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玲 雍毅 林康



摘要 以2014年成都市危險廢物產生數據為基準,對不同類別和不同行業危險廢物的產生量進行了統計,分析了危險物的主要類別及行業分布特點,介紹了危險廢物的產生和處置利用現狀,從重視危險廢物排放申報登記,加大新技術研究,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管理法規體系幾方面,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 危險廢物;產生量;處置利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 S1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6)05-086-02
Abstract Taking the hazardous waste generation data in Chengdu City in 2014 as the basis, hazardous waste output was researched in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major classification and industr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zardous waste were analyzed. Countermeasures of relevant measures for hazardous waste control in Chengdu City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hazardous waste emission registration, increasing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perfecting management regulations system.
Key words Hazardous waste; Generation quantity; Disposition; Countermeasures
危險廢物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及方法認定的,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感染性等1種或1種以上危險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1]。危險廢物所含的有毒有害成分及易燃易爆特性,致使其若隨意排放或貯存、運輸不當,都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不易恢復的破壞性,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存[2]。
成都市作為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科技商貿中心及交通樞紐,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輕重工業比較發達,門類眾多,以電子信息、醫藥、航天等為主,且大力發展冶金、建材、化工、機械及汽車產業。但由于技術及管理水平有限,每年有大量危險廢物產生,主要包括工業危險廢物和醫院危險廢物[3],因此,制訂科學的危險廢物處置方案顯得至關重要。筆者通過分析四川省成都市危險廢物的處置利用現狀,提出了相關對策。
1 危險廢物的產生和行業分布
截至2014年底,按照四川省申報統計結果,成都市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共1 641家,占全省總數的28.25%,產生總量約216 835.77 t,涉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08年)》49大類中的30類。
1.1 危險廢物的種類及產生量
由表1可知,成都市產生的危險廢物涉及30個種類,其中產生量最大的是焚燒處置殘渣,占比29.920 00%,其次為廢酸、表面處理廢物、其他廢物和醫療廢物,分別占22.520 00%、13.330 00%、10.900 00%、4.850 00%,以上5類危險廢物占成都市全部危險廢物產生總量的81.520 00%,應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1.2 危險廢物的行業分布情況
危險廢物的產生來自于居民生產、生活、服務的各個行業,成都市危險廢物產生量最多的行業見表2。
由表2可知,在成都市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汽車制造,醫療衛生,電子器件制造,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以及金屬制品業10個行業產生的危險廢物是最多的,占據所有行業總量的96.83%左右。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生的廢物種類比較分散,包含廢化學試劑、廢電池、表面處理廢物等多種廢物,占比37.8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主要產生飛灰、廢鹽酸等廢物,占比30.38%。
2 危險廢物的處置利用現狀
成都市的危險廢物包含焚燒處置殘渣、廢酸、表面處理廢物、醫療廢物、乳化液等,種類繁多,特性復雜,需要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處置處理。由表3可知,2014年成都市產生危廢的企業,大部分是委托外單位處理處置,共193 075.51 t,占比89.04%,其次是企業自行處置利用量和往年的貯存量分別占9.46%、1.50%。
3 對策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成都市的危險廢物管理還存在部分企業自行處理少報、漏報,管理力度不夠,產生危廢的企業工藝落后,產生的危險廢物量過大,安全處置水平過低、方式落后等問題,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3.1 重視危險廢物排放的申報登記
加強危險廢物的排放與監管,切實掌握每個有危險廢物排放企業的具體產生量、種類和去向,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并形成基礎數據庫和信息交換平臺,提高廢物的資源化利用。
3.2 加大危險廢物處理的新技術研究
我國對危險廢物的處理主要是綜合利用、貯存和處置3個方面,提高危險廢物的綜合利用比例[4],將危險廢物更多地進行綜合利用,使其再循環,需要高校及眾多科研單位積極開展危險廢物處理的新技術研究,如熱解析、地下深井灌注技術等,以減少填埋和貯存量。
3.3 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管理法規體系
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嚴格執行危險廢物鑒別、管理計劃、經營許可、轉移管理、應急預案等制度,完善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的相關污染控制標準規范,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增強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7-2007[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2]胡文濤,張金流.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現狀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4(34):12386-12388.
[3]王祺.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及回收利用[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
[4]熊善高,李洪遠,張清敏,等.英國危險廢物管理策略及對我國的啟示[J].環境保護,2012(14):75-78.