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閩臺根源于古中原文化,盡管歷經漫長的歲月的打磨與蕩滌卻都沒能抹去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記,經過幾千年的歷史嬗變與發展,閩臺文化已然具有自己的特殊的文化性質與記憶。
【關鍵字】閩臺;關系;區域;根源
上至兩漢,下至明清,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里,河南“光州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歷史因緣,而成為向閩臺移民的肇始地,成為眾多閩臺人和海外華人華僑的祖根地。古代中原民眾為躲避災難或其他原因多次遷往閩粵等地并落地生根。加上臺灣大部分人都是明清時期福建、粵東移民的后裔。所以,臺灣大多數人的原祖籍在固始一帶。造就了“臺灣訪祖到福建,閩臺思源溯固始”的尋根文化現象。
區域文化則是在這個特殊人文地帶上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演替而產生的價值觀和心理狀態的綜合體。閩臺區域文化是世界眾多區域文化中的典型,它區域文化具有差異性和同一性。從地理位置上看,閩臺兩地并不接壤,而是隔海相望。福建依山面海,臺灣四面環海。從歷史上分析,福建曾是閩越族的聚居之地,但兩漢后期,閩越族已被迫內遷或消融在后來南遷的移民當中。而臺灣則是包括幾個少數民族在內的先住民最早的聚居地,經歷了明清兩代的移民,臺灣的先住民部分融入了漢族移民之中,但那些避居在高山海島上的族系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形態,并且在近幾年的原住民運動中,愈發表現出要求承認和尊重的民族自決與文化自覺。閩臺兩字之間的文化具有差異性,但是其同一性又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閩臺文化的形成基本上就是中國文化幾千年綿綿不絕和不斷變遷的縮影,其根源于中原文化又經歷漫長的歷史嬗變從而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閩臺文化的特質包括卻與的同一性、族根的同源性等,這些特質具有族根同質與閩臺歷史文化同構、陸地文明與海洋文明對話交融的特殊社會心理、族群觀念與民間信仰融合等特征。對于閩臺文化的根源學者們幾乎沒有什么爭論,大家普遍形成一個共識:閩臺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閩臺文化是它的擴展與延伸,而臺灣文化又源于閩南文化。學界對于閩臺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爭論與分歧還是很大的:一方面認為,閩臺文化是指生活在閩臺兩地人民共同創造的、以閩方言、工藝美術為主要載體的區域文化,它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富有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色。這個觀點很有代表性。一是強調了閩臺文化就是閩臺兩地人民共同創造的區域文化,二是指出了閩臺文化的主要載體是閩方言與工藝美術等。這個定義稍顯不足在于將閩臺文化著眼于福建文化與臺灣文化的簡單相加,沒能充分凸顯閩南與臺灣區域的文化特質。另一方面把閩臺文化定義為“閩南人的文化”,而不是簡單的指閩南地區廈漳泉文化,也就是說將閩南文化拓展到了臺灣文化、海南文化、潮汕文化、浙南文化及延伸到海外所有閩南人形成的多樣性區域文化。同樣道理,閩臺文化應有一個更加寬泛和貼切的內涵與外延,閩臺文化就是以閩臺兩地講閩南話為主體涵蓋客家文化等多元文化,由閩臺兩地人民及其海內外閩臺人共同創造的區域性特色文化。閩臺根源于古中原文化,盡管歷經漫長的歲月的打磨與蕩滌卻都沒能抹去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記,經過幾千年的歷史嬗變與發展,閩臺文化已然具有自己的特殊的文化性質與記憶。
閩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影響下藝術上最核心本質的內容就是關于美的認識統一在一個基礎之上,靠海為生的人們對才己知的事物做出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的價值評估,并把這個認識用文字、圖形甚至聲音的方式記錄下來,逐漸創造并形成美的系統知識技能,這不但是極大改善了海洋人類社會的生存品質,而且極大地開發促進了人類自身的心智與本能,使之能向更高級的方向進行演化。閩臺地區地域特點也決定了其美術形態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征。閩南與臺灣是最好靠近海洋的區域,且兩地同根同源。因此在美術形態上,既與內陸文化在對外交流上有著先天的條件,又與臺灣這個曾是世界經濟貿易的重要港口,有著和而不同的優勢。閩臺藝術史內斂中滲透著一種開放、獨具開拓精神的力量——那就是海洋性文化對閩臺地域文化起到的重要的影響。“內斂”來源于中原傳統的儒家文化思想的精神,“開放”則是一種由內陸向海洋本能的征服、拼搏、開拓的生存抗爭精神。
閩臺兩地有著共同的文化淵源,尚待開發的文化資源充裕。閩臺兩地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茶文化、海洋文化、民間戲劇戲曲、民間傳統手工藝等獨特的人文風景,傳統工藝,歷史內涵、風俗習慣,都是閩臺兩地所獨有的,是其他地方無法通過生產制造出來的,成為閩臺地方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比如,對媽祖的崇拜,不僅是維系海峽兩岸文化認同的一個重要民間信仰,也是閩臺兩岸地方文化合作的重要內容和基礎。
閩臺文化是區域固定和永恒的,也是動態變遷的。作為中原文化與閩臺地區土著文化對話交融的一種地域性文化,閩臺文化具有中華民族傳統大文化普遍的本質屬性,也自然地具備了自己區域的特殊品格。閩臺地區的文化特質及其多元矛盾的特征與其地理結構有極大的相似性和關聯性。閩臺地理山川風物雖無中原的遼闊蕩氣,但閩臺山水風物繁秀精致,為世間精品,猶如一壺醇厚的茶,散出獨特的魅力,誘人細細品鑒,流連忘返。
作者簡介:陳萍萍(1991—),女,漢,福建泉州,碩士,福建師范大學,藝術文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