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鶯+李榮秀+孫躍農
摘要:目的觀察孫躍農主任醫師運用自擬健脾補腎化痰方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療效。結論孫躍農主任醫師是云南省第三批中醫藥師帶徒工作指導老師,常運用自擬健脾補腎化痰方治療此病,收效甚佳,其經驗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孫躍農;多囊卵巢綜合征;健脾補腎化痰方;名醫經驗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9-0004-02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其主要內分泌改變是體內雄激素過多或胰島素抵抗導致雙側卵巢呈多囊樣增大、持續無排卵,臨床特征為月經稀發或量少、閉經、不孕,可伴有多毛、肥胖、痤瘡等。中醫無此病名,但根據臨床表現,當屬中醫“月經后期”“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的范疇。
1中醫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認識
中醫無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一病名,關于其病因,《丹溪心法》曰:“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杜魄幸吩疲骸胺嗜私涢],必是痰濕與脂膜壅塞之故”。《醫學正傳·月經》中有“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干涸……漸而至閉塞不通”的記載。明代《萬氏婦人科》亦有與本病相似病癥的描述:“惟彼肥碩者,膏脂充滿,元室之戶為開;挾痰者,痰涎壅盛,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月一行,及為濁,為帶,為經閉?!?/p>
根據中醫理論審證求因,本病多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外加痰濕之邪侵襲,作用于機體而致病。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若稟賦不足,精氣未充,天癸匱乏;或久病傷腎,均可導致精不化血,沖任失養,致月經紊亂或閉經。腎陽不足則氣化不利而津液內停成痰,痰濕阻滯導致經水不利;腎陰虧損,熱傷沖任血海,致發本病。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運化失健,氣血不足;或過食油膩肥甘,痰濕阻滯,脂膜壅塞,均可致經閉不通。而女子以肝為先天,七情所傷,肝失疏泄,氣郁血滯,瘀結沖任,月事不下。肝郁化火還可見痤瘡多毛等。臨床常分為腎虛血瘀、腎虛肝郁、腎虛痰濕等證型。
腎虛血瘀證:癥見月經遲至,月經周期推遲,經量少,色淡質稀,漸至閉經;或量多或淋漓不凈;腰腿酸軟,頭暈耳鳴,性欲淡漠,小便清長,大便不實。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弦或沉澀。治法:補腎益精,活血調經。方藥:蓯蓉菟絲子丸。腎虛肝郁證:癥見月經稀發量少,閉經,或先后不定期,崩漏,婚后不孕,或毛發濃密,面部痤瘡,經前乳房脅肋脹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結。舌苔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沉數。治法:補腎疏肝,清熱瀉火。方藥:滋水清肝飲加減。腎虛痰濕證:癥見月經量少,經行延后甚或閉經,婚久不孕,或帶下量多,頭暈頭重,胸悶泛惡,四肢倦怠,形體肥胖,大便不實。舌質淡黯苔白膩,脈滑或濡。治法:補腎活血,理氣化痰。方藥:蒼附導痰湯加減。
2吾師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認識
