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摘 要:本文結合國內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高職弘揚民族音樂教育的策略,并強調了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意義,其是對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有助于提高民族音樂的發展水平,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育;民族音樂;傳承
中圖分類號:G712;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219-01\
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積淀,需要教育界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傳承和發揚,而學生作為具有良好的知識接受能力的人群,正是最為理想的傳承者。
一、民族音樂概述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音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自身規律,在表演和理論方面都有獨特的創造。特別是民間音樂極具地域性,如廣東是欣賞廣東音樂、粵劇的最佳場所,江蘇、浙江及上海等地最熟悉的是江南絲竹,東北有“二人轉”,中原的豫劇,齊魯大地上的山東快書,陜西的秦腔。甘肅的蘭州鼓子,河西地區的裕固族民歌,還有內蒙、新疆和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民族音樂形式等都是本地獨有的民間音樂。如此眾多的民族音樂充分體現了各民族的地域特征、自然風光、勞動特點和精神風貌,并形成了各地區獨有的音樂特點和音樂風格:內蒙古民歌高亢、悠揚、節奏自由,新疆民歌風趣、歡快,帶有舞蹈性的節奏,藏族民歌曲調清脆、流暢、純凈,江南民歌清麗、婉轉、柔美等等。這些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我們可以洞察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思想意識、審美心理和文化底蘊。因此,民族音樂是我國民族民間藝術中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優秀文化。我們應該學習它、繼承它、研究它、發展它、弘揚它。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音樂是感性的,它能直觀地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特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民族所涵蓋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和思想,是這個民族智慧的發源地。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學習、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必須借助于民族音樂教育來實現,而高校的民族音樂教育正是實施這一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力保證。但強調民族音樂教育不是只注重培養民族音樂方面的演唱、演奏以及研究人才,而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的演唱、演奏、欣賞等傳播活動。給學生一個發現、了解、認識和喜愛民族音樂的平臺,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弘揚華夏文化傳統,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思想,促進社會和諧。
三、高校加強民族音樂教學的建議和對策
(一)在觀念上要重視民族音樂教育
在音樂教育中必須樹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觀念。把民族音樂放在第一位。扭轉重視西洋音樂輕視民族音樂的觀念。觀念決定思維,思維決定方法,方法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擔負著培養我國音樂人才的重要任務,如果他們不具備傳播民族音樂文化的本領,等學生參加工作之后,必然也不能繼承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為此,必須加強學生重視民族音樂的理念,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藝術實踐”等各個環節做一些大的調整。在聲樂、器樂、音樂理論等課程中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盡可能多的向學生灌輸我國的傳統的音樂文化,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比較中西音樂文化的差異,盡可能多的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成為一個合格的音樂工作者。
(二)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對策
首先,要大力培養和引進民族音樂人才,培養一批傳承民族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增強和提高承擔民族音樂教學的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造就一批熱愛民族音樂教師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民族音樂教育效果和質量的關鍵。其方法有三:(1)引進具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人才;(2)選派青年教師進行培訓;(3)引進優秀的民間藝人進行某一點(例如少數民族不常見樂器的演奏、原生態唱法、口頭相傳民間歌曲的創作與演唱等等)的教學觀摩與交流。其次,加大民族音樂教學的課程安排和課時,調整民族音樂教學的結構。特別是在聲樂教學中要充分吸收民族音樂中合理的發聲技巧,加大聲樂演唱中的民歌曲目:在樂理教學中要加大民族調式理論和民族音階理論教學: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增添優秀民族曲目:在器樂教學中設置民族器樂的教學。最后,創新民族音樂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對于接受高校音樂教育的學生而言,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重點和難點應是對民族民間音樂風格的把握上下功夫。筆者認為有三個渠道可疏通這一關系問題,一是利用高校現代化的教學力量,譬如,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多欣賞少數民族的音樂曲目,通過視頻了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音樂特征等等。二是大學生走出校門,多和民間藝術或曲作家交流,自己創作一些音樂小品彼此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努力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三是在我國民族音樂的寶庫里,戲曲音樂是一朵奇葩。如果說我國的聲樂演唱在一定程度上中西結合或中西結合得不太協調的話,我國的戲曲音樂卻表現得更加“原汁原味”。民族性十足。所以,應把民族戲曲音樂列入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里面去,作為教學重要內容中的一個版塊,以豐富的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
民族音樂背后蘊藏中華文明的精髓,高職院校應該提高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以及教育資源。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與愛國情操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靖怡.芻議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大眾文藝,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