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向紅
深圳市教育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學生綜合素養的指導意見》指出:“當前中小學教育存在重分數輕素質、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深圳市提出要“凝聚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形成有效方法和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中小學生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國際、審美、信息、生活八大素養”。“八大素養”的提出進一步為我們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如何讓每個孩子成為有用之才,首先必須決幾個問題
1. 要轉變教師的觀念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已經形成了一種“唯分是舉”的思維定勢,教育教學理念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有讓教師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才能改變其教育教學行為,使其真正從學生的考試成績中跳出來,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差異,關注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
2. 改革師生評價機制
教師之所以不敢嘗試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學生之所以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主動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對師生的評價中過于強調考試分數。改變以單一的學習成績為主的評價辦法,將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習慣養成納入到教師考核和學生升學中,建立起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評價機制,才能夠激發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學生自我全面發展的動力。
3. 積極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學生思維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收集信息、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展示自我能力的培養,讓課堂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平臺,真正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4. 努力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
充分發揮師資隊伍優勢和學校地域文化優勢,開發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多元化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推行走班選課,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課程中豐富知識、發展能力。近兩年來,我校結合周邊教育資源探索校本課程的開發,努力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
二、結合素質教育的特點,全方位培養孩子成才
1. 結合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全面育人
素質教育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發展。在學校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是素質教育的體現者和承擔者。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生動活潑的發展,形成獨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風貌,這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性要求。我校多年來堅持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身心發展,還有利于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給學生創造表現個性的舞臺。學校每學期初都制定第二課堂興趣活動計劃,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場所、定人員。有舞蹈、合唱、美術、書法、電腦、英語、象棋等20多項興趣活動,保證全體學生100%參與。
2. 結合素質教育的基礎性,為孩子成長奠基
素質教育要為每一個受教育者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健全的個性,建立起堅實、豐厚的基礎。一方面,學生的素質是做人的基礎,要學會做人,學會求實,學會健體,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另一方面,每個人的素質是整個民族素質的基礎,民族素質又是每個人素質的融合與升華。這是素質教育內容的關鍵性要求。
3. 圍繞素質教育的整體性,育全面人
人的素質是一個有機體,這決定了素質教育內容要具有全面性;素質教育工作要具有全方位性;素質教育評價要具有綜合性。素質教育的各組成因素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一個因素的發展,又能帶動其它方面乃至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一種素質的不良,會使其它方面的乃至整體素質水平受到影響而下降。我校一直以來堅持“大德育”的育人理念,全方位挖掘育人資源,動員全部育人主體以達到全員育人的目標。
4. 根據素質教育的時代性,培養創新精神
不同時代對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不同,我們現在實施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素質教育,是把握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要求和當代兒童,少年,青年身心發展的需要,以實際出發來確定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的,素質教育也重視現代意識的培養。創新精神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的標志,要想實現“復興中華”強國夢,各行各業必需要有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應該從孩子抓起,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更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以辦學特色作為提升學生“八大素養”的突破口,讓每個孩子成才
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是立足于學校自身優勢的發揮的,因而它可以成為各個學校積極提升學生“八大素養”的突破口,從自己的優勢出發,逐步展開,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提升學生“八大素養”的各項目標。同樣在推進的過程中,學校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因此,我認為辦學特色是提升學生“八大素養”的突破口,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結果
我校緊密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已初步形成大鵬所城小導游、體育、書法辦學特色 。一是體育特色項目成績斐然。大力開展陽光體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古城小導游”活動小有名氣。我們把小導游帶出課堂,走進所城。活動開展以來,已有多家報社、新聞媒體對活動情況作報道。如今,“古城小導游”活動已成為我校的德育活動品牌。“大鵬所城小導游”的活動于2012年10月被省文明辦、省教育廳評為首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范例。三是書法特色突顯。堅持漢字書寫教育的核心理念——“傳承文明,書寫經典”,建構了寫字教育的基本模式,開發了《趣味寫字》《小學語文同步寫字》《三字經》《每日一字》《天天練》等書法課的校本課程。
千方百計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把我們的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適應起來,堅持“特色辦學”,在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培養能力、養成習慣,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是時代賦予學校教育的使命。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努力為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才能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也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有用之才。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