦審核合格后,在鄉、村兩級負責人的見證下,鄉鎮人民政府和退耕農戶簽定“退耕還林合同書”。
6 按照上級批準的“作業設計”以及“退耕還林合同書”規定的標準組織施工
(1)退耕還林實施農戶必須嚴格按照上級批準的“作業設計”以及“退耕還林合同書”規定的標準進行施工作業。比如說地塊不能移位,不能改變作業設計確定的栽植樹種和栽植密度等。
(2)原則上要求“誰退耕、誰還林、誰管護、誰受益”。如果確實無力或無條件進行還林的,應委托他人進行還林,同時雙方要簽定“退耕還林委托協議書”。
(3)適時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為了確保任務的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農戶應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分春、雨、秋及時實施栽植造林。農戶需苗時,可向當地鄉政府申請。或向縣通耕辦申請,由縣退耕辦或鄉鎮府統一購買苗木;也可由農戶自行采購苗木。
7 認真撫育、補植、管護
(1)建立封禁標志,精心管護幼林。栽植完成后,要在退耕還林地的四周建立封禁標志,退耕戶嚴格按要求對所造林地實施精心的管護和嚴格的封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鞏固造林成果,確保退耕還林工程效果。確保苗木成活,早日體現生態治理效果。
(2)逐塊進行工程的撫育、補植。春季造林結束后,要求農戶在雨、秋季再進行一次全面的補植、補種,雨季進行一到兩次穴面鋤草和擴穴,促進幼苗快速生長。
8 嚴格檢查驗收。并張榜公布驗收兌現結果
(1)鄉鎮檢查驗收。年度造林完成后,以鄉鎮為單位,組織專人進行逐塊檢查,寫出鄉鎮自查報告,向縣退耕辦寫出驗收申請。
(2)縣退耕辦檢查驗收。縣退耕辦接到鄉鎮驗收申請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逐村、逐塊、分戶全面檢查驗收。寫出自查報告,分別上報市、省退耕辦。
(3)張榜公布驗收兌現結果。公開辦事程序,把退耕還林檢查驗收到戶面積,錢糧兌現數量納入鄉、村政務公開內容,實行張榜公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造林農戶公開、退耕面積公開、糧款補助公開。
(4)核發“驗收合格證”。對驗收合格且張榜公布沒有疑義的退耕還林農戶發給“驗收合格證”。
9 做好苗木費、糧食和現金補助兌現工作
(1)領取糧食和現金補助。經檢查驗收,退耕還林合格后,各鄉鎮林業站上報匯總本鄉鎮合格退耕還林姓名、面積。縣退耕辦匯總上報縣財政局主管部門。退耕還林戶憑縣退耕辦核發的“驗收合格證”,各鄉鎮上報本單位退耕還林合格面積、姓名報縣財政局,縣退耕辦匯總后報縣財政局主管部門兌現領取相應的糧食和現金補助。
(2)苗木造林費對戶清算。年度退耕還林實施驗收結束后,合格退耕還林戶的苗木造林費要對戶清算。統—購買苗木的,扣除農戶所栽苗木的費用后,剩余部分發給農戶。農戶自己購買苗木的,苗木造林費全部發給農戶。
10 及時確權發證
(1)確權發證。經檢查驗收合格后的退耕還林地,按照有關政策要求,及時辦理土地使用變更手續,確權換發林權證,把退耕還林地納入林地管理范圍,鞏固好退耕還林成果。
11 結論
縣級退耕還林工作必須嚴格按嚴密、科學、規范的操作程序組織實施。總的來說就是,認真推行項目管理,堅持按計劃制定實施方案、按方案進行作業設計,按設計組織施工造林,按設計進行檢查驗收,按驗收結果嚴格兌現補助。在具體操作上,縣級退耕還林工作必須嚴格10道程序,即宣傳程序、申請程序、審查程序、規劃設計程序、簽定合同程序、組織施工程序、撫育管護程序、檢查驗收程序、補助兌現程序、確權發證程序。
參考文獻:
[1]《退耕還林條例》
[2]黑龍江省實施《退耕還林條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