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麗
華師附小恒大南海學校于2008年建校。作為一所年輕的民辦學校,如何在辦學特色上有所突破?學校以“君子教育”品牌創建為抓手,立足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人格、智慧、健體、藝術等方面的均衡發展。而課堂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如何構建理想的課堂,在課堂中融入學校“君子教育”這一特色,學校將“君子智慧課堂”作為重要研究項目,2014年學校課題組《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獲得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課題的立項。
一、基于學校“君子教育”的特色創建
我校建校六年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了令人稱贊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要努力提升辦學的品位,走內涵發展之路,讓學生在這個環境中,陶冶情操,培養興趣,鍛煉能力,發展特長,沒有一個明確的、有特色的教育是不行的。而君子文化是最為厚重、最為純潔的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是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君子文化來引領學校發展是再適合不過的了,基于此認識,2012年學校確立“君子教育”為學校教育特色。其主旨就在于通過學校一系列君子教育的活動開展,讓學生從思想上、行為上成為謙謙君子,從小培養一種君子風范,做堂堂正正的“人”。通過君子教育培養孩子樂學、善學、會學,在學中發現,在學中創造,鼓勵孩子的創新精神,從而使校園文化更濃厚、內涵發展更深厚、學生素質更優異、辦學績效更顯著,培養全面發展、既有傳統美德又有現代文明風貌的現代少年君子,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
二、基于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的必然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更加關注教育的品質和質量,關注個性和智慧的發展。21世紀人類文化正從知識文化走向智慧文化,培養“有智慧的人”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審視我們現在的課堂,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依然是其主要的價值取向,從根本上失去了對學生生命存在及其智慧發展的整體關懷。教育要主動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從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專項培育智慧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智慧,必須有智慧的課堂,智慧的教學;智慧的課堂又必須依靠有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這一文化可以定位“君子文化:而傳授“君子文化”又必須依靠教師,而教師的智慧與君子文化又只能來自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的過程之中。因此,我們的學科教學不能局限于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應該確立起以智慧的教學過程,為發展學生智慧而教。這既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益的,是幫助學生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課題組基于教學實踐構建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必將對培育教師的教學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校本課程的學科教學模式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各子課題組根據學校的特色創建和現有條件,同時結合學科特點,初步構建出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如語文的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主要為:引(開啟智慧)——讀——品(生成智慧)——悟(豐富智慧)——結。數學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為:復習引入——自主探究(開啟智慧)——合作學習(智慧共生)——師生交流——課堂小結——實踐鞏固(發展智慧)——課堂總結(豐富智慧)——課后作業 。英語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為:引(開啟智慧)——新(生成智慧)——拓(豐富智慧)。我校的語文科“君子智慧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及數學科“君子智慧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分別立項為佛山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堂改革專項研究的課題。
四、基于校本教材的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課題研究工作的推進,我們發現供教學使用的教學用書(從市場上購買的)不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于是有了自己編寫校本教材的念頭,而校本教材的編寫經歷了從以市場用書為參考到以集體備課形式整理出的教案再到由校內老師編寫開發的校本教材這樣一個過程,并在使用中不斷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教師用書、學生用書。先后開發了《君子智慧教育之閱讀與寫作》、《君子智慧教育之數學創新思維訓練》、《君子智慧教育之英語原著閱讀》三套校本教材,按照低、中、高年級進行編著,有了教材這樣一個基石,我們對課堂教學的探究就有了底氣。教師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力軍,也是君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者和實施者,教師的教材把握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教學指導能力等對學生的智慧生成與發展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