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 吳群英 董紅艷


【摘 要】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綜合征相關疾病糖代謝和甾體激素代謝的表現,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月經稀發、不孕、多毛癥等患者64例,依照患者表現分為PCOS組、OHA組、PCO組,另外選取12例正常婦女作為對照組,分析糖代謝和甾體激素代謝。結果:對照組患者E2/T明顯高于其他三組,患者空腹INS與T、E2之間無明顯相關性,患者未出現明顯的糖耐量受損,幾組患者C-P濃度、GLY濃度、I/G值、AUC變化趨勢相同,時點值差異不明顯,患者組O4點INS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PCO組(2.68±0.24)與對照組(1.38±0.31)存在顯著差異,P<0.05,卵巢興奮試驗后,17-ɑ羥化酶、17,20-裂解酶功能狀態和酶活性趨勢變化類似,PCOS組H3點17-ɑ羥化酶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和PCO組,PCOS組AUCINS與E2的TD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r=0.50),P<0.05。結論: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SHBG和LH水平與OHA組相似,幾組患者在糖代謝方面表現類似。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 糖代謝; 雌激素; 胰島素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婦科疾病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紊亂性疾病,臨床表現具有高度特異性,不同表現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在代謝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現,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話題,研究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糖代謝和甾體激素代謝有非常現實的意義[1],現整理多囊卵巢綜合征相關疾病患者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就診的月經稀發、不孕、多毛癥等患者64例,排除掉腎功能損害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高密乳素血癥患者,所有患者在兩個月內未使用激素類藥物,依照患者具體表現分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組(PCOS)31例、OHA組11例、PCO組22例,另外選取12例正常婦女作為對照組。PCOS組患者B超監測表現為卵巢多囊性增大,雙側卵巢有10個以上直徑在2~8cm的卵泡,早卵泡期睪酮大于2.2nmol/L,雄烯二酮水平大于6nmol/L,月經不調、不孕;OHA組患者B超檢查卵巢無多囊改變,血睪酮水平大于2.2nmol/L或者血雄烯二酮水平大于6nmol/L。PCO組患者血睪酮水平小于2.2nmol/L,B超檢查一側卵巢多囊性改變,幾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自然月經周期第4~7天禁食12h,次日凌晨8點采集靜脈血,口服75g葡萄糖,測驗采用耐量(O0),分別在測驗后0.5h(O1)、1h(O2)、2h(O3)、6h(O4),采取人絕經促性腺激素興奮實驗,采取測驗后不同時間3h(H1)、8(H2)、12(H3)、18(H4)、24(H5)的血液,離心放于-70℃保存。
1.3 觀察指標
糖代謝指標中測定不同時點INS、GLU、C-P值,甾體激素代謝測定不同時間點、雄烯二酮(A)、雌二醇(E2)等值。各時點17-OHP/P代表17-羥化酶功能狀態,E2/T代表芳香化酶功能狀態[2]。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患者所有資料均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法,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患者一般情況和基礎激素表現見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幾組患者的INS、C-P、E2、FSH、17-OHP、A/17-OHP差異不明顯,P>0.05;幾組患者LH、FTI、LH/FSH濃度兩兩之間差異明顯,P<0.05;PCOS組患者LH、LH/FSH濃度最高,對照組患者LH、LH/FSH濃度最低。PCOS組患者與OHA組在A、T、SHBG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PCO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A、T、SHBG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對照組患者E2/T明顯高于其他三組,患者空腹INS與T、E2之間無明顯相關性。
糖代謝各時點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幾組患者OGTT后GLU濃度時點值差異不明顯,P>0.05,患者未出現明顯的糖耐量受損,INS各時點變化趨勢與之類似,幾組患者C-P濃度、GLY濃度、I/G值、AUC變化趨勢相同,時點值差異不明顯,患者組O4點INS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PCO組(2.68±0.24)與對照組(1.38±0.31)存在顯著差異,P<0.05。患者組O4點I/G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PCOS(0.81±0.09)、OHA(0.92±0.21)與對照組(-0.32±0.06)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四組患者GLU、INS、GLY的AUC差異不明顯,P>0.05。四組患者OGTT后ISI值和FINS/FPG值無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在本研究中依照患者的具體表現分為PCOS組、OHA組、PCO組,另外選取正常婦女作為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E2/T明顯高于其他三組,患者空腹INS與T、E2之間無明顯相關性,患者未出現明顯的糖耐量受損,INS各時點變化趨勢與之類似,幾組患者C-P濃度、GLY濃度、I/G值、AUC變化趨勢相同,時點值差異不明顯,患者組O4點INS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PCO組(2.68±0.24)與對照組(1.38±0.31)存在顯著差異,P<0.05;卵巢興奮試驗后,17-ɑ羥化酶、17,20-裂解酶功能狀態和酶活性趨勢變化類似,PCOS組H3點17-ɑ羥化酶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和PCO組。PCOS組AUCINS與E2的TD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r=0.50),P<0.05,提示PCO和OHA是一種中間狀態,在臨床中需要重視。
參考文獻
[1] 夏和霞.多囊卵巢綜合征患病因素、飲食特點及其與糖代謝關系的研究[D].2009:1-49.
[2] 胡志萍,龐天舒,徐婷婷,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不同糖代謝狀態的臨床分析[J].生殖與避孕,2014,04(15):273-280.
[3] 徐麗爽,張艷芳,張慧英,等.不同分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糖代謝特征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0,19(05):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