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燦才
新課程改革開展以來,對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促進初中數學教師更加注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必須不斷尋求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全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但是很少有教師意識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依然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沒有認清學生才是教育主體的地位。而在教學方式上,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大多還是依賴講解、做題、測試等,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限制了他們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學習數學之后普遍表現出運用能力差的現象,知識遷移能力弱,不能很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過的知識容易遺忘,不能形成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等方面都表現出能力不足,無法形成獨立的數學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考
1. 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理念的更新。歷史經驗表明,數學知識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就要加強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練習,要注重學科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創造和探索的精神。改變應試教育思想,進入全面素質教育時代。
提高專業教學水平。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研讀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內容,其次還要注重了解學生以前學過什么知識,對他們的學習水平進行科學的評估,然后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另外教師還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種交流會、座談會、演講會以及培訓學習活動,綜合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多讀數學歷史方面的書籍,掌握數學發展進程,從中總結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習優秀教師的豐富經驗,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2. 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
思想上重視數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首先要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數學學習。只有將數學看成是自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意識。多開展與數學知識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如教學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數據的描述》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去戶外進行數據收集。這樣既能夠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計和計算數據的能力,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程度,培養數學邏輯思維。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課、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做好課后小結的良好習慣,做好課堂筆記,在記錄的過程中要強調記憶的重要性,并做好課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
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會靈活轉換知識,提高自身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學人教版《數據分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檢活動,然后引導他們對體檢得到的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學會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3. 初中數學課堂的轉型
激發學習動機。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充分調動學生心理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案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通過我國數學家取得的卓越成就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挖掘數學知識中的美學因素,促使學生得到美育熏陶。教師采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創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尊重個體差異性,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學生由于教育背景、家庭結構、社會環境的不同,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個體差異性,教師應該理解并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用平等的方式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輔導,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
注重建立科學的課堂評價制度。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不能只依靠綜合考試成績,在課堂中要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進步、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習成果的運用,結合小組互評和家長訪談結果,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對他們在學習中的表現作出科學的評價。
三、結語
初中數學教師注重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質量的思考,有利于給學生創造更高效的學習效果,培養更加優秀的數學人才,為我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注入充足的活力,促進數學研究的進步,發揮數學對人類發展的價值。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