吾師指出,從生理方面來說,腎精充足,精血充沛,就能為正常月經的來潮和孕育提供物質保證;脾氣健運,就能化生充足的氣血,同樣保證了月經的正常來潮和孕育;脾氣健運,才能統攝血液,使血液循著正常的脈道運行,月經才能正常。另一方面,脾為水之制,腎為水之本,一主運化,一主開闔,脾腎兩臟功能正常,就能維持正常的水液代謝。從病理方面來說,腎精不足,精血匱乏,沖任氣血虛衰,血海不能按時滿盈,可導致月經稀發,甚至閉經;腎虛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濕聚成痰,痰濁阻滯沖任、胞宮,也可致月經稀發、閉經。脾虛生化之源匱乏,沖任氣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盈,故出現月經稀發、閉經;因此,本病以“脾腎虛弱”為本,“痰濕阻滯”為標,是一個本虛標實之證。
緊扣“脾腎虛弱,痰濕阻滯”之主要病機,自擬“健脾補腎化痰方”,該方由左歸飲、二陳湯、四君子湯等化裁而成,其藥物組成為熟地、山茱萸、山藥、白術、寄生﹑川斷、菟絲子、黃芪、當歸、茯苓、法夏、姜南星、石昌浦﹑陳皮等。熟地滋腎陰,益精髓,清虛火;山茱萸養肝血,澀腎精;山藥補脾固精;山茱萸與山藥合用,養肝血即血可化精,補后天即可養先天,從而助生地滋腎填精,使精血充足,化生有源,月經自調。川斷、寄生菟絲子補肝腎,益精血,剛柔互施,以補腎陽為主。黃芪健脾益氣,以資生化之源;黃芪配白術、茯苓益氣健脾,利水滲濕;黃芪配當歸即“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使氣旺血足。黃芪、白術、茯苓三藥同用,化生氣血,運化水濕。茯苓、法夏、陳皮、甘草為二陳湯,是燥濕化痰的基礎方。法夏最善燥濕化痰,且能降逆和胃而止嘔;茯苓健脾滲濕,使濕無所聚,痰無所生,且茯苓與白術、黃芪相伍,增強健脾利水滲濕之效,從根本斷絕生痰之源;陳皮理氣燥濕,使氣順而痰消;姜南星、石菖蒲化痰利濕。八藥合用,健脾燥濕化痰,理氣和中降逆。上述藥物合用,以滋腎育陰生精血為主,同時又少佐補腎溫陽之品,使精血充足,陽氣化生,陰陽平衡,月事調順,胎孕乃成。正如《景岳全書新方八陣》指出的“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吾師指出:除應用“健脾補腎化痰方”以外,要注意根據月經的不同時期,適當配用下列方法:在近排卵期適當配伍促排卵的藥物,如丹參、枳殼、香附等以行氣活血;排卵后加杜仲補肝腎,固沖任,使精血充足,月經調暢;加九香蟲溫腎助陽,理氣行滯。諸藥合用,使陰陽俱盛,氣血旺盛,血海滿盈,胞宮藏泄正常,月經自調。若兼見胸脅乳房脹痛者,酌加桔核、路路通、夏枯草理氣止痛;若兼見面部痤瘡多發者,酌加赤芍、丹皮清熱涼血;若溢乳者,加牛膝、山楂、麥芽活血斂乳。
3典型病案
患者,崔某某,女,已婚,27歲。主訴:月經周期推后2年,現停經6月。現病史:近2年月經周期出現延后,月經5~6月1行,Lmp2014年4月21日,行經不暢,量中等色黯紅,夾少許血塊無痛經。白帶量多,色白,無異味及外陰瘙癢。體重明顯增加,腰酸痛。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本院B超: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診斷:中醫診斷:閉經。證型:腎虛痰凝。治則:化痰燥濕,益腎調經。方藥:健脾補腎化痰方。藥用:陳皮12 g,京半夏12 g,肉蓯蓉30 g,炙首烏30 g,寄生30 g,續斷20 g,牛膝15 g,佛手12 g,柴胡12 g,白芍30 g,白術15 g,茯苓30 g,當歸12 g,蒲黃12 g,熟地12 g,砂仁12 g,香附6 g,牛膝15 g,生山楂30 g,生麥芽30 g,五靈脂12 g,益母草20 g等。6付,冷水煎煮,每2日1劑。二診:2014年10月28日 患者自訴服藥后月經于2014年10月24日來潮,量多色紅,夾少許血塊。今囑患者行性六項檢查。三診:2014年10月31日 患者自訴服藥后無特殊不適,lmp1024,量中色紅,1029干凈。平時偶感腰酸軟,帶下量中色白,無異味及外陰瘙癢。性六項檢查示:LH 1542、FSH 317、T 033、E3500、Prog053、PRL 1060。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患者月經情況好轉,治療有效,但患者辨證仍屬腎虛痰凝,以化痰燥濕,益腎調經為法,繼用上方加減。四診:2013年12月13日 患者訴服藥后月經周期轉正,于2014年11月19日來潮,量中色紅,夾少許血塊。平時帶下量中色白,無異味及外陰瘙癢。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予B超復查:子宮附件未見異常,雙側多囊卵巢已消?;颊卟∏槿委熃Y